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压缩机维修周期及可靠分析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8期   作者:关文元
[导读] 摘要:为了确保设备在使用时更加安全稳定,在使用过程中需对设备进行维护检查,但目前在对设备的维修维护问题上,依然存在许多短板。
        川气东送管道  湖北武汉  43000
        摘要:为了确保设备在使用时更加安全稳定,在使用过程中需对设备进行维护检查,但目前在对设备的维修维护问题上,依然存在许多短板。本文通过对离心压缩机的分析研究,总结出离心压缩机维修周期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关键词:离心式压缩机;维修周期;压缩机维修
        引言
        离心式压缩机,因其结构特征较为特殊,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不定期对其进行检查。这是因为大多数石化企业对离心式压缩机的维修工作没有设定固定的时间点,导致维修周期存在不规范的现象,对设备的维修没有一个充分合理的工作规范。为解决这些问题,在实际使用离心压缩机的过程中,要不断深入对其维修周期的合理性进行研究,以期能为我国化工企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帮助。
        1离心式压缩机的工作原理概述
        离心式压缩机运行机理是:气体随着离心式压缩机叶轮飞快旋转而旋转,但是气体会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甩至扩压器,此时叶轮内部气体密度下降,压力降低,致使入口管路中的气体易沿压降方向进入叶轮中。此时叶轮会保持旋转状态,气体再次在离心力作用下甩出,如此反复实现气体流量持续并升压。与往复式压缩机相对比,离心式压缩机具有以下优势:尺寸小重量轻,结构简单紧凑,可连续不断排气,无需借助其他装置;振动幅度较小,甚至内部大部分零件在运转时都无需进行润滑,节油性显著;气体不会被污染;易调节转速快且维修范围小等。
        2导致离心压缩机故障的因素
        2.1轴承温度过高或者轴承有损坏
        (1)如果轴承的润滑不到位,离心压缩机就可能会因此导致轴承摩擦过度温度大幅增长,最后轴承因无法承受摩擦产生的高温而发生故障。(2)还有可能是因为采购的润滑油质量不过关,润滑油的水分含量超过标准,或者润滑油的时间已经超过了润滑油的使用时间[1]。(3)使用了不合格的润滑,仍可能导致轴承温度过高,因为其已经不具有润滑油润滑的作用,最后导致设备损坏。
        2.2压缩机出口的气量不足
        (1)压缩机供电设备的不稳定导致排气量的不稳。(2)压缩机在工作的过程中损耗十分严重,导致机器零件间的间隙变大使得损耗更加严重,造成负向循环。在离心压缩机故障中,最常见的是叶轮磨损和导叶磨损。(3)在设备工作过程中有异物进入。(4)设备运行过程中因自身因素导致其控制系统紊乱。(5)离心压缩机自身所带的过滤器发生故障,无法正常工作。过滤器发生故障的原因是过滤器堵塞。
        2.3工作时设备振动过大
        (1)设备本身的精准度不够准确时,设备就有可能会出现振动频率过大的情况。(2)设备运行过程中,主电机的振动带动着机器整体的振动。一些突发的因素会使振动频率发生不可预料的涨幅,当彻底失控时就会导致压缩离心机的振动频率过高的情况发生。
        3离心式压缩机定期维修周期必要性
        3.1明显的优势
        中国的离心式压缩机定期维修周期有利于长久发展,主要表现如下:一是离心式压缩机定期维修周期有利于第一时间发现设备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也有利于提高设备检修员提高工作质量和做好维修保养工作,确保增加离心式压缩机的使用年限,节约企业设备支出的资金;二是定期的维修可以让设备的状态相对稳定安全,不会等发现时设备已经老化磨损等;三是对离心式压缩机进行定期维修周期可以确保其正常使用,避免因机器故障带来设备老化等问题,为企业长远发展带来保障[2]。
        3.2离心式压缩机定期维修周期模式比较难且变化较大无法掌握
        离心式压缩机的定期维修很复杂,专业性较强。有时候很多问题当前我国的科学水平尚无法解决。

另外,对于机器的维修结果也无法直接显示出来,只有在进行再次的维修可能才知道上一次维修的效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较强的专业性。这些现象更加说明了离心式压缩机的定期维修周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确切地说,离心式压缩机的维修周期之所以复杂多变是因为其内部系统的结构中的联结问题,尤其是其系统和子系统之间内容复杂多样,难以琢磨,这更加凸显了离心式压缩机定期维修工作的合理性以及必要性。
