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路基设计中的软基处理技术 于志彬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8期   作者:于志彬
[导读] 摘要:作为承载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道路桥梁工程在国家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北京城建道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000
        摘要:作为承载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道路桥梁工程在国家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前我国道路覆盖面积不断增加,在道路工程的建设阶段,道路路基设计质量会直接决定出道路工程运作效能。但是在正式施工阶段因为难免会遇到软土地基等恶劣地质条件,道路工程在这样的地质条件下建设,如果说没有有效处理软基,就会造成不均匀沉降问题的出现。软基中含有大量含水量,空隙大、强度低,这些特点都造成软基在道路路基路面设计和施工的难度比较大。因此,对于道路工程实际施工情况,如地质条件和分布状况,采用动态化的设计方式,合理的选择出处理的方案,保证软基处理方法可以满足施工要求,在充分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的基础上,应用各类工具和先进技术,更好地进行施工,有效的解决好软基问题,为工程项目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实现更好的为人们出行提供服务。基于此,本文主要从作者实际工作经验进行入手,简要的分析城市道路的路基设计阶段软基处理,希望对有关从业人员带来帮助。
        关键词:道路工程;路基设计;软基处理
        前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下,城市化建设进程也在不断加快,使得我国城市化建设速度逐渐提升。市政工程作为人们日常出行紧密联系的惠民工程,做好工程建设的施工工作比较关键,会直接影响到整个交通环境。在开展城市道路工程施工的时候,最为常见的地基就是软土地基,若想保证道路路基安全性和稳定性,还需科学合理的应用软土地基加固技术,以延长市政道路使用寿命,充分满足工程建设质量要求,实现经济效益的理想化状态。
        1 城市道路工程路基设计中软基处理的概述
        道路路基路面设计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软基,顾名思义,指的就是土壤中所含水分较多、土壤的硬度较低、土质松散等情况。所以,在上述地质条件下进行路面路基的施工,便会存在诸多困难,其主要原因是在这类地质上的路面路基,将会大幅减低其抗变性,与此同时,该土质路基的承载能力和抗压能力都会远低于较为正常的土壤。所以,这类道路所具有的路基路面通常会面临沉降、碎裂的情况。一方面,路面路基的质量受到了较大影响,其次,该路况上的行车将会具有较多的安全隐患。为了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研究设计人员应该充分了解路基特征,结合建设中的实际情况,来获取最佳的软基处理技术,从而达到提升路面强度和稳定性的目的。这对于我国发展道路事业和经济建设都有重大意义。
        2 道路路基路面设计中软基处理问题
        2.1 不重视软基处理工作
        正是由于软土地基的特点以及没有妥善处理可能造成的危害。道路工程要提高对软基处理的重视。但是在实际的道路工程建设中,因设计人员表现出对此部分工作的不够重视,或者在软基处理方案设计中没有做好现场勘察以及资料不全而造成软基处理技术选择不合理等方案设计的问题,进而会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
        2.2 所选择的软基处理技术不足
        对于此类工程施工中遇到的上述问题,常用的处理技术比较多,需要结合不同的工程建设要求以及现场地质条件来选择。同时在选择软基处理技术时还要考虑是否会对路基建设质量造成影响,具体地说就是确保此技术不会影响正常排水、满足地质条件要求以及工程施工要求,还要做好碎石填充处理、避免出现地基下塌等问题。如果在实际的方案设计以及技术选择中没有考虑上述情况且没有结合工程具体情况,则容易影响所选择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合理性,进而会对地基的承载力和耐久性造成影响。
        2.3 设计人员问题
        由于此类方案设计的重要性,因此也对设计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仅要提高对此工作的重视,还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开展现场勘查、资源分析以及方案对比和优化选择等工作。同时还要积极学习新技术以及应用新设备和方法。但是在实际的方案设计中,由于某些设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质偏低,或者是设计经验比较缺乏等问题,容易造成较多的设计缺陷和漏洞。
