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先育德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0月下   作者:晏飞羽
[导读] 初中音乐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是德育的重要形式。

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实验中学 晏飞羽

摘要:初中音乐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是德育的重要形式。在初中音乐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精准把握学科特点,充分结合学生的音乐认知能力,巧妙渗透德育内容,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性素养。教师作为初中音乐教学的引导者,应该注重把握初中音乐的特点,全面进行德育渗透,全面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关键词:初中音乐;音乐教学;德育
        引言:音乐课作为初中的一门艺术课程,受到了许多学生的喜爱。初中的音乐课堂能够将学生学习中的压力释放出来.音乐课堂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还能将德育融入其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德育的熏陶。
        一、在教学模式上鼓励创新,师生互动
        传统的初中音乐课堂是以老师为主体,在课堂上,老师作为支配角色来支配学生学习。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所讲的内容,这样会让学生的一些想法不能够提出,而被老师忽略,这样不利于初中音乐高效课堂的构建。但是,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我们可以将立德树人理念应用于初中音乐高效课堂上,使学生的想法得到重视。在立德树人的初中音乐高效课堂上,学生为主体,老师为辅助。老师在此课堂上应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对初中音乐的兴趣。例如,赛龙夺锦》这首歌曲主要通过描述端午节民间举行龙舟赛勇夺锦标的欢腾热闹场面,表现了人们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在讲解这节课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和老师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我们可以从学生的视角,借助于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他们感兴趣的赛龙舟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在视觉以及听觉的冲击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且设置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这样在初中音乐课堂上进行德育教育会让学生产生共鸣,从而构建基于立德树人的初中音乐高效课堂。
       二、深入挖掘音乐教材,积极挖掘德育元素
        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音乐教材是非常重要的载体。整体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教师应该注重把握音乐教材,紧密挖掘音乐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在初中音乐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缺乏对音乐作品背景资料的运用,认为这些材料是留给感兴趣的学生进行扩展阅读的,与音乐教学无关。事实上,初中音乐教材中包含着丰富的德育元素,教师应该注重充分利用音乐教材,巧妙利用音乐教材中的背景资料、历史故事等等。一方面,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把握教学切入点,将音乐教学活动与德育教学巧妙结合起来,全面培养学生的丰富情感以及充沛认知。比如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积极讨论音乐作品中蕴含的情感,教师引导学生从多个侧面、多个角度来进行认知与把握,既要注重音乐歌词的内涵,同时也要注重把握音乐的背景资料以及创作者的故事等等。另一方面,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正面化的情感引导,积极开展正面化的教育。


教师作为音乐教学的引导者,应该摆正自身的位置,应该提升自身的情感感受。只有教师精准把握音乐中的有价值的情感元素以及德育内容,才能更有成效的传递给学生。
        三、从感受形象出发
        刻板的教学方式很难带动学生的情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初中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热情,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可以带领学生一起有感情地朗读歌词,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感受歌词中的景象,更好地感悟作品中的情感,感受祖国的优美景色,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感受社会发展的美好过程,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也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搜集和教学内容有关的图片、视频等,将歌曲中描写的景象展现到学生面前,使学生有更加直观的感受,更好地体会歌词中描写的情景,起到陶冶学生情操的作用。同时也要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学习作品后,可以让学生进行联想,展开自己的想象力,用自己的话语去描绘作品景象,加深对于作品的印象,最后共同演唱歌曲,感受作品独特的美,引发出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
        四、志愿服务的参与,感悟精神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多数学生是爸爸妈妈眼中的小公主和小王子,他们习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除了伴有青春叛逆心理,往往还存在自我骄纵的不良习惯。音乐老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选择《让世界充满爱》《爱星满天》《明天会更好》等充满温情的歌曲,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选择《亲亲我的宝贝》《母亲,我爱您》等歌曲,体会母爱的伟大、父母的不易;选择《念故乡》《故乡的云》等歌曲,培养自身的家乡情怀;另一方面,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德育处组织的盲人图书馆志愿服务活动,将美妙的音乐带给盲人爷爷奶奶们。可以选择演唱自己拿手的歌曲,也可以演奏自己擅长的乐器,并且鼓励学生用形象生动的语言介绍自己所带来的乐器,从乐器的结构、材质、起源、发展,切实地让同学们成为志愿服务的引领者,在活动中不断增强组织能力和小主人翁意识,充当盲人爷爷奶奶们的眼,真切地体会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音乐中要加强德育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能够帮助学生全面发展。老师要将新型的教学技术运用到课堂上,并且在课堂上要注重师生互动。在音乐课堂上,老师要能够想办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及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理念。
参考文献
[1]夏明珠.德育教育与初中音乐教学关系探索[J].北方音乐,2019,39(06):145-146.
[2]束佳蓓.初中音乐教育与德育的整合途径[J].戏剧之家,2018(28):211.
[3]杨金龙.如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北方音乐,2018,38(14):127+1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