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在人事管理中的运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6月第18期   作者:陈红妮 杨进 朱勇 任文慧
[导读] 本文针对人事管理中的现状,结合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具体应用,阐述了加强计算机信息技术在人事管理应用的必要性。
        陈红妮 杨进 朱勇 任文慧
        汉中市铁路中心医院 723000

        摘要: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逐步发达,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计算机作为迅速高效的代名词,是管理者在人事管理过程中准确做出决定必不可少的工具,因此在人事管理中对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也成为了势不可挡的趋势,并且逐步发展中。本文针对人事管理中的现状,结合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具体应用,阐述了加强计算机信息技术在人事管理应用的必要性。
        关键词:计算机;人事管理;运用
        引言
        科技的进步推动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与媒介,在人事管理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得以凸显。随着计算机的大量应用,以及计算机人事管理系统的创建,人事管理工作得到更好的发展,通过计算机对人事工作进行管理,在提高人事工作人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使得人事管理工作更加系统化和专业化。但是,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人事管理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在人事管理工作中不断加强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成为当下各企事业单位亟待解决的问题。
        1人事管理特点
        人事管理是有关人事方面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信息和控制等一系列管理工作的总称。通过科学的方法、正确的用人原则和合理的管理制度,调整人与人、人与事、人与组织的关系,谋求对工作人员的体力、心力和智力作最适当的利用与最高的发挥,并保护其合法的利益。有着处理信息量大,时效性强,信息相关性高等特点。信息量大,不管是在高校的学生工作中还是在企事业单位中,人员流量大是毋庸置疑的,涉及到在职人员、后勤人员、临时人员、学生等人员的个人信息、薪资情况、福利补助等信息;时效性强,由于企事业的人员流量大,也同样人员流动性很大,包括人员的调动,临时工的调换,人员的离职、退休等等诸多问题更换较为频繁;信息相关性高,各个部门的信息必须做到相互关联,相互交流,以便在人员调动等方面的处理中高效快捷,信息的及时更新对于工作的进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人事管理工作现状分析
        2.1大部分企业采用传统繁杂的人事管理模式
        如今企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制度逐步发展,传统收集和整理人事信息的模式不再适用,因为这种模式经常会因为工作的分散性和不断更新而出现重复无效劳动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阻隔人事工作管理效率的提高。但与此相反的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则可以非常方便快捷地提高效率,因为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可以将纸质文件通过电子格式来展现,不仅操作方便而且查找迅速。
        2.2人事管理的激励机制不健全
        在单位人事管理上缺乏激励与竞争机制,这种机制不健全带来的后果就是无法淘汰某些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差的人员,造成工作人员一朝进入公司便终身受用的现象。而且人员的晋升也没有真正地和业绩、能力这两项联系起来,对员工的激励作用并不突显,更有甚者起到相反的效果,大部分企业单位的工资发放主要还是论资排辈,与业绩、级别毫无瓜葛。根本不可能起到奖勤罚懒,奖优罚劣的效果。
        2.3人事管理工作观念转换不到位
        在事业单位中,人事管理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一直以来倍受各级领导的重视,而且国家相关部门也不断地出台很多的文件对企业进行引导和规范,但是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深刻影响,人事管理单位的观念并不到位。这些不到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缺失服务观念,很多企业单位在对人事的管理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的管理观念,严重缺乏服务思想,盲目地用管理来代替服务,并没有意识到人力资源的重要作用,然后深入单位的实际工作中去解决职工的实际问题,这种呆板僵化、没有很多温情的人事工作管理模式大大降低工作质量。

另外一个方面就是缺失改革创新的思想,如今新时代下的工作具有新局面,新特点,新气象,然而大部分事业单位在人事工作管理过程中创新的思想方法并不多,造就了和时代特点吻合度不够的局势,这一方面也大大降低工作质量。
        3计算机在人事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3.1人事信息采集方面
        现代企业中,员工相关信息变动较快。在这个方面就需要企业的人事管理部门对这种信息的变化进行及时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就是这其中的重要手段,使用计算机技术建设信息管理系统,特别是一些比较大型的企业,员工数量众多,且岗位也比较复杂多样,人事管理部门在对相关的信息进行收集的时候,就能够很方便的将信息使用计算机录入其中,并且还不容易出错。在需要查阅的时候就能够时刻从里面获得相关的资料,这比以往传统的方式要方便的多。同时还能够做好信息的加工、总结以及处理的工作,并且大幅度提升了人事信息采集的正确性,减少了人为劳动方面的出错率。
        3.2人事决策方面
        信息化的人事档案,可以为企业人事决策提供有效参考。当企业需要对人员进行升迁考核时,可直接通过数据库详细地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员工的相关信息,看其具体工作水平,为人事决策提供有效的参考和数据支持。同时信息化的人事档案在企业构建绩效、薪酬机制时,可以把每个员工在工作时候的工作情况以及每个月的绩效信息录入其中,这样就能够很方便的和员工的薪酬挂钩,合理的安排员工的酬劳,并且减少了人事管理方面的人为劳动。
        3.3人事信息共享
        现阶段,在信息化时代出现以后,人事管理工作必须要积极构建人事管理信息系统,并适度向内部工作人员进行开放,不断提高人事相关信息资源的共享程度。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加强系统数据库的构建,在数据库建设过程中,要制定统一信息标准,并建设代码。其次,要注重实时更新和维护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进一步完善数据库人事信息和内容。再次,要积极开展人事信息动态管理工作,注重人事信息的开发和应用,实现信息资源的高效利用和配置。最后,要想充分发挥出人事信息资源作用,要借助基础人事动态信息发布,提供信息咨询和查询等服务,从而展现出企业人事工作的服务性。
        3.4网络安全建设
        在人事管理工作中,具有企业员工调动和晋升等信息,同时也具有较高的隐私信息,所以在企业单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过程中,必须要高度重视安全问题,积极开展安全管理工作,将数据篡改或泄露等现象的出现降至最低。首先,要注重预防病毒,在网络环境下,病毒的出现难以避免,一旦信息管理系统中出现病毒,其后果不堪设想。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及时安装防病毒软件,并开展系统补丁安装工作,给予系统安全性一定的保障。其次,也要落实好人事数据的备份工作,借助光盘备份、磁盘镜像备份等方式,避免潜在风险的出现。最后,也要加强计算机安全管理制度的构建,人事部门要规范计算机安全管理条例,将人事管理工作人员的操作范围、法律责任等进行明确化,并树立高度的安全意识。
        结语
        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人事管理工作逐渐摆脱了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促进了人事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在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同时,实现了计算机信息技术对于信息数据的采集与资料的完善,从而实现了人事管理工作向现代化的有效跨越,有效激发了人事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在人事管理工作中从分运用计算机技术,不仅是当今人事管理工作向前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肖红菊.计算机技术在人事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福建质量管理,2018(11):48.
        [2]金钊.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人事管理中的应用[J].科学中国人,2018(33):72.
        [3]李春月.浅谈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学校人事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9(12):2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