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种子种植风险因素与提高种子质量的措施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6月第18期   作者:姚庆凤
[导读] 种子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要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就要改善对种子的处理措施,丰富种子的处理方法。
        姚庆凤
        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渤海路街道办事处 253700

        摘要:种子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要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就要改善对种子的处理措施,丰富种子的处理方法。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种子的处理也应用了现代化的科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基于此,以下对农作物种子种植风险因素与提高种子质量的措施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作物种子种植;风险因素;种子质量;措施
引言
        只有采取科学的农作物种子管理措施,才能更好地保证粮食安全,不断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农作物种子的生产经营管理是一项长期和复杂的工作,不仅关系到种子经营主体,同时也关系到农民的使用情况,为此,必须建立健全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市场经营体系和服务体系,更好地为农民提供优良的种子。
1种子在农业种植生产中的作用
        1.1种子是农业种植生产的基础
        农业生产链当中包括很多环节,而种子是最上源,也就是起始环节。种子是农业生产当中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是开展农业种植生产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无论是种植哪种农作物都需要用种子,没有种子就无法进行农业种植。因此种子具有极大的价值。
        1.2促进根部发育
        采用浸种方式处理后的种子,在地里生长发芽以后,农作物的根部能更好地吸收土壤中的营养成分。浸种提高了种子的吸水能力,对药剂进行合理的选择,更有利于种子的吸水和发育。使用药剂时要注意药剂的剂型、浓度以及浸种的时间等问题,要把种子完全浸泡在药液中且均匀充分的搅拌种子,严格按照浸种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1.3种子决定着农业种植生产的水平
        种子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提高种子质量是确保粮食供给的关键途径。种子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这就间接决定了农业发展水平。优良的种子可以有效促进农业种植的发展,提高种植的水平和质量。品质不好的种子会影响到农作物的质量,继而影响到农业生产的水平。
2农作物种子种植的风险
        与传统农作物种植相比,种子种植对外界环境的要求更高,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导致农作物种子种植的成活率比传统农作物更低,并且种子种植的成长周期也更长。在受到天气等环境因素的不利影响时,种子种植将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可能会造成大面积死亡的结果,对农业发展造成非常严重的不利影响,给农民种植户带来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自然因素和非自然因素都是影响种子种植的重要不利因素,对于自然因素可以通过施加化肥和农药的方式解决。为了防止这种种子种植大面积死亡现象的发生,就要通过不断创新种子种植过程中科技应用来提高抗环境影响能力。通过在种子种植过程中提高种植技术的规范程度、提高亲本的纯度、及时除杂去雄、对种子植株生长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关,以保证种子种植的安全,促进种子种植产业的高效持续健康发展。
3种子的特征
        种子较为特殊,只有经过有关部门的同意才能够生产种子、经营种子,种子的特殊性体现在多个方面。第一,书籍、家具等商品都不具备生命力,但是种子具有生命力且在繁衍后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储存种子,如果出现失误,种子就可能会失去自身的生命力,这样就无法发挥种子的价值。第二,种子培育的时间非常长,在培育种子时需要选择品种、决定周期,还要经过长期培育,会消耗几年的时间,这就会引发很多问题。比如说,培育出来的种子可能不完全符合市场的需求,同时在培育过程中无法及时发现种子的质量问题。第三,种子的培育和使用对时间的要求比较严格,如果错过了最佳使用时间就无法再使用了,这就会导致种子积压。第四,自然条件会对种子造成限制,只有在合适的自然条件下种植才能够充分发挥种子的作用,否则就可能会影响到产量。


4提高种子质量的具体措施
        4.1注重对种子的自检
        种子在生产时,为了使其纯度得到保证,正式入库包装之前,可以运用分批取样的方式,然后进行室内检验,保证种子在发芽率、含水量以及净度上都能达到相关标准。对于在检验中没有达标的种子,对其进行及时翻晒,做到对种子的优选,进而使种子能最大化符合相关标准。如果在处理之后,种子质量仍然不能达标,则不应对其使用。除此之外,针对种子质量应制定比较严格的规定,避免在种子生产时出现鱼目混珠的问题,使其质量得到充分保证。
        4.2重视种子的生长过程
        种子种植户应将种子需要的生长条件与当地的自然条件进行比对,并采取更加科学的种植方式进行种植培育,以达到提高种子质量的目的。同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在种子种植的过程中也很重要,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对农作物具有保护作用,可以有效地对抗病虫害的侵袭。如果化肥和农药使用不合理,不仅不能达到避免病虫害的目的,还会给种植物带来许多不良影响,影响农作物正常的生长发育成熟,过量使用甚至会给农作物造成药害或肥害。因此,种植户应学习如何科学种植农作物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4.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种子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注重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并且使基础设施和自身经营规模和生产规模相适应。在此过程中需建设标准性高的隔热防潮低温库、常温库以及专门用于种子晾晒的设施。同时需配备性能较高的种子加工机械和种子精选机械,也需配备和种植自动化包装相关的流水线以及种子包装衣。在基础设施技术含量比较高的情况下,能够使种子企业在进行种子生产过程中对其进行优选和精选,并且使种子在储存过程中劣变速度得以减缓,提高种子的纯度、发芽率,提升种子整体档次。通过基地建设的实施,能够为种子质量的提高创造良好条件。
        4.4强化种子管理服务的职能
        为了更好地加强对农作物种子的管理和经营,在管理机构中应该纳入一些懂技术和会管理的工作人员。另外,相关的工作部门应该给予财政上的支持,提高种子管理队伍的建设。管理队伍还应该坚持公平、公正的优良作风,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网上备案的种子生产经营者进行管理,同时还要做好线下的备案管理工作和纸质材料的审核工作。
        4.5建立种子监督信息员制度,健全种子管理网络
        为及时掌握种子经营关键阶段种子市场的余缺情况及种子质量纠纷的重要信息,农业农村局在各镇(区)设立种子监督信息员。其职责是:(1)在春、秋两季及时了解市场经营主要农作物的品种信息,以便加强品种管理;(2)了解主要农作物品种的余缺情况,以便指导企业做好品种的余缺调剂;(3)发现有违法违规的种子生产、经营行为要及时上报,保障农户用种安全;(4)发现有种子质量纠纷需及时上报,以便能迅速反应、妥善处置,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结束语
        在进行种子种植过程中,种子质量是保证种植效果的基础,因此需注重种子质量的提高。为了使种子质量得到提高,需给与种子生产、选择、储存和检验各个过程充分关注,一旦种子发生问题需对其进行及时处理。同时应注重在农民中宣传法律知识,使农民形成法律意识,在选择种子时运用科学、合理的方式,避免盲目性,这样才能使农业实际生产效率得到保证,帮助农民增产增收,获得更高经济收益。
参考文献
[1]仲敏.农作物栽培技术和高产途径探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12):61-62.
[2]曹云,刘佚玲.新时代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管工作的思考[J].种子科技,2019,37(14):22-23.
[3]张文玲.农作物种子种植风险成因与提高种子质量的措施分析[J].农村科学实验,2019(02):48+51.
[4]亢凤英.农作物种子种植风险因素与提高种子质量的措施[J].种子科技,2018,36(07):32.
[5]杜海东,张兴富,方迎宏.提高农作物种子质量的作用[J].现代园艺,2016(18):2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