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阵坦
济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信息中心 山东省济宁市 272000
摘要:工程项目施工前期,传统的测绘方法主要是对地形图矢量化,再结合现场调绘调查情况,对地形地物加以补充和完善,但这种测绘方法,因原有的地形图形成的时间相对较长,地形地物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影响到最终测绘结果的时效性,难以满足当前工程项目对精准测绘的要求。基于此,以下对无人机测摄与地理信息系统在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无人机测摄;地理信息系统;工程中的应用
引言
我国科学技术在飞速发展的进程中,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被应用在各个领域,该技术与普通的测量技术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可为我国工程测量提供极大便利。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的可操作性强,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加上产品种类多样,使之成为测绘行业不可缺少的工具。
1无人机测摄技术的基本原理
无人机摄影技术的特点是能够在同一平台上安装多个影像采集传感器,还可以从各个方向拍摄图像,超越了传统航空摄影的范围。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是按照倾斜的4个方位加上竖直方向的观测来提供有效的信息图像,比传统的航空摄影更具有真实性。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能够从各个方位获得高分辨率的图像信息,还能自动生成三维数字模型,这种技术适用于城市规划建设、地质灾害、工程建筑等多个领域,为人们生活提供了便利。微型无人机具有灵活性和轻便性等特点,它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和高效率的方式在实地获得更准确和完整的信息。当前的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已打破了传统的测量技术的弊端,它正在通过发展自身的新型优势来向测量技术的方向靠拢。因此,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不只是个摄影技术,更趋于新型的勘测技术,适用范围更广泛,在各个领域的探测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无人机测摄系统在工程中的应用
2.1设计合理航线
受无人机自身特征的影响,要想完成长时间的测量任务是不现实的。通常情况下,一个工程项目需要多台无人机协同作业,一起完成航拍任务。因此,在测量之前需要工作人员全面检查无人机性能,确保每台无人机的线路完好无损,结合实际测量情况科学规划测量线路。多台无人机协同作业可确保拍摄画面的完整性,极大提高拍摄效率。但是,在使用多台无人机联合拍摄时,要注意避免因时间差的影响导致拍摄区域不全面。
2.2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电力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而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因此,应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可以快速建立三维模型,进而获得电力线路带状区域的数据信息和实景情形,从数据的分析结果中选取最优的实施方案。同时,利用三维模型确定森林地区的分布,让输电工程有效避开林区,更好地实现高压线路的最佳选线。
2.3测量区域控制网的建立
测量区域控制网的建立是工程测量中使用无人机摄像测量技术不可缺少的环节。参与工程测量的人员需要积极构建测量区域控制网,所谓区域控制网就是将一定的控制测量布点设置在测量区域内,构建其空中三角测量平差网。测量区域控制网内需要在控制点的辅助下,对实际工程情况进行测量。空三加密可以直接用于测量定向像片控制点平面位置和高程。在测量区域控制网的布置下可以为后期加密室内控制点提供方便。目前,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在实际测图作业中所需的控制点和像片外方位元素可以为4D产品的生产提供数据资料支撑。此外,在测量区域控制网内构建统一的坐标系,在坐标系中可以计算相应的地面点坐标。
3地理信息系统概述及其具体应用分析
3.1区域性GIS系统的应用
将实际使用部门同测绘信息成果相融合,能够在部门的内部形成GIS服务系统。
将条块分割的特征加以运用,例如:机构、体制、组织等。房屋建筑工程之间存在着关联性和差异性,如房屋内部空间设计、整体风格修正等,依托于地理信息系统,对于这些内容,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分类。比如,在智能小区和普通小区的信息分类中,可以结合实际需求,对其进行分类,构建个性化的系统体系,便于后续数据信息的使用,提高数据应用效果。
3.2数据采集
将地理信息系统运用到工程测绘当中,可以对实体连接储存对象采取栅格和矢量方式进行有效处理。从柵格存储角度出发,主要根据单个网格宽度对实际分辨率加以确定,并且每个单位网格行与宽共同组成了储存单位唯一值;从矢量存储角度出发,主要是根据所处实际环境,利用几何方式对物体实际状态加以表现,因此地理信息系统就是仰赖栅格与矢量方式实现数据快速采集,并且除了可以完成自主性应用以外,还能够与雷达激光、摄影机等机器设备相互配合,进而达到完善和优化数据采集工作的目的,相关数据采集效率和准确性也会得到显著提高。
3.3基础测绘数据的存储和更新
在测绘过程中,会产生十分庞大的数据信息,针对如此庞大的数据信息量,如果想要进行检索或者进行查询,需要付出巨大的精力与实践,并且工作量较大。而且针对数据的储存也十分麻烦,同时还容易出现误差。因此,需要加强对数据的检索能力,提升对数据的应用效率,使数据信息的应用效果更佳。除此之外,还应建立基础性测绘新技术内容,在云端服务器上建立相应的地理信息系统服务器。这样做能够提升测绘环境中各个要素的数据管理系统的合理化应用,在多种地理信息子系统的共同作用下,可以实现对测绘数据的批量导入,同时还对新增的地形等方面数据信息进行查询。通过检索功能,能够帮助人们快速查找到所需的图标数据以及图片数据等,为基础性数据的应用于共享提供更加便捷的条件。
3.4数据的空间解析
测绘的数据并不是简单的在图纸上标注就完成了,还需要考虑实际的空间,从而保证工程是有效地。而在数据的处理与分析之后,空间解析则是能够通过全球定位系统把相关的数据资料都安置在相应的区域,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能够使工作人员得到更加全面的图形信息以及定量数据。实际上,如果从地理信息系统的构建角度来看待这项工作的话,空间解析流程使测绘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因为它能够更加准确的核对地质测绘工作的精准度,同时它也作为一项基础的数据参与了地理信息系统的运行,从而保证所有的测绘工作都能够通过卫星的监控得到更加精准的数据。
3.5结果描述
人们可以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在工程测量中,进行多种空间分析,如地形分析、缓冲分析以及网络分析等,使得结果描述更加准确,有效规避工程施工风险。在地表透视勘察结果描述中,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能够用连续线段或间断线段来表示地表测量结果,更加准确、直观,便于理解和记忆,保障工程整体质量。
结束语
无人机测绘和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的发展和应用,能让设计人员摆脱原有设计流程,在分析三维真实场景图像的基础上进行设计,最终对整个项目设计过程和结果加以虚拟现实化,能将地形、地物、社会环境、生态环境等因素考虑其中,在工程设计和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未来研究中,要结合应用现状,认识到无人机测摄与地理信息系统在工程应用中的作用,对其系统完善做出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曹明.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24):272-273.
[2]申景贇.无人机在测绘工程中应用技术的分析[J].冶金管理,2019(19):94+96.
[3]高锐凡.无人机测摄与地理信息系统在工程中的应用[J].西部交通科技,2019(07):144-146+202.
[4]李晓慧,杨毅毅,范海波.无人机影像处理技术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J].世界有色金属,2017(11):28+30.
[5]丁轶男.无人机影像处理技术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J].城市地理,2017(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