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权
(遂溪县环境保护监测站,广东 湛江524000)
摘要:环境监测能够了解环境质量状况为环境质量评价提供信息,也为制定环境管理措施,建立各项环境保护法令法规、条例和执行它们提供客观的科学依据,同时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的重要基础,环境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完整性、可比性、精密性和准确性是衡量监测分析的重要尺度,是质量保证好坏的直接体现。
关键词: 环境;监测;因素;措施
一、影响环境监测质量的主导因素
(一)在众多影响监测结果的因素中,环境监测分析、质控及采样等人员的素质当然是主要因素,从制定监测计划,购买使用监测仪器、选择监测方法、确定采样点位、采样频次、采样时间、采样数量、固定方式的实施、质控措施的执行、标准曲线的绘制、实验条件的控制、观测结果的读取、数据的计算处理, 甚至到监测结果有效数字的取舍,每一个环节,都是由分析人员来参与实施完成的,分析监测人员操作技能的高低、责任心的强弱、工作态度的好坏将会主观地导致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因此,监测人员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进一步掌握更多的专业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积累更丰富的经验,满腔热情地对待监测工作,使所报出的数据的人为因素造成的影响导致的偏离达到最小。
(二)采样容器的材质、采样的深度或厚度、样品的储存方法、气象条件和采样的时间等因素都会影响到采样的质量。采样工作的质量好坏,决定着监测数据的准确与否,基础的工作做不好,后面的也就无从说起。但在日常的监测工作中,监测人员往往对采样没有足够的重视,这一方面是因为采样带来的误差一般不易被检验出来,不知便是没有,这种现象很普遍;另一方面是采样一般都在野外进行,条件变化较多,难以准确地按规定去办。比如有些样品,尤其是水样采集后放置过久,会发生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等反应,从而改变水样成分。因此,采样后应尽可能选择就近的监测站或实验室进行监测分析。可见,采样工作是很重要的环节,一定要严格操作,保证质量。
(三)既然是一项系统工程,当然需要有相应的操作规范,操作规范除了国家和省市地区规定的以外,对于各监测站,也要有自己的一套更细致的操作规程,如仪器操作规程,质量控制办法,质量管理手册等。只有操作规范正确,操作人员才有所依据,有所遵守,才能使自己的操作正确、规范、统一,才能够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为此,在计量认证工作中,操作规程一项也是六项当中的一大项。
(四)在长期的监测分析中,人们不断探索如何使监测结果达到五性要求,包括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在质控上采取的措施有空白实验、比较实验、对照分析、加标回收、标准曲线、精密度偏性分析、平行双样等,这样不仅能提高监测数据的质量,而且能让实验人员自己检验自己所出具的数据是否合格。总而言之,我们在自觉遵守操作规范的基础上,进一步搞清影响环境监测结果的因素,进而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多思考,勤实践,多采取质控措施,就会提高监测工作质量,为环境管理、环境决策提供可靠准确的数据,为我们的环保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影响环境监测质量的关键因素
(一)测试仪器的性能环境监测分析必须借助各种仪器设备才能完成。仪器的型号、质量、特点都会影响监测数据的质量。因每种仪器都有其特定的使用方法,所以我们在使用前应了解仪器的基本原理,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能够对仪器是否处于正常状态作出判断。有些数据对精确度的要求非常高,这就需要分析人员充分熟悉仪器的使用,做好调试工作,在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程序、要求进行,并定期进行仪器校准和计量认证。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和发挥先进仪器设备的优势。否则再好的仪器也形同虚设。
