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鹏飞
身份证件号: 1405221992****0056 山西省 阳城县048100
摘要:在施工成本、周边环境限制等因素的作用下,混凝土搅拌站设备在日常使用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对项目周边环境、施工质量都造成不利影响。管理人员需要高度重视此问题,加强安全管理工作,提高设备运行的规范化水平。
关键词:新时期;混凝土;搅拌站;技术现状
1工程概况
联石湾船闸项目周边分布多个村庄和鱼塘,搅拌站是推动施工作业的基础设备,采取运营分包形式,其普遍存在人员流动性大、人员素质偏低、资金配套不足等问题,导致搅拌站运营管理长期处于混乱局面。
2混凝土搅拌站技术质量管理现存问题
2.1技术质量与预期要求存在偏差
混凝土测试站负责的是对各类拌和所用原材料的质量测试,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偏低,整个测试站工作团队中高精尖人才配比不足,且员工在质量管理意识、职业素养等方面均差强人意,与工程对于混合料性能的需求相脱节,检测工作中偷工减料、技术控制不当等问题屡见不鲜。在此环境中,混凝土的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建筑安全隐患增多。从混凝土生产的角度来看,相关人员也存在各类问题,如偷工减料、原材料用量计量不准确等,生产出的混凝土质量不达标。
2.2缺少有效的激励机制
混凝土搅拌站工作量较大,若缺乏有效的激励制度,员工易产生懒散、消极的负面情绪,导致混凝土生产效率偏低、质量较差。而且,在缺少监督机制时,员工在工作中更易犯错,且会因为惩罚力度不足而导致相同的问题再次发生,阻碍工程项目进程,也威胁到施工质量。
2.3环境污染严重
建筑行业建设规模大,伴有较明显的污染现象。尽管现阶段已经采取防护措施,且各类节能型设备和材料相继被应用于施工中,但混凝土始终是工程建筑必不可缺的材料,其对于环境的影响难以从根本上避免。具体而言,混凝土的原材料组成中砂、石占据较大比重,搅拌时易产生大量粉尘,导致项目周边的粉尘污染问题严重,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还加大了施工人员患肺病等相关疾病的概率。而且,混凝土搅拌机内部清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水易对项目所在区域的水域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水污染问题严峻。
3混凝土搅拌站技术质量管理加强措施
3.1加大试验检测力度
原材料检测是质量管理的首要环节,质检员要端正工作态度,依据规范做好检测工作。混凝土生产阶段,质检员需要定期抽样检测,明确各批次混凝土在各项性能指标上的具体表现,并完整记录各项数据,作为后续分析的参考。通过试块强度压力测试的方式,可掌握混凝土在各阶段所表现出的性能特点,分析其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优化混凝土产品指标,从源头上保证混凝土质量。
3.2确定科学的配合比
配合比指的是混凝土生产中各类物料的用量比例,确定科学的配比对于混凝土生产具有指导意义,在配比的设计工作中需以确保质量为前提,最大限度减少生产成本[2]。行业持续发展之下,混凝土种类较为丰富,要根据实际情况创建数据库,以此为参考确定合适的配合比。完善的数据库是提高配比科学性的重要前提,需要包含泵送配比和路面配比等多方面信息。
3.3完善并落实质量管理机制
技术质量管理是贯穿于项目全周期的重要工作,从混凝土搅拌站管理者的角度来看,日常管理需要覆盖至原材料的准备、生产、运输之中,强化对各项细分因素的管理,对于机械设备易出现故障的部位,需准备足够的零配件。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应得到提升,需要依据质量体系标准做好各环节的管理工作,共同确保混凝土搅拌站工作能力。管理人员要积极组织员工深入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职业素养,准确掌握现行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等,并赋予每位员工特定的职责,提高各项工作的针对性。
