岩土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运用探讨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6月第18期   作者:胡友军
[导读]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国家工程建设领域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岩土工程作为基础性的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会涉及到不同环境下地基的处理。
        胡友军
        (广东煤炭地质二O一勘探队,广东 清远511500)

        摘 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国家工程建设领域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岩土工程作为基础性的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会涉及到不同环境下地基的处理。本文主要针对岩土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展开相关的分析,希望推动建筑工程实现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岩土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运用

        我国国土广袤,地形和地质环境复杂多样,在实施建筑工程中有部分工程需要在软土地基上进行建设。软土地基它的承载力较低,压缩性很高,极容易变形,因此需要在工程建设前利用相应技术做好加固处理。当前工程建筑的发展,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不断成熟,根据不同软土地基特点,选择合适方法进行处理,能够有效保障工程质量。
一、岩土工程和软土地基的基本情况
        岩土工程主要研究的是岩体和土体工程问题,岩土是在地质作用下所形成的,受到自然作用和人类活动,自身结构非常复杂,在进行岩土工程建设时,需要做好相关的勘察工作。
        软土指的是含水量较大承载力过低压缩性很高抗剪强度低的粘性土,这类土层中含有相关的有机物质,含水量非常大。主要存在于我国西南、南方山区、丘陵区以及部分的北方地区。除此之外软土还有透水性低,触变性和流动性强等诸多特点,所以要在软土地基上做好工程建设,就需要利用有效的地基处理技术做好处理工作,不然就会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1]。例如在进行软土地基工程建设过程中,对软土地基处理不当,造成土地隆起,地基失稳,最后导致整个工程受到影响,不得不重新建造。
二、岩土工程中软土地基所带来的危害
(一)地基稳定性差
        这是首当其冲的危害软土地基,因为它的渗透性很差。因此在工程建成后立即没有进行充分的凝固,这时地基强度不断降低,再受到搅拌振动作用,整体结构造成破坏,会使导致工程结构失去稳定性。
(二)地基承载能力过低
        在含水量大的软土地层中进行岩土工程建设,由于地基承载力较低,一般达不到建筑物对地基承载力的最低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没有进行有效的处理,就无法保障工程的顺利建设。
(三)地基不均匀沉降
        软土本身的含水量高孔隙大压缩性高等特点,所以软土地基非常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导致土体结构造成严重破坏,产生地基的不均匀沉降。

这时就会对软土地基上的工程结构造成一定的危害,严重时会发生结构倾斜坍塌,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都造成严重威胁[2]。
三、岩土工程中软土地基的主要处理方法
(一)置换处理法
        这种方法在岩土工程当中,对软土地基的处理是非常显著的一种方式。又被称之为是填垫层法,在处理时要先将地基范围内所有的软土挖除,然后填充进强度较高的材料。这些材料大多数情况下是有粗细的土垫层构成,例如碎石和矿渣等,换填后并不是万事大吉了,经过高强度材料换填之后,还要进行压实工作,这样能够保障整体地基的稳固性,最好分层压实。这种方法的应用能够在最大程度提高地基的承受压力,还能够解决软土地基中存在的不均匀沉降的问题,利用置换法对于软土地基的处理具有显著的特点。但是也无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那就是如果深度超过了三米的软土地基,就不能采取这种方法进行处理,涉及到巨大的工程量和极高的经济成本。
(二)固化处理方法
        这种固化处理方法主要是利用到胶结剂或化学溶液的化学性质,利用搅合搅伴或灌入加固处理的方式,让它们和软土层之间实现了充分融合,达到稳固地基的目的。在一般情况下,利用固化处理会用到丙烯酸铵纸浆液,水玻璃和水泥等材料作为胶结剂,将其填充到软土土层颗粒孔隙中,能够增加颗粒之间的粘合力。施工人员在利用固化处理方法进行加固软土地基时,要结合实际具体情况和施工的要求,选择最合适的固化处理方法,这样才能够保障工程整体质量。随着当前进一步的发展,固化处理法又形成了排水固结方法,排水固结方法中含有排水系统和加固系统两个部分,能够显著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3]。排水固结法对泥炭质软土地基的处理效果较差,对于均质粘土地基处理效果最好。
(三)夯实处理技术
        夯实处理技术是利用机械物理碾压的方法,将软土地基表层的土壤夯压密实。利用强大的夯击充,能在软土地基土层中产生巨大作用力压实和加固软土地基,但是要想让这项技术发挥有效作用,在具体应用过程中,需要提高重力作用,反复夯实地基,这样能够最大程度的提升,软土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桩基础法是在原有软土地基上将桩基础结构穿透土层基层,发挥桩基的承载能力,减少基础沉降的发生,避免软土地基的危害。桩基础法是在原有软土地基上将桩基础结构穿透土层基层,发挥桩基的承载能力,减少基础沉降的发生,避免软土地基危害。
结束语:
        总结全文,由于我国有众多的地质条件,在开展工程施工中,需要对施工场地做好岩土勘察工作。针对具体软土地做好工程建设时,需要选择合适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科学的运用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有效推动建筑工程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发.岩土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9(03):116.
[2]文松松.研究岩土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04):208-209.
[3]杨树才.岩土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J].居舍,2018(34):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