        2.4 缺乏完善的软基处理办法
        软基处理在整个道路路基建设中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内容,应结合具体要求,应用最佳的处理技术。不同的处理方法有不同的技术要求,在处理路段时,需要对当地的排水情况和土壤含水量进行充分考虑。在路基建设中应深层充分考虑这部分因素所带来的影响,而通常,很多时候工程人员会凭借自身的经验去选择软基处理方法,有时很容易表现出较为盲目的行为,若不符合当地的条件,就会导致最终的软基处理效果无法达到最终的设计要求。
        2 道路路基路面设计中软基处理现状
        道路的设计和施工过程,是较为复杂的,所需要的考虑的内容涉及到方方面面,在施工过程中,往往因为过程难度大、技术水平要求高,使得许多施工人员都没有重视到软基的处理和设计。众所周知,我国的车辆保有量不断增大,全国的道路交通势必会面临更大的压力,路面所承载的负荷也会持续提升。如果对软基处理问题不重视,不仅仅会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还会造成巨大的交通安全隐患。道路路基路面的软基处理对人员的专业性以及技术水平的要求都极高,但是目前国内许多路面设计单位和施工人员普遍缺乏专业素养,并且也不具备较强的责任意识,所以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就会引起较多问题,继而最终使道路路基路面的处理效果不如人意,带来大量的经济损失。
        3道路路基路面设计中软基的处理策略
        3.1提高软基处理人员的专业性
        在软基处理工作中,专业人员要用专业技术设计软基处理,才能达到软基加固的目的。然而在进行实际处理时,需要重点关注下面几点:第一,填筑路基时,最常见的一种材料就是石灰原料,为此,应有效消解石灰原料,若这部分工作没有完成,则碰到下雨天气会导致路基出现膨胀,最终导致道路平衡性丧失。第二,应有效控制过湿的土壤含量,保证含水量地域30%,要不然碰见雨季,会增加含水量,进一步影响到道路路基的稳定性,为此,应先粉碎太湿的土壤,之后进行回填,此种方式不但可以有效保证含水量,最终也会实现施工质量的提升。第三,软基处理填筑施工中,应严控填筑土壤的厚度,需要拿捏好厚度,不可太厚也能过薄,若太厚亦或有太大的块,会使碾压难度增加,最终使得路基稳定性不足,最终只能返工。
        3.2重视软基处理工作
        在道路工程的路基施工阶段,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还需充分意识到软基处理重要性,在道路项目不断增多下,软基处理工作量也是更大,这个时候我们还需对软基处理技术的水平进行提升,减少运输量增大对道路施工造成的影响。另外,若是不能保证道路质量的达标,极易产生后期维修成本的增加,这个时候还需采用软基处理方法进行处理。


        3.3 对软基处理方法的选择
        3.3.1抛石挤淤技术
        这项技术主要适用在不容易抽干土壤水分的路面、泥沙、水塘等,在正式施工的时候,把不易被水软化的大石块抛填在上面,将其小石块填筑在缝隙中,严格控制其抛填的高度,在完成铺平之后,使用轮式或者是拖式的压路设备进行压实处理,排出其淤泥。还需注意在下沉现象不明显的时候,便可停止压实施工。压实处理应用了分层抛填方法,并且对抛填的厚度进行严格控制,在完成整段软土路基的处理后,除去铺设碎石以外,还需结合其实际情况进行铺设土工格栅。施工人员则是依据其施工的顺序,对施工情况时刻的掌握,确保路基路面施工质量,以减少地质因素对其工程质量造成的影响。
        3.3.2强夯技术
        在道路路基的设计阶段,软基处理结构中的强夯方法应用比较常见,强夯方法应用范围比较广,可以建立有效地处理机制,对其整体软基的处理效果进行完善,确保管理水平最优化。在对强夯方法进行利用的时候,对施工参数的控制比较关键,我们还需完善其处理流程,从源头上发挥出强夯方法优势,对其设备处理效果进行完善,实现全面的优化软基处理。特别是对土质条件分析和应用推广机制的考量工作,也是强夯方法应用的重点。在强夯方法开展的时候,采用50吨的强夯机进行处理,可以对大吨位的夯锤实施处理,吊起为6~40m,实现自由落体的夯实操作,对地基施工项目可以产生比较大地冲击能,集中形成冲击波、动应力,完善其基质土的压力,确保振动密实最优化。就源头上对地基土的处理效果进行优化,完善强度、压缩性整合的效果,为后续改善砂土效果奠定坚实的基础,全面的提升土壤自身抗液化的能力。还需注意在强夯法的应用阶段,分析其土质基本条件,适应于加固砂土和碎石土的结构。因为整个项目设备比较简单,可以简化其项目的运行复杂性,应用范围也是更广。
        3.3.3盲沟铺设技术
