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霖
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摘要:水是生命之源,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水时时刻刻伴随左右,是中华文化几千年的见证者,从古至今,我国的水利事业的发展也是一直突飞猛进,效果显著的。但是,改革开放以后,社会在不断的进步,经济在飞速的发展,与此同时我国提出了和谐发展的伟大目标,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于水利建设方面要求也越来越高了,所以不得不考虑以下问题:怎样改善水环境、怎样建设水景观、怎样传承水文化等等。
关键词:水利建设 水景观 水环境
以前,我国城市在水环境建设方面只是一味的投资,从来不考虑回报问题,因为他们没有发现水利环境建设也可以增加城市收益,这样盲目的投资不但没有使水环境的现状得以改善,而且还造成大量不必要的浪费,加大了城市建设的成本,严重影响了一个城市的发展。现在,很多的城市逐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特别是对于沿湖城市与沿海城市来说,他们开始重视水利建设,逐渐改善水利建设的不足与漏洞,使其紧跟经济建设的脚步,不断的提高自身的进步无与发展,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一、水环境建设
在所有水利建设的过程中,“扬长避短”是最所有建设中都要考虑的基本方向,借助水环境的自身优势,避开水环境的天然不足,解决水利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清楚的发现简单的只从这一个方面考虑问题还是有所欠缺的,需要多方面考虑问题,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水和谐发展,为城市的水利建设增光添彩,我们必须在水利建设中加强水景观与水环境的建设。
在现在的社会发展中,有些城市只是单纯的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他们认为只要经济得到了发现,其他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但是他们却忽略了水景观与水环境的这一个重要问题,片面盲目追求经济的发展,从而造成了很多地域出现严重的水污染问题。众所周知,水与人类共始终,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没有了水也就没有了人类,所以,人类在进行水利建设的同时,不仅要关注经济的发展,更要注重环境的保护和水资源的保护。换个角度思考,世间万物皆有自身的文化内涵,水也不例外,在现代的水利建设中,不能只是片面的追求效益而忽略文化功能,这样往往会导致水利建设中的文化功能得不到展现,从而减少其中了一部分可观的收益,所以企业在保证效益的同时一定也要考虑其文化功能,让其文化收益也能充分的得到发挥。
二、水景观建设
对于大部分沿海城市来说,水利建设与文化建设工程是城市水利建设之中必不可少项目,因为,这样的项目既保证了水利与人的和谐共存,又保证了水利与人文的完美呼应。
(一)山水游
在沿海区域开设水上旅游路线,在这些路线上增加水上活动项目,让山水游成为现代旅游业的新兴产业,带动水景观建设的发展。
(二)生态游
在沿海区域建设各式各样的生态园,例如:生态湿地园、生态农业园、生态历史园等,充分利用自身的地域优势,突出生态旅游特点,展开一条新的旅游之路,为水景观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三)景观游
在水上建立各种的娱乐设施和服务设施,保证娱乐活动能够生动有趣,提升城市形象,保证服务设施能够以人为本,提高城市品味。
在以往的水利建设中,绿化是与水利建设完全不同两种工程,它们互不干涉,互相独立。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的,俗话说:山清水秀好地方,只有清澈的水环绕着绿色的树,才能真正的实现山清水秀这一理念,凸显出祖国大好河山的美。
三、水文化与和谐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相互依存,共同发展,中华民族几千年,水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键。之前就有古人通过“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来倡导人类热爱自然,贴近自然,融入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
正如我们的老夫子所言“天人合一”,真是因为这些朴实的思想,让我们对江河有了坚持不懈管理的动力与借口,促进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且为中华民族提供了宝贵的精神支柱。这一精神的完美体现完全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山水美学”。
在城市建设的所有景观里面,水文化与水环境是必不可少的。水环境自身透漏出的温和特点与城市中建筑物自身透漏出的冷漠的特点对比明显,要想平衡发展,只有加大水环境的建设这个唯一的方法。但是对于城市的水环境建设应该考虑的因素也是特别多的,例如:生态、社会、经济等,水环境的自然因素能够让人感到舒服,从而促进人与环境的发展平衡;城市中自带的旅游资源中,大部分都是高品质的休闲旅游资源,具有无限的经济前途,能够提高城市的经济收益;城市的各类建设凸显着自身的品味与形象,是社会各类活动的载体,能够提升城市地位。
四、水利建设与安居乐业
(一)饮水水资源
对于农村来说,自来水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之前他们的饮水水资源都是通过水井获得的。因为他们打井的位置不同,所以提取的饮用水也是不一样的,为了能够喝到甘甜可口的饮用水,对于井址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二)浇灌水资源
对于农民来说,农业生产是他们的主要工作,因为只有通过农业耕耘,他们才能获得生存的粮食。同样,只有农民的辛勤付出,才能为国家的繁荣昌盛打下坚实的基础。水是生命之源,农作物要想能够茁壮成长,水是必需品。那么怎样才能让水能够走进农田,走进千家万户呢?对于山区的农民来说,高低不平的地域优势就是他们给庄家灌溉创造的条件,他们可以依靠山形水势来发展水利工程,实现农田的灌溉,从而增加农民的作物产量,增收增产。
在所有的随机工程建设中,最成功最具特色的水利工程就是塘坝建设,依据地域优势,他们通过修筑水坝的办法将水拦截在河流的上游,然后借助“鱼嘴分流”这一科学道理,将一条河流分成多条河流,在山坝之间蜿蜒环绕,最后,被分流出的河水就能绕过山,流入水坝。对于水利建设也是需要一定技巧的,比如:一,利用地域优势,提高水资源得综合利用,通过层层筑坝拦水,使不同地势的耕田得到不同的灌溉,能够用有限水资源灌溉无限的耕田,这样既解决了农田用水不足问题,又为农民的生活提供了水动力;二,能够放水抗旱。由于季节不同,降水量也会有所不同,那么这样的水利建设就能够很好的解决雨季泄洪、旱季引灌的问题,确保农民伯伯旱涝保收。
(三)污水处理
被污染的水资源只有经过处理之后才能重复使用,如果污染的水资源得不到处理,那么就会对多方面造成影响,所以,污水处理尤为重要。将污水进行处理之后可以用来灌溉农田,这样不但使水资源得到了重复利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经济的发展,促进国家的进步。那么怎样对污水进行处理呢?就山区来说,人们对于污水的排放方式主要是借助于地域优势,根据地势的高低来到达污水的处理。他们往往在低洼的地方设置一个池塘,污水流入后对其进行沉淀、综合处理。污水得到处理之后能够二次利用,一举两得。
五、特色水景观
对于水景观的建设而言,不仅要依据规划蓝图,还要考虑实际的地域地貌,只有做到两者的完美结合,才能构造出完美的水景观。例如:湿地景观,农业湿地景观是完全借助于地区水利建设的特色完成的,经过很长时间的不断变化,大量的苦心经营,终于形成的农业湿地景观完美的展现了我们“顺应自然、崇尚自然”的理念,不仅实用性高,而且观赏价值也高。
参考文献:
[1]缪建雄,鲍虎章.城市水文化建设的思考[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09):107-108.
[2]郭云帅.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文化传承应用研究[J].农家参谋,2020(10):220-221.
[3]方豆豆,张跃伟,张洁.滨水景观设计中绿化配置的实践及应用[J].现代园艺,2019 (24):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