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搞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0年14期   作者:付良成
[导读]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直接惠及“三农”

        付良成
        陕西省城固县水土保持工作站 陕西城固 723200
        
        摘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直接惠及“三农”,近年来,我国投入了大量人财物资源建设农田水利工程,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地域、资金、人员等因素影响下,部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的运行管理处于不良状态。为确保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范有序运行,促进农业健康发展,针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
        1导言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简称“小农水”,是为了解决农田灌溉而修建的田间灌排工程、灌区抗旱水源工程、小型灌区、小型水库、小型堰闸、塘坝、蓄水池、水窖、水井和小型引水工程等。其基本任务:一是通过采取蓄水、引水等措施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为充分利用水土资源和发展农业创造良好条件。二是通过采取灌溉、排水等措施调节农田水分状况,满足农作物需水要求,改良低产土壤,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由此可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因此,需明确目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对策。
        2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
        2.1运行管理体制不完善
        目前,部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存在管理体制不完善、不科学的问题,管理理念和手段落后,没有做到与时俱进,而且管理责任不清晰,未和现阶段的运行管理任务有序衔接。由此导致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效率偏低,大大降低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没有充分发挥出工程应有的作用。
        2.2设备老化,配套设施不全
        大部分建设较早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受当时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设计标准较低,导致基础设施条件差,工程配套设施不全、不先进。同时,工程经过多年运行,老化严重、缺少检修、维修的现象比较普遍,严重影响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甚至缩短了工程使用寿命,已不能满足现代农业集约化发展的用水需求。
        2.3工程管理保障资金不足
        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存在着工程数量较多、工程项目相对分散等问题,这些现象的出现都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护带来限制。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改造基本靠国家投资,运行管理费用靠水费收入,以目前现行的水价状况,水费收入仅能维持管理人员的工资水平,很难抽出资金对工程进行检修、维修。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没有专门的维修经费,主要依靠地方政府财政支出进行维护,这种状况,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难免存在着管护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这种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行使用效果。
        2.4基层水利服务机构不健全
        基层水利服务机构是农村水利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现状已不能满足当前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主要表现为缺少专人管护、管护能力弱。长此以往,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会因缺少科学管护而存在安全隐患,工程效益也将严重衰减,进而制约农村水利的进一步发展。


        3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措施
        3.1深入推进运行管理体制改革
        科学界定管理单位的类别,把纯公益性、准公益性单位的基本支出、养护维修经费等纳入财政预算,强化内部改革,做到管养分离,形成符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需求的工作体制。针对已有工程,要在清晰界定产权、准确评估资产价值的基础上实施竞价承包、拍卖、租赁以及股份合作等改革,大力组织并建设农户用水合作机制;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谁负担的基本原则,搞活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经营权。对于国家投资兴建的工程属国家所有,各级主管部门可以行使出资人权利;对于国家与集体共同投资兴建的工程,根据投资比例明晰产权划分;集体投资兴建的工程由集体拥有产权,国家补助形成的水利工程资产归属于集体或农户用水合作组织;民间投资兴办的工程由投资者享有产权,允许其转让、继承、抵押以及对外承包、租赁等。通过以上措施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共建共管模式更完善,让运行管理主体更明确,摆脱不能落实运行管理责任的局面,增强工程所有者及管理者的积极性,持续提升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2加大资金投入
        加大资金投入是解决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现存问题的基础,尤其是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要多措并举筹集工程管护经费,建立稳定的工程管护经费等保障机制。国家应拨付一定资金支持贫困地区的国有公益性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护工作,地方财政要安排专项管护资金,确保工程运行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此外,要拓宽投融资渠道,积极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配套改造项目,更换已失去维修价值的水利设施。
        3.3全面提升小农水工程运行管理意识
        伴随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稳步发展,为了实现管理工作的稳步进行,应该提高项目者的管理意识,以推动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稳步发展,通常状况下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中应该做到:第一,在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中,为了实现编制项目实施的有效性,应该将项目运行管理作为重点,强调项目管理工作的核心价值,并按照管理内容进行项目的实施,以提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整体质量。第二,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中,应该加强对项目运行的监督及管理,也就是针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特点,建立健全的监督管理制度,通过对水利工程的管理及监督,强化水利工程管理的整体价值,以充分满足水利工程行业的运行及发展需求。第三,积极组建专业的运行管理队伍。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以及管理工作设定中,为了使管理工作顺应行业的发展变化,应该将小型农田技术的运用作为重点,通过技术管理方案的完善以及工程项目的整合充分发挥管理部门的职能,而且水利工程项目优化中需要将运行管理工作纳入到长效考核之中,强调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将各项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提高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为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项目优化提供支持。
        3.4强化人员培训,提高队伍综合素质
        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高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至关重要,应定期组织基层管理人员参加培训,对其开展职业技能、职业道德等教育工作,帮助其提升综合素质。定期对管理人员考核,预防因管理人员操作不规范、不专业等技术原因引发水利事故;建立完善激励机制、考核机制,激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人员的竞争意识,使其将外部推动力量转变成内在工作动力,发挥好个人潜能,提高工程的运行管理效果。如适时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成果检查工作,对表现优异的管理人员给予奖励,玩忽职守者要受到处罚,保证运行管理工作规范有序。
        4结束语
        总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在确保农业生产和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其运行管理更和农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管理人员务必增强责任心,通过能力与素质的提升不断加强工作落实;建立完善工程运行管理体制,同时提供可靠的资金保障,优化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真正让水利惠民工程深入人心,服务好“三农”。
        参考文献:
        [1]张党兵.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西农业,2018(24):60.
        [2]岳德荣.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对策分析[J].治淮,2019(04):57-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