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3262319640204XXXX
摘要: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衡量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标准,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结合当前国内的基本情况,需要注意的是进行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更新。但是在当前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在城市化发展中,需要注意的是合理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基础建设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各项政策的落实以适应城市化发展作为基础,实现整体进步。
关键词:新型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模式;应用
1导言
传统市政场站布局分局,场站统筹协调力度小、管理分散、资源循环利用率差,不符合新进代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特征。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此,文章针对新型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模式的应用策略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2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的特点
2.1因地适宜管理
结合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概况可知,在当前城市化管理中,需要按照因地制宜的特点进行创新。在建设中,政府发挥的是主导作用,采取的是自管、分散以及临时建设等组织方式,在区域发展中,成立对应的开发建设公司等,走企业化管理的道路。在政府授权管理下,需要注意的是明确对应的立项管理内容,合理进行投资管理和审批等。在资产的各个环节管理中采取的是专业化的管理形式,需要实现明确的分工,按照内容和流程实施。经过上级部门同意之后进行实施。在当前规划设计中涉及规划设计、方案论证和优化等,概预算模式的审批管理很重要,施工阶段要从工程质量、监督和投资以及安全监督等入手,承担对应的责任和风险。
2.2结合市政发展要求
在城市化发展中,落实了招商引资的政策,在当前管理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基础,由于项目本身是非营利性的项目,因此在运作管理中要以发展目标为基础,不以营利为目的,需要综合投资目标、进度目标以及质量管理等进行实施。在当前城市基础建设中,以满足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等作为指标,在建设中追求平衡,进而促进整体可持续发展和进步。
3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的现状
3.1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体系落后
长期以来,我国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存在基础设施不足和管理体系落后等现象,在整个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阶段,需要摒弃原有的计划经济管理形式,按照市场经济形式进行落实。在城市化发展中,资金多是由政府进行补贴,在运行中存在弊端。城市基础的建设阶段,管理和运营等是密切结合在一起的,但是在当前管理中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管理和运营没有结合在一起,各自为政,进而出现了信息不真实的现象。在城市化基础设施建设中,公开化的程度比较低,基本上是垄断经营,公开招标不多,存在暗箱操作的现象,在投资计划中,成本管控不到位。在实际管理中采取的是统一管理的方式,存在责任不明确的现象,相关负责人在管理中缺少约束力,运行管理存在很多弊端,对管理业绩很难进行科学和公正的评价,导致权力和责任等不对称,无法调动整体积极性,导致运行效率比较低。
3.2管理体制建设存在弊端
在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对管理体系有严格的要求,但是当前在城市化管理中,受到人员编制以及不同经费等因素的影响,不能保证专业技术人员全部投入到工作中。在领导班子建设的阶段,如果缺少专业和全面化的管理,各项重点工程项目无法落实,存在专业人员和管理设备不匹配的现象。单位的权责不明确,管理机制存在问题,因此滋生对应的行政管理问题。在城市化建设中,管理体系起到制约性的作用,但是如果出现权责不明确的现象,会直接影响到城市的整体规划,甚至导致工程的质量难以控制。
4新型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模式的应用策略分析
4.1做好城市规划编制的目的
现代城市建设过程中要做好相应的编制作业,就是要对城市空间中存在的各项资源进行合理优化,进而使城市中的空间资源能够得到合理配置,促进我国城市的经济发展,使人们的生活质量能够得到进一步提高。针对城市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分析,依据分析情况,对城市进行规划编制,进而使城市的整体发展情况能够更加符合城市的整体建设和社会中各项活动的需求。对有效的管理手段进行应用,对制定的规划编制展开实施,要注重在现代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在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城市建设的合理发展,进而确保城市可以实现现代化建设。城市中基础设施规划管理工作具有复杂性、依附性、特殊性等多项特点,城市基础规划管理具有这些特点也决定了其在实际实施期间,是一项具有综合性的工程。
4.2建立多元化的管理主体
城市居民由于没有参与市政基础设施管理,有关部门在现有的财政收支规模下,应当采取新的策略保障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在实践过程中,想要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的效率和利益,需要政府参与到市场之中,与市场和社会寻求合作治理伙伴,政府在此过程中负责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决策,但在服务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可以引入市场机制,由企业或非营利组织进行负责,这种新型的合作伙伴管理模式,将会是未来城市基础设施管理发展的新路径。
4.3使用当代智能化基础设施新型管理系统的方法
4.3.1使用有可扩展性的管理系统
在使用智能化的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管理系统的时候,所应用的技术务必要有一定的可扩展性,这也就是说,现在使用的智能化管理系统不仅要使现在的市政基础设施管理的需求得到满足,还要具有可扩展的特点,以便于城市在日后的发展。具体在使用的时需要注意以下三点:根据城市中的规划需求制作城市地图的三维模型,使城市中的空点节点定位更加精准;为智能化的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管理系统制作专属的信息传输光缆,实现每个几点之间的安全连接;使用大数据技术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挖掘、和存储。
4.3.2使用新型的安全管理和检测手段
智能化的市政基础设施管理系统作为当代的新兴事物,它所能应用的范围非常大,但是由于它所涉及的范围内包括了一些商业上的机密和城市居民的一些个人隐私与安全等问题,所以需要特别设立一个专业的系统运转监管部门,对其中涉及隐私的部分进行监管,只有这样才能使该系统的使用和发展更加顺利。
4.3.3革新市政基础设施的管理模式
在使用智能化的市政基础设施管理系统的时候,只有将城市中所有的基础设施整合成一个整体然后再对其进行具体的规划,才能为真正意义上的信息数据的互通、共享和融合做好准备。在建设该系统的时候只有规定好一个统一的信息入口,才能解决信息流通混乱的问题,然后再建立起一个大数据库来对所有信息数据进行归类和分析,实现整个城市中的信息数据共享。
4.4建设数字化电子政务
互联网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给市政基础设施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互联网信息技术作为当下社会发展的热点,在改革市政基础设施管理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市政基础管理工作中也焕发出了全新的生命力,政府在这样的现实环境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作用,促使政府成为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政府,并在此过程中建设数字化的电子政务系统,能够加快信息传播,提高信息的共享性,促使政府和机构之间加强有效互动,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和办事效率,不仅如此,还能使政府的行政程序变得更有效率。
5结束语
总之,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科学合理规划,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和生产需求,能够推动城市经济的健康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城市和生态环保城市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李明,王峰.浅议基础设施规划对城市发展的影响[J].山西建筑,2011,37(03):216-217.
[2]程敏,陈辉.城市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组合评价[J].城市问题,2012(02):15-21.
[3]史富文.城市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评价研究[J].工程经济,2019,29(12):6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