        4离心压缩机研究现状分析
        目前已知的关于离心压缩机各类研究中,对于三元叶轮的设计法中通过分析角动量不同来操控叶片工作,又利用几何型线的方法,得出广角动量的分布规律对叶片载荷的大小具有直接关系。此外,它还影响了流动方向跨盘盖方向的速度分配,速度分配又对叶轮二次流的强度及叶片表面发展起直接影响,这些都会对叶轮边界层损失、分离损失和二次流损失的控制产生影响。故此,角动量分布的合理性是设计高性能叶轮最见效的措施。通过三维粘性分析法,同时采用CFD软件对数值直接计算,最后计算得出:角动量的不同会直接影响离心压缩机叶轮的压比和实际工作效率,运用三维粘性分析法作为参考标准和准则,对离心压缩机三元叶轮的实际使用,设计发展的理念进行分析;以王晓峰为首的众人又通过实验设计,不断探索如何才能把离心叶轮内部的三维粘性流动分析法、实际操作技术以及响应面方法相融合的最佳方法。响应面方法主要是通过把实验设计和数学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在对公式、数值和测量结果分析时,可以对设计点问题反复计算,并构建一个测定量范围可定的设计空间,以便有利于在实验全过程随时观察设计空间中应变量的变化过程[3]。
        5离心式压缩机定期维修周期发展
        5.1外来引入阶段
        我国离心式压缩机定期维修周期模式始于20世纪50年代引入,那个时候我国刚刚完成“一五计划”,重大的化工工程和化工企业相继建立起来加上受到前苏联的深刻影响我国渐渐发展起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定期维修周期模式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和探讨,我国逐渐培养出了一大批关于设备定期维修周期方面的工程师建立了属于自己的一套定期维修模式。
        5.2上升前进阶段
        我们国家化工人员在充分借鉴前苏联采用的定期维修周期模式后,也开始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创新改良,并总结出有利于其发展的建设性举措,一是三级保养大修制;二是三好四会;三是润滑五定;四是开设专业的机构,对定期维修周期模式进行规范化管理。
        5.3恢复和发展阶段
        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我国加入世贸组织,随即离心式压缩机定期维修周期模式的发展也变得越来越迅速,相关专业人士也逐渐探索出一条适应我国实际情况的新路线。自从我们国家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后,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工业事业的发展,由此也打开了离心式压缩机发展的黄金时代,所以对于离心式压缩机的维修周期研究更加完善,相关化工从业人员在工作摸索和学习中,不断向更高质、更高效的方向前进,且我们国家政府也越越重视这方面的发展成效,也制定了相关的标准规范。
        结束语
        为了更好的保证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我们应该对使用中的设备进行定期的维修,从目前我国的情况来看,很多的化工企业在确定离心式压缩机的维修周期方面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急需解决。必须要加强对设备定期的维护维修,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设备的使用率和安全性。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从离心式压缩机的维修周期角度来看,分析定期维修的好处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二是从离心式压缩机的可靠性进行分析,这样有利于提高离心式压缩机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邵帅.浅谈离心压缩机的基本原理与维护保养[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9(07):236-237.
        [2]陈生文,王玉青.离心式压缩机定期维修周期及可靠性研究[J].中国金属通报,2019(04):126+128.
        [3]郝资明,张洋.离心压缩机维修周期及可靠性研究[J].化工管理,2018(11):210-211.
        [4]吴小云,刘健.2MCL705离心压缩机常见故障与在线监测诊断实例[J].纯碱工业,2016(04):37-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