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艳1 杜文虎2 李专3 王晓东4 赵建建5 于芳芳6 冯其有7 丁文静8
山东金丰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1
临沂干支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
临沂市城市管理综合服务中心3.6.7
临沂雕塑公园4.5
临沂农业科学院8
山东省临沂市 276000
摘要:当前我国园林绿化废弃物处理方式是随同生活垃圾一起填埋或者直接焚烧,但垃圾填埋占用大量的城市用地面积,还可能造成局部水体和土壤的污染,阻塞河流,影响城市市容市貌,直接燃烧产生的烟尘严重污染空气,加重城市持续的雾霾天气。因此,本文就园林废弃物处理场建设的具体必要性以及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园林废弃物;处理场建设;必要性;效益
1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及园林绿化水平的持续提高,园林绿化废弃物的产量与日俱增。绿化带杂草、修剪掉的枯枝落叶、水草杂物等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不足45%,亟需探索破解之道。而以往的焚烧、堆积、掩埋、暴晒等旧式处理方法,不仅会造成新的污染,还较大的增加了财政支出。“园林绿化废弃物五化处理工艺”,按照资源循环化、整体减量化、管理数据化、制程无害化、去向合理化“五化”理念,将修剪后的树枝、树叶、杂草通过机械适当粉碎后,经生物菌种技术二次发酵形成园林覆盖物基质及有机肥,可广泛用于改善土壤、覆盖、盆栽,最终实现循环利用。而且,在实践中也证明了,园林垃圾中的有机物质是目前不可多得的有机资源。将树木、落叶、草屑粉碎后进行“五化”处理,可成为土壤改良的材质,回填到林下和绿地中去;经初步加工后,可用作植物育苗、花卉栽培基质;其粒径较大的产生物可用以树埯和裸露土地的遮盖,保墒且能防止飞尘及水土流失,增加地温及土壤有机质;作为优质有机肥,还可辅以其他肥分材料等广泛用于园林绿化和农业生产。
2 园林废弃物处理场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
2.1园林废弃物处理场建设的背景
园林绿化废弃物指的是园林植物凋落或人工修剪所衍生出的植物残体,包括枯枝、落叶、草屑、河道水草、树木与灌木剪枝等,其主要成分为木质纤维素。一方面,由于其具有数量大、污染范围广、处理难度大等特征,因而被众多学者视为城市化进程需重点解决的难点问题之一;另一方面,园林绿化废弃物又是一种优质的生物质资源,具备可资源化利用的特点。而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对园林垃圾的处理途径,大多采用的是焚烧、掩埋、清理运输、甚至乱丢乱放等方法,不仅污染了空气、水源,容易引起火灾,而且增加了财政负担。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这就是要抓好生态环境保护。他明确指出,“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多次提出“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因此,若能充分且高效地利用各种园林绿化有机废弃物资源,将会大大提高各类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实现园林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而当前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因涉及实施主体、核心技术、组织方式等多个方面,尚缺乏系统研究。本工艺,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园林垃圾处置难的社会问题,减少了环境污染,丰富了城市绿化用材,探索出了一条园林垃圾循环发展的经济模式,即就地取材,变废为宝。园林绿化废弃物通过“五化”处理后返还土壤,最符合生态环保及经济节约要求,同时还能提高城市园林用地土壤的理化性状和肥力,改善城市绿化土壤结构。而有些园林绿化废弃物营养成分较高,直接清除意味着营养元素的浪费。“五化”处理,杜绝了以上弊端。
2.2园林废弃物处理场建设的必要性
越来越多的废弃物未被资源化利用便随意丢弃或者排放到了环境中,总量增加趋势越来越明显,资源浪费越来越严重,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
近年来,园林部门也就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但自己有知识产权的技术不多、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导致废弃物利用效率偏低。积极寻找和采用适合景区发展及整个社会生态系统循环的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式与技术,成为当务之急。
2016年,国家农业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环境保护部、科学技术部六部委联合发布了 《关于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的方案》,这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重大战略举措,重点围绕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等突出问题,聚焦畜禽粪污、病死畜禽、农作物秸秆、废旧农膜及废弃农药包装物等废弃物,以就地消纳、能量循环、综合利用为主线,坚持整县统筹、技术集成、企业运营、因地制宜的原则,采取政府支持、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分步实施的方式,注重县乡村企联动、建管运行结合,着力探索构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治理模式。
“园林绿化废弃物五化处理工艺”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工艺,具有投资少、占地省、产出高、数据化等优势。因此,对园林、农业、生活等各类废弃物进行综合处理,对于解决城乡环境脏乱差、建设美丽宜居城市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3 园林废弃物处理场建设的效益分析
园林绿化废弃物“五化”综合处理工艺,可以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3.1经济效益
每年可对1万立方园林废弃物进行加工处理,可产出5000立方优质园林基质。本处理工艺的最终产品为高温除菌的草木纤维基质,相对化肥而言,可以有效改善土壤板结、有机质含量低、通气性差、透水性不强等缺陷,提高土壤理化性状、促进植物生长,增加雨水渗透,提高生态系统自我良性循环的能力,生产成本低,购买成本低,可以有效减少区域内采购肥料资金外流情况。
3.2社会效益
3.2.1彻底解决园林绿化废弃物处理难题
园林绿化废弃物无害化、一站式处理,可有效解决废弃物处理、运输及安全隐患等一系列现实问题,探索出一条园林工作循环式、可持续发展之路。
3.2.2数据化监控园林绿化废弃物产生量、处理量、再利用量
通过数据收集系统,能精确核算我市园林年废弃物总量,估算苗木成活率,分析各类植物损耗;通过数据化和大数据,可分析全市园林绿化废弃物产生量、处理量、再利用量,为园林部门提供计划修剪、计划栽种、培育苗木、病虫害疫情、水体污染防治等重要信息。
3.2.3有效减少财政支出
除前期建设成本外,后期投入较少,由多菌种发酵高温除菌的草木纤维基质,其销售收入即可用于设备日常运营及维护,相对于国家大量补贴的垃圾处理站场,可大大减轻财政支出负担。通过集中清运、统一处理,可以减少垃圾消纳、环境治理费用以及人力、物力、能源损耗。
3.3环境效益
3.3.1保护园林植物安全
高温发酵处理工艺,可以完全灭绝虫卵、草仔、病菌活性,避免有害病菌及生物蔓延性扩散,保护园林绿化植物安全。
3.3.2解决水生植物处理难题
对于河道众多水草丛生的城市,每年汛期市财政都要拿出资金用于水生植物割除清理等工作,水生植物处理承包商不具备实际处理能力,多将其就近堆积于河中小岛沙洲等处,这种堆置曝晒方式易造成环境污染、蚊蝇孳生、病虫害扩散等环保问题,如遇到暴雨或泄洪,照样会被冲得四处漂散,既严重影响河道行洪安全,也会因沤烂而造成新的空气及水源污染。集中发酵处理后,可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步伐加快,人们对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城市园林绿化的面积不断增加,由此产生的园林绿化废弃物如树木修剪物,草坪修剪物,枯枝落叶等的量越来越大。如果园林绿化废弃物的不当处理,既破坏了城市的生态环境,又造成资源浪费。因此,建设园林废弃物处理场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周铁成, 王巨安. 城市园林绿化废弃物处理现状与资源化利用对策探讨[J]. 经济研究导刊, 2017,(15):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