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在农产品流通中的应用模式与实施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6月第18期   作者:汪舜
[导读] 块链技术有利有弊,需要我们在初步实践的过程中总结经验,再不断进行冷静客观全面地认识,结合实际再进行实践 -认识 - 再实践 - 再认识的循环往复,真正理解区块链,真正应用区块链。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区块链在农产品流通中的应用模式与实施。
        汪舜
        浙江开化中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浙江衢州   324302

        摘要:块链技术有利有弊,需要我们在初步实践的过程中总结经验,再不断进行冷静客观全面地认识,结合实际再进行实践 -认识 - 再实践 - 再认识的循环往复,真正理解区块链,真正应用区块链。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区块链在农产品流通中的应用模式与实施。
关键词:区块链;农产品流通;应用
中图分类号:TU712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区块链是一项新兴技术,被美国麦肯锡公司认为是继蒸汽机、电力和互联网之后的第四代颠覆性的技术。对区块链的理解见仁见智,它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结合了数据库技术的账本,每个区块作为账本页面组合成链,链上的每个人都有记录自己交易信息的账本,当所有人对账本进行确认后账本生效。区块链可将所有发生在区块链上的交易信息全部记录在数据库中,因而具备了去中心化的特征;区块链也可以被认为是一种链式数据结构,它可以时间顺序结合密码学对数据进行保护,数据被记录到库中便不可被修改,因而具备了数据不可被篡改的特征。区块链中的数据区块通过共识机制和智能合约等技术构成可靠的数据库。区块链的特征应用于农业生产、加工、运输这一供应链中可以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数据不真实和网络安全的问题。
2、区块链的发展及其应用价值分析
        区块链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是一个互相验证的公开记账系统。在这个分布式的数据库系统中,记账不是由个人或某个中心化的主体来控制的,而是由所有的节点共同维护。经过无数次的记账,区块链就成了一个拥有超大容量并且值得信赖的公共账本,具有去中心化、去信任、集体区块链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是一个互相验证的公开记账系统。在这个分布式的数据库系统中,记账不是由个人或某个中心化的主体来控制的,而是由所有的节点共同维护。经过无数次的记账,区块链就成了一个拥有超大容量并且值得信赖的公共账本,具有去中心化、去信任、集体。
        区块链用技术设计取代权威控制和情感信任,以此建立一种所有人都可以参与其中,进行认证、确权、交易、追溯等一系列活动的网络结构。它公开透明、成本低、速度快,系统中的每一个节点都拥有不断更新的完整数据库拷贝,修改单个节点的数据库是无效的,没有权威可以篡改和取缔其中的记录。目前,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区块链 1.0 主要是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可编程货币;区块链 2.0 逐步发展为基于区块链的可编程金融,如在股票、期货等领域的应用,智能合约等;当前区块链技术的最新应用成果正发展到区块链 3.0阶段,应用于法律、物流仓储、医疗、科学文化等多个领域,并将不断扩展其新的应用范围,为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3、我国农产品流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第一,农业产业信息及数据基础差,官方数据缺乏,容易以舆论为导向产生信息误导。生产端与需求端以及中间环节易出现信息不对称现象,数据错误导致无法形成有效的供给和有效的需求。小品种和特色农产品易受农户及生产者跟风种植、养殖影响,造成供需失衡。第二,农业产业信息及数据基础差为投机倒把提供空间,导致基础农产品属性金融化。农产品价格易受到供需失衡等内外部多重不确定性因素的冲击,以及资本市场、中间商的操纵和推动。

第三,天然弱点——农业产业受自然环境影响大。供给端受土地、自然环境与规律、宏观政策影响,波动较大。如气象数据不匹配,无法提前预警并做出应对。第四,流通环节大多成本高、时效性差。我国农产品流通成本占总成本的40%左右,鲜活产品及果蔬产品占60% 以上,流通过程经历运输、包装、装卸、搬运、储存和加工配送等环节,多个节点企业,运输成本、储存加工保鲜成本、流通中介费用等偏高。
4、区块链在农产品流通中的应用模式与实施
        4.1、跨境农产品交易联盟链
        农产品销售渠道有多种类型,其中环节最少的是生产者直销渠道和产地批发直销渠道,这两种销售渠道交易成本低,但适用范围非常有限,主要面向电商直采、网络销售、中央厨房等模式。大部分情况下,农产品销售历经环节多、时间长,农产品流通的上下游之间会产生信息不对称、价格不公平、交易费用高等问题,阻碍农户增收与市场稳定。近年来,农产品滞销的消息频频出现在新闻媒体中,滞销数量大,分布区域广。滞销与产能过剩存在些许关系,但更主要的原因是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对接问题。区块链技术在农产品交易领域的应用能够赋予传统农业新的时代内涵。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影响的深入,区块链应用的一个典型场景就是跨境农产品交易。
        4.2、跨境农产品物流联盟链
        农产品作为具有生命特性的动植物产品,其物流组织形式和储运要求与工业品存在明显区别。而且,农产品的生产往往具有区域性和季节性,这与消费的分散性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矛盾。因此,农产品物流对组织和时间的要求更高。区块链框架下,农产品流通所有物流环节的数据都被节点组织打包上链,在链上各方之间共享,确保物流全程可监控。流程最为复杂的跨境农产品物流就是一个典型的应用场景。
        4.3、农产品溯源联盟链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收入的进一步增长和居民消费的不断升级,农产品安全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消费者对农产品溯源的需求日益增加。目前,无论是国家立法和各地监管部门的多方位激励,还是广大企业的多方努力,都未解决农产品溯源中的防伪问题。溯源码的伪造和原产地标志的滥用扰乱了市场秩序,损害了消费者利益。农产品溯源联盟链可从农产品种植或养殖开始进行信息记录,一直到消费者手中,覆盖整条供应链,实现全链的共查共享。
5、结束语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农产品地理标志的使用与保护将迈向登记速度更快、成本更低、操作方便、安全性更高、权利归属更加清晰的新型发展阶段,地理标志产品交易的监管难度也会大大降低。同时,这一技术的推广和完善,也需要立法保障、政策宣传、权利主体的积极参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起一套立法上统一、数据上共享、确权保护与维权保护为一体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体系,为保护生产经营者的权益,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农业发展、产业兴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梅宝林.区块链技术下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与发展对策[J].商业经济研究,2020(05):97-100.
[2]刘如意,李金保,李旭东.区块链在农产品流通中的应用模式与实施[J].中国流通经济,2020,34(03):43-54.
[3]柳祺祺,夏春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农产品质量溯源系统构建[J].高技术通讯,2019,29(03):240-2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