完善的质量评估体系有助于把控生产质量,需要将管理评估体系的创建工作提上日程,以免出现材料以次充好、质量管理方式不当、责任心不强等问题。此外,需要定期更新搅拌站计量系统,确保原材料计量的精确性,避免材料配比失衡的情况。针对运营队伍资金配置不足的问题,有必要创建监管账户制度,将各项进度款落到实处,不可出现资金随意挪用至其他工作的情况,确保工资发放、设备维护等各项工作都可实现正常运转。
3.4打造高素质管理团队
混凝土搅拌站生产过程中,做好技术质量管理的首要前提在于得到高素质管理团队的支持,以正确的态度面对各类问题,将混凝土质量控制作为工作重心。从质检员的角度来看,其是质量把控工作中的核心人员,需要及时发现问题并妥当处理,每个工作日都要做好对原材料的检查工作,从源头上确保质量。混凝土生产包含多个细分环节,需提高各环节的协调性,形成高效的工作机制,保证各环节无缝衔接,提高对问题的响应速度及解决能力,以便给混凝土的正常生产创造良好条件。
3.5最大化减少污染问题
根据项目平面布置方案,料场所处的位置普遍集中在环状区域,其优势在于可有效发挥出挡风的作用。砂、石等均是混凝土生产中的关键原材料,运输阶段要采取遮盖措施,使材料被装在密封环境中,以免污染沿线环境;定期做好对设备、搅拌站的清理工作,减少扬尘;储存罐顶部可配套电子脉冲除尘器,发挥出减少扬尘的作用;使用经过优化后的过滤排污系统,可创建三级过滤池,搅拌站冲洗产生的污水不可随意排放,应导入排污系统中。除此之外,噪声污染也是搅拌站生产中较为典型的问题,根据《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相关规定,需尽可能减少噪声污染,提高生产作业的环保效益。
4混凝土搅拌站未来发展趋势
4.1企业管理精细化
企业使用信息网络技术将传统的分层管理转变为新的组织模型,例如全员参与,模块化组织和横向组织等。企业的管理范围也突破了传统的管理模式的局限性,在垂直分层组织中不再有大量的中间层,内部上下级之间的距离大为缩减。企业的组织结构将朝着扁平化和精细化的方向发展。
目前,混凝土行业市场疲软,产能严重过剩,普遍存在恶性竞争现象,混凝土搅拌站企业通过信息网络技术可以改变过去粗放的管理模式,改变过去低效率、高耗能、高成本的传统管理模式,实现智能化、一体化运营管理的精细化管理模式。
4.2更科学合理专业
如今,搅拌站的发展成规模化、专业化,也更加的科学合理,其可靠性、自动化程度、运行自动化、操作方式、安全系数、计量精度技术、环保节能技术日趋成熟,混凝土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得到稳步提升,搅拌站相关专利的申请也越来越多,未来这个趋势将持续下去。
4.3“互联网+”充分利用
完善和充分发挥ERP管理系统和GPS定位系统的功能,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云平台、云存储、物联网,运用大数据的手段,建立相关的数据库,并按日、月、季度、年进行数据信息的分析处理,将会为混凝土搅拌站企业的生产经营、客户服务、风险评估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撑和管理决策。
结论
信息网络技术是一种新的生产力,随着信息网络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不断深入应用,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和生产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搅拌站向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也已成为混凝土生产及其供应链各环节发展的一个主流趋势,智能、环保、高效、可靠和科学性将是混凝土搅拌站今后的发展趋势。因此,混凝土搅拌站企业应适应当今信息网络时代,充分有效运用信息网络技术,武装自己,发展自己。
参考文献:
[1]张钦.基于现代信息技术下组织设计的变革[J].商,2019(47):236.
[2]曹新刚.自动化混凝土搅拌站的管理[J].商品混凝土,2019(1):65.
[3]王博.信息时代企业组织变革发展方向[J].现代管理科学,2019(2):106-108.
[4]张召荣.自动化混凝土搅拌站的管理[J].四川水泥,2019(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