(二)容器的选择在监测工作中, 一般要用到玻璃、石英、塑料、金属器皿,这些材料含有Al、Ag、Au、Ba 、As、Cl 、Co 、Cr等杂质元素。贮存样品或试剂时,杂质会不同程度地溶出来,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各种材料制作的容器有不同的性能和使用范围, 最常用的玻璃仪器具有很好的性能,但不能作为碱和氟化物的容器。目前,聚四氟乙烯和聚乙烯等高分子聚合物材料的化学容器已普遍应用,具有良好的耐化学腐蚀性,但不耐高温、有透气性,存放有挥发性的溶液如氨水、盐酸等,浓度会有明显变化。容器对溶液中溶质的吸附,会引起低浓度溶液的降低现象,在监测分析中也要注意,为了减少吸附影响,低浓度的溶液采取现用现配的方法, 不宜久存。总之, 无论采用哪种容器,都应满足密封性好,容器内表面的吸附和溶出少,遮光性能好等要求。
(三)试剂质量试剂按纯度一般分为优级纯、分析纯、化学纯和实验试剂四大类。在监测分析中试剂的使用要求纯度较高,一般都有明确的规格。用于配制标准溶液的试剂通常要用优级纯,一般试剂可用分析纯。试剂的稳定性如何, 也是影响测定结果的重要因素, 有些试剂稳定性很差,如亚态化合物在空气中易被氧化(SO32- 易被氧化为SO42- ),无机试剂中的具有强氧化性的物质容易被空气中的还原物所还原;有些试易吸湿;碱、强碱弱酸盐的溶液容易吸收CO2而变质;杂质的作用;光线的作用都会影响试剂的组成和性质, 从而影响监测结果。作为特殊试剂的实验用水(纯水) 在监测分析中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不论是溶液的配制,还是溶液的稀释,都离不开纯水,空白实验也常以纯水做参比,故而纯水的质量(纯度)如何,会直接关系到监测质量的好坏。因此,实验室内要制备纯度高的纯水,不能以次充好,测定有特殊要求的组分,还要特别制备相应的特殊用水,如无氨水、无亚硝酸盐水等等,纯水制备后不可贮存时间过长,否则因盛装容器及空气等因素而造成的污染会越来越大,每次制备后要测其PH值和电导率等项目以检验其是否符合标准。
三、影响环境监测质量的重要因素
(一)监测布点是监测工作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常会受排污口所在地理位置、周边环境以及天气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无法实现理论上的完美布点。这种情况下所采集的样品、测得的数据显然不能反映真实情况。另外,绝大部分环境分析监测都是在实验室中进行的,因此,实验室的环境条件会作用到试剂、仪器上。对于痕量分析来说,实验室的环境条件,尤其要求高。环境空气中的尘粒和某些无法预知的气体成分都会影响监测结果,温度、光线等也会影响仪器、试剂而对测量结果造成不可预知的影响。因此,实验室内一定要整洁、合理,符合实验要求。防火、防爆、通风设备也应齐全。
(二)环境污染物的测定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另外根据环境污染物浓度的高低也有不同的分析方法。有强制性监测分析方法,也有推荐性监测分析方法,还有地方统一的分析方法,同是国家规定的强制性监测分析方法也有几种。在这几种方法中,他们的原理不同,使用仪器也不同,灵敏度不同,共存物质干扰也不同,甚至其结果表示的含义也不同。这样就会造成由于采取不同的分析方法所取得的结果不能进行比较,这就要求各监测站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 如果分析方法不完善或选取不当,都会直接影响监测结果的质量。
(三)监测标准和方法是监测工作的依据,是保证监测质量的关键。在具体工作中,应注意因监测标准、方法之间的相互矛盾而导致的监测数据的不一致。同样,标准样品的种类、数量和价格等,也是影响监测质量的因素。不断扩展的监测范围和不断完善的质量管理工作,需要标准样品与之同步发展。由于标准样品种类少和不能覆盖监测项目,从而不能很好地满足质量管理工作的需求。
四、结语
总之,要建立健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并使之持续改进,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质量管理职能,积极开展质量保证活动,加强对监测站质量管理工作的考核,创造良好环境,加强各监测站之间的信息沟通,加强人才培养和监测队伍素质建设,使质量意识渗透到监测工作的各个环节中,保障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