        盲沟铺设还称为是渗沟,主要是在路基地下设置排水、截水暗沟的形式,其是一种地下排水的渠道,作用在于排除地下水,对地下水位进行降低。应用盲沟铺设技术最多的是水田周围,或者是降低水位幅度比较小,出水量不大,大多数都是浅层水,又或是淤泥不深,并且积水不易自干的软基环境。盲沟的排水技术简单,施工操作方便,设备的投入少,质量容易控制。所以得到广泛的应用。盲沟的铺设技术在正式实施之前,有关设计人员需要亲临施工现场,对当地水土情况、自然环境进行实地的勘察,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完成施工准备后,采用人工、小型机具的开挖沟槽方式,在沟槽的底部先铺设透水管基底,安设土工布进行包裹打孔的透水管,应用满足规范要求的碎石实现沟槽回填处理。并且在沟槽的四周,应用一定比例和大小均匀的砂砾等组成返滤层,盲沟顶部则是设置了封闭层。在完成施工之后,有关技术负责人员和领导应该进行工程检查的验收。
        3.3.4软土换填技术
        如果是软土厚度较薄、路堤填方高度不超过3m的软土路基,可以采用软土换填技术来进行软土地基的处理,将软土地基中的软土挖出,然后再采用合适的换填材料来对其进行填充,从而实现对软土地基问题的有效处理。在实际施工之前,需要对施工设计图纸进行严格的审核,然后再充分掌握工程施工要点,并审查相关资料;对换填材料进行合理的选择并储备;对施工现场进行放样;挖掘出方圆 1.5 m之内的软土或者淤泥,对软土地基底部进行检查;进行换填材料的填充;然后由推土机进行逐层压实。软土换填完成后,需要对换填质量进行自检,然后在进行报检,让监理人员进行抽样检查,确保软土换填效果,提高软土地基的整体强度及稳定性。
        4 道路路基设计中软基的处理对策
        4.1 软基处理工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4.1.1石灰原料的处理。石灰是道路施工过程中最广泛应用的填筑原料,同样也是软基处理过程中的重要原料。在使用石灰时,应该对其进行充分消解,从而更好地迎合施工要求。如果对石灰的消解未达要求,那么在完成施工后一旦遇到雨雪天气,路基路面就会产生严重的膨胀,将会很大程度影响工程质量。此外,石灰原料由于其自身特性,非常容易产生受潮的现象,因而施工作业人员要妥善做好石灰原料的防潮工作,例如通过遮盖等方式避免受潮。此外,过久贮藏的石灰原料会流失镁、钙等元素,其自身性能会受到大幅影响,所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尽量避免石灰原料的过久贮藏,以此提升软基处理工作的质量。
        4.1.2准确控制湿土的含水量。因为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湿土含水量会对软基处理质量产生巨大影响。如果土壤的含水量超过了百分之三十,亦或是施工的季节和环境的湿度较大,会较大程度降低路面路基在投入使用后的稳定性。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施工环境温度较高,即使路基的表面已经干燥完全,但是其内部湿度依然较高,这也会影响处理质量。遇到这种情况,作业人员可以将湿土粉碎,然后翻晒回填。以此对湿土的湿度有一个较好的控制,最大程度减少对路面路基的影响。
        4.2提高路基设计质量
        在开展道路路基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还需掌握施工现场地质的情况,进而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在开展设计之前,我们的设计人员应对道路工程现场地质的情况进行勘察,再按照地质勘察 的结果,进行路基路面施工方案的设计。进而确保施工正常的进行,若是道路周围存在着河流、湖泊的情况,还需充分考虑其路基路面结构的稳定性,设计人员应深入施工现场进行路基结构勘察,检测软土地基含水量、整体的强度,若是不能满足施工要求,还需尽可能的改道处理,使得道路能够避开河床的周围。
        结束语
        总体而言,在道路施工工程中,软基处理工作不仅工序复杂,对技术性和专业性要求也十分高,施工人员在施工中必须结合实际施工项目进行有针对性施工,切记采取千篇一律的技术。通过本文对道路路基路面设计中软基处理技术的探究,希望工作人员能够加强对于施工中出现的问题的重视,从而做到有效降低路面出现裂塌陷等质量问题,真正做到提高道路建设的质量,增加道路工程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田家生.浅谈道路路基路面设计中的软基处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9,(05).
        [2]元旦多吉,周胜胜.道路路基路面设计中的软基处理[J].工程技术研究,2019,(04).
        [3]王晨,龙海波.浅谈道路路基路面设计中软基的处理技术[J].四川水泥,2019,(02).
        [4]黄宁.高速道路工程施工中软基处理关键技术应用研究[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5,(5):88-89.
        [5]叶浩明.高等级道路高填路基路面裂缝原因分析及加固处理技术措施探讨[J].中外建筑,2012,(1):112-1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