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随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我国建筑行业需要使用较多材料和人员。对于投资较大的建筑项目来讲,企业需要通过合理的造价管理工作才能保证企业经济效益,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工程建设,为企业未来健康稳定地发展奠定资金基础。本文对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动态管理
1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
1.1投资决策阶段造价管理
在投资决策阶段,需要详细地设计整体策略、组织结构、管理内容等,从而保证造价管理方案切实可行。比如建设单位管理人员可以客观地评估各个阶段和项目的造价请款,岗位分工地控制每个项目造价。在正式确定决策方案前,需要对工程所在区域水文地质情况、建材价格、设备供应等诸多方面内容信息收集整理。工程建设标准和建设规模直接影响着工程造价,所以收集资料和市场前景分析工作是决策阶段必不可少的内容。一般需要制定多种造价管理方案,然后通过对比分析从中筛选最佳方案。
1.2工程项目设计阶段造价管理
对建筑工程设计阶段进行造价控制,可以从根本上减少施工成本,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是工程质量有所保障的前提。进行设计阶段造价管理需要以下方面:首先,通过合理化的造价目标来引导设计部门制定科学合理化的设计方案,设计方案的制定主要从提升设计质量和设计的功能性两方面来进行。进行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了解总体建设费用以及用于设计部门进行设计工作的费用,确保设计工作能够在了解总价的基础上进行工作。其次,需要专业的经济师做好相应的经济分析工作,对项目的总体投资情况进行合理化的设计。第三,要做好设计阶段的招投标管理工作,秉承公平公正的原则,引入相应的竞争机制,并聘请高水平的设计团队,确保最终设计方案的质量,从而实现项目最初的造价目标。最后,进行预算审核的管理工作,对预算方案的合理性进行评估,确保工程总体以及各分项工程预算的合理性,施工中各项支出的详细内容,受市场因素影响较大的价格因素都要考虑在内,通过科学有效地预算审核,保障预算方案可以顺利实施。从而确保总体施工项目预算设计的合理性。
1.3项目招投标阶段造价控制
首先需要对施工招投标方案进行合理化编制,保障各项条款对各利益方都公平合理,同时条款内容必须清晰和全面,设置合理的标底。合同的制定必须公开透明。其次招投标的过程中需要选择总体资质和信誉比较好地施工单位,并强化招投标的细节管理,减少招投标过程中不良竞争行为的出现,破坏招投标的合理性。
1.4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重点工作在于做好现场的签证、设计变更的管理等。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和设计不符的情况导致需要改善设计,同时也可能会增加资金投入。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在开展施工阶段造价管理中需要严格根据合同内容以及设计图纸开展施工作业,详细地记录好各项资料和隐蔽工程,严格控制好变更洽商、现场签证、材料代用等各种费用,对工程费用进行严格地把控,仔细会审施工图纸,尽量保证造价在计划范围内。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生变更,需要严格控制好变更内容,避免建设规模扩大,提高设计标准。可以采用分级控制、限额签证制度做好施工现场的管理,对于难以控制的设计变更尤其是涉及工程费用造价的需要在变更前和监理方、设计师、建设方三方确认。所有工作人员需要对现场签证工作提高重视,尽量降低变更的可能性,加强工程造价的管控,适当调整方案,指导满足实际需要后继续开展施工作业。此外,管理人员需要合理做好工程建设材料、人员、设备等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在选择设备时,需要根据工程需要确定设备型号规模,避免选用过大设备浪费资金,也要避免设备规模过小无法满足施工需要。
材料管理中不但要对材料进场质量进行控制,还要合理保存,避免由于保存条件不当影响材料使用效果,甚至发生材料浪费现象。如水泥材料应当放在干燥的环境中,一旦雨水将无法投入使用。对于有问题的材料及时由采购部门和供应商沟通处理。人员配置时,要尽量发挥工作人员的特长,保证员工能够在其岗位上实现自我价值,这不但能够提高人员利用率,也有助于员工职业发展。
1.5结算阶段的工程造价的控制
在整个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直接关系着企业利益并且最后的一个阶段就是竣工结算。为了避免外界因素影响到竣工结算准确性,审查人员在和其他部门良好配合的基础上需要秉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建筑工程量进行审核考察。很多建筑工程项目竣工结算造价都比预期稍高,通过动态造价管理方式可以有效降低超预算现象。通过对建筑项目各个环节和细节造价管控可以有效提高各项资源利用效率,有助于建筑项目成本节约以及经济效益提升。此外,在竣工阶段还要做好施工中问题优化和改进,对不良细节问题进行改进优化,全面提升建筑产品质量以及使用功能,确保建筑产品可以高效地服务于使用者,提高使用者满意度,为企业创造良好口碑,进而促进企业未来获得更多发展机会。
2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优化对策
2.1采用PDCA循环法实现动态管理
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先导,为此需要将动态管理体系优化。将PDCA循环法应用于造价管理当中,不断提升造价管理水平。具体操作流程为:第一,计划阶段PLAN。通过造价管理计划和工作方案的合理制定实现工程预算值的确定,对计算计划值进行精准地确定,保证能够按照计划开展造价管理工作。第二,执行阶段DO。按照造价管理目标和计划分解管理目标,并且在各个环节严格落实造价管理目标,将人、机、料的成本管理等重点对象进行重点管理。第三,检查阶段CHECK。对建筑工程造价相关信息进行收集亨利分析,对造价挂历计划执行情况进行仔细检查,明确实际造价管理是否和计划发生偏差。第四,处置阶段ACTION。该阶段主要是妥善处理工程造价检查阶段发现的问题,调整造价管理计划,将实际值和计划值之间的偏差消除。在完成这项工作后,进入到下一个循环过程。
2.2借助BIM技术实现动态管理
BIM技术是当前,建筑工程管理中常用的技术之一,BIM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造价管理的工作效率和效果。在决策阶段应用BIM技术能够对相关数据进行精准地计算,能够保证投资估算方案编制合理准确,有助于前期造价管控水平的优化。利用BIM技术可以生成多个投资方案给管理人员提供参考,管理人员通过比选选择最优方案。在设计阶段应用BIM技术开展限额设计能够实现施工图预算方案的高效准确编制,能够对比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和投资估算,对施工图预算偏差进行查找和改进。在施工阶段使用BIM技术能够全方位管控各个施工环节的造价控制情况,对预算限额支出进行严格地控制,通过定期额对预算成本、计划成本、实际成本差异对比来及时发现造价管理中的问题,从而及时调整,降低发生超预算的可能性。在竣工阶段应用BIM技术能够对工程量进行高效准确地审核,达到高估冒算问题控制的效果。
结束语
无论是投资决策阶段、施工阶段还是竣工运营阶段,都会涉及建筑工程造价,将动态化管理方式应用于整个建筑工程项目中能够优化造价管理效果,提高造价管理水平。对建筑工程项目开展造价管理有助于节省企业资金,有助于优化各项资源配置,在未来发展中,建筑工程相关企业应当不断提高动态造价管理水平,对各个细节加强控制,全面提升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史立梅.BIM5D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中应用概述[J].价值工程,2019(5):48~50.
[2]孟宪亮.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J].黑龙江科学,2019(4):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