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森林康养产业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6月第18期   作者: 邱前程
[导读] 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是科学、合理利用林草资源,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有效途径,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措施,是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战略选择,意义十分重大。
        邱前程
        四川省旺苍县林产有限公司   邮编628200
        
        摘要: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是科学、合理利用林草资源,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有效途径,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措施,是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战略选择,意义十分重大。
        
        关键词: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思考
        
        森林康养是以森林生态环境为基础,以促进大众健康为目的,利用森林生态资源、景观资源、食药资源和文化资源并与医学、养生学有机融合,开展保健养生、康复疗养、健康养老的服务活动。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是科学、合理利用林草资源,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有效途径,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措施,是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战略选择,意义十分重大。
  森林中含有丰富的氧气、负氧离子和植物精气,各种康养因子作用于机体,可以调节人体的神经系统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加强新陈代谢。优质的森林资源结合优质的医疗服务,很好地满足了老年人的消费和需求。因此,一种集医疗、旅游、养生、养老于一体的新的养老理念——一森林康养,逐渐兴起并广受青睐。
        在温情、保健、经济、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基础上,以老年人的自身特点和实际需求为导向,设计森林康养旅游产品,真正让老年人感受到老有所乐。主要应有以下几类:饮食类,主要是森林食疗和药膳,中药材是自然生长的天然药物,植物药中70%来自森林。利用中药材制作的养生食品,有其确切的功效和独特的治未病功能,为老年人提供的食物除粗细搭配、口味清淡外,尤其要注重养生食品的搭配,使老年人吃得开心、吃得健康;游玩类,可以有森林特色住宿,加入体验式林区休闲活动,既能够欣赏自然风光,又能亲自体验当地人的生活和独特的林区文化;还可以进行森林休闲运动,森林散步、登山观光、骑自行车等,但是老年人的体力和运动能力有限,需要配备相应的保障设施,比如平整的森林步道、林间休憩驿站、景观眺望台、森林吧台、森林值班岗等,通过森林休闲和娱乐,使老年人能锻炼身体、愉悦身心、回归自然;康体类,主要是森林养生保健活动,比如森林浴、森林太极、气功、森林冥想、森林温泉等养生项目,与中医理疗相结合,为老年人提供优质的康养服务,强身健体、防治疾病,延长生命。
   森林养老综合体,就是基于森林生态环境,以养老和养生为主题,能够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集医疗、居住、休闲、生活为一体的建筑群体或社区。这种综合集聚区在开发森林资源及周边环境的同时,尝试植入养老旅游、医疗保健、休闲娱乐、文化学习等功能,是养老综合体新兴模式。建设好真正意义上的森林养老综合体并不容易,可以在考虑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探索建设。
        森林养老综合体建设的核心是依托森林环境,因此选址可有以下两个选择:一是森林公园。

森林公园建设养老综合体,拥有自然生态优势、气候环境优势、旅游资源优势等,但也受到地理位置和气候影响。森林公园的选择要符合LY/T2005-2012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规范和LY/T5132-95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的基本要求。森林公园养老综合体的建设要在把握生态红线的基础上,在公园的游憩区和服务区合理规划,逐步完善生活配套、医疗养护、休闲娱乐等相关设施及其服务;二是国有林区(林场)。我国的国有林区是伴随着国有林资源的开发利用而逐步形成的,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启动及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的实施,林区(林场)正在经历由“大木头经济”向森林资源多种效益综合利用开发的根本转变,应审时度势,拓展思路,应对城市居民尤其是老年人群的健康需求,建设森林养老综合体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打造国有林区森林养老综合体,类似于建设森林养老社区,依托原有的林区生活设施,可尝试引入家庭养老公寓、林区养老院,建设森林医院,开设养老机构并完善相应医疗设备,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养老服务。林下产品生产和加工的企业可雇佣有兴趣且身体条件允许的老年人,既可让老年人感受到发挥余热的价值感,又可带来经济效益,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森林养老社区是林区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的重要载体,拥有自然环境优势和成本优势,如果做到有计划、有组织地合理开发,可以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三者的和谐统一。
          学习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对综合体的开发流程、建设标准、监管体制、经营理念进行规范,同时成立专门的审查委员会,按照标准对森林养老综合体进行统一的审查和评选,以促进森林养老综合体的规范发展。还可通过试点示范,总结归纳基础设施建设、适当软件支持等方面的标准,确保森林养老综合体建设的水平和质量。
   我国已经实现所有符合转诊条件的人员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但由于各统筹地在起付线、自付比例、封顶额度等方面的计算略有差异,使得医疗保险结算十分复杂,医保联动不够通畅,未能满足医保联网异地结算等系列问题。医保不能异地结算和报销是离退休人员异地养老的阻力,尤其是国有林区地理位置相对偏远落后。政府需要积极行动起来,在异地就医定点机构的确定上,结合分级诊疗的原则,加快推进二级医院发挥主导作用,也应考虑到民营医疗机构在医疗资源补充上的重要作用。在老龄化的背景下,部分医养结合费用也应考虑纳入医保范畴,组织当地的医疗单位完善异地保险报销程序,尽早为来森林养老综合体养老的老年人提供养老金和医疗保险报销的便利。
         培育多元化的投资主体。森林养老综合体的建设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无论是林区的道路交通等公共服务项目,还是森林养老综合体内的生活居住及医疗养护设施的建设和完善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为了解决资金的问题,应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体,探索采用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融资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培育多元化投资主体,而政府为了强化社会资本的信心,可通过投资补助、担保补贴、贷款贴息等方式给予支持。需要说明的是,政府要担负起统筹管理和开发引导的作用,避免逾越生态红线或过度商业化等弊病的产生,力求在社会公共利益与商业资本利益之间实现平衡。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为统领,以服务健康中国和促进乡村振兴为目标,以优化森林康养环境、完善康养基础设施、丰富康养产品、建设康养基地、繁荣康养文化、提高康养服务水平为重点,向社会提供多层次、多种类、高质量的森林康养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