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云阳县第三初级中学 王安华 熊涌
摘要:校园需要文明的环境和良好的秩序,对安全和稳定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学生安全教育也被各级各类学校作为重要的教育内容。然而,学校在践行安全教育的过程中,安全教育与管理异化的现象较为严重。因此,审视、剖析和应对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的异化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一定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生物教学 安全教育 灵活运用
学生是社会发展和国家繁荣的希望,他们能否安全、健康地成长,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安宁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学校教育除了要进行德、智、体、美、劳教育,最重要的是要进行安全教育。也就是说,学生到学校来,不仅要学到文化知识和学会做人的道理,更要学会怎样保护好自己的本领。学生不能只顾学知识,却忘了保护好自己的生命。如果学生的生命都不保,学知识还有什么用呢?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校安全教育工作要从一点一滴抓起,要让学生从小就接受安全知识教育,养成自己教育自己、自己保护自己的良好习惯。针对实际情况,我们应把安全教育贯穿于各学科的教学之中,尤其是生物课的教学中。下面就利用如何灵活运用生物教学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途径、内容和方式谈谈个人的观点。
一、初中生物教学实施安全教育的途径
初中生物课教学大体可分为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两个方面。
1、在课堂教学上,生物课程有很多内容都可将安全知识融入教学内容之中,从而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载体作用”、“渗透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结合教材中介绍或涉及到的安全内容,将安全教育寓于课堂教学之中,这样才能在长期潜移默化中达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目的。
2、在课外活动中,首先是实验,对于这些实验除了实验环境安全、药品的存放、用电安全、消防安全等更重要的是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其次,在现场教学、模拟制作、课外实践、调查、参观访问、作物栽培、动物饲养等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中也要渗透安全教育。另外,对于一些需要上网查找的资料,在上网查找前一定要结合《公共安全教育读本》中“网络信息?莫让乱花迷双眼”、“网络迷恋?找回迷失的自我”.“网络犯罪?虚拟世界也守法”等内容对学生进行网络信息安全教育
二、生物教学中安全教育的内容
生物学是医学、卫生与健康的基础。在学习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将有关生物学知识与相关的安全教育内容结合起来,可加深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也可促进对安全教育内容的理解。
(一)生物教学中的食品卫生安全教育
在学习人体的营养一章的内容时,我就学生平时乱买乱吃学校外边小滩小点中的“三无产品”现象,结合当下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这些行为会存在哪些安全隐患?如何预防?从而教会学生在生活中正确挑选食品,做到食品安全与合理营养。在学习细菌一节中,充分让学生认识到食品腐败的原因是由于微生物大量繁殖,使食品变质腐烂的,同时让学生知道腐败后的食品食用后对人体的危害,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不能食用腐败后的食品,这节中还教会学生怎样保存食品和防止食品腐败的方法。
(二)生物教学中的身体健康教育
在学习感觉器官的知识时结合近视眼的成因及预防,教育学生正确理解学校安排每天下午第二节课后要做眼保健操的原因以及学生正确做眼保健操的态度和方法;在学习骨胳的知识时让学生理解坚持正确的坐姿,保护脊柱的道理,同时也让学生明白学校开展“2+X”活动的道理,教育学生一定要认真参与和完成活动;在学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时,我们了解到人的脑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控制中心,一旦脑受到损伤,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的调节就会受到影响,严重的会导致人的死亡。所以在生活中特别要注意头部的保护:比如避免头部受到外力的严重撞击;中小学生不能酗酒,以防酒精损害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在呼吸系统知识的学习中让学生理解吸烟的危害,教导学生远离烟草,禁止吸烟等。
(三)生物教学中的心里健康教育
1、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叛逆性比较强,如果强行灌输一些思想标准和道德观念,学生不容易接受,但是在生物课上结合人体生理卫生和遗传学知识进行讲解,知识的客观性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从而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的思想教育,学生容易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认识,以至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
2、处于青春前期和青春期的青少年,伴随着生理的快速发展,他们的性意识萌动,性心理上表现出了“神秘感”和“好奇感”,对性知识开始感兴趣,十分渴望了解性知识。对异性也有着较强的交往欲望,作为生物学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生理变化,认识到男孩遗精、女孩月经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要正确看待.不必恐惧和担心。破除学生在性问题上的神秘感,改变对性的无知与困惑,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健康的性心理。男女同学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建立真诚的友谊,在人际交往中要做到自尊、自爱、自强,如果对性知识发生兴趣或产生疑惑不解的问题,要主动找家长或教师谈心,或从科学读物中获得指导,要努力提高对各种有害影响的抵抗力。认识到早恋的危害,正确对待异性交往,把精力放在学习上,立志做一个有意于家庭和社会的人。
(四)生物教学中的生命安全教育
生命安全教育就是使学生认识生命,引导他们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爱惜生命,建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1、教育学生认识生命,让学生认识到生命在大自然中孕育与生存的艰难,而生命对于一个生物个体而言只有一次,从而体会到生命的珍贵;让学生正确看待生命现象,既认识到生命的伟大与崇高,又认识到生命的渺小与脆弱
2、引导学生欣赏生命、自然界中生物的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色彩斑斓。在传授生物形态与结构等知识时,让学生感受生物所具有的形态美、结构美:通过对生物结构与功能的统一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等知识的学习,让学生感受生物及生物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最终使学生感受或体验生命之美,从而欣赏生命。
3、期望学生尊重生命、当学生认识了生命,领悟了生命的奥妙,感受到生命之美,就会欣赏和赞美生命,进而逐渐形成一种尊重生命的信念。通过生物与环境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和关注所有生命所依存的环境,尊重生命,保持其安全性和自然性。作为教师要言传身教,尊重学生的人格与个性,学生就会觉得自己的生命是有价值的,从而尊重自己的生命,同时也会尊重和关怀他人的生命。
4、鼓励学生爱惜生命、生命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爱惜生命”,真正地付诸行动就要在日常生活中从爱护生命做起,教育学生不攀折花木,不践踏小草,不掏鸟窝,不欺负小动物,不食稀有的动植物,不浪费作为实验材料的动植物,不浪费资源,不过度消费,使他们养成爱惜生命的习惯,在生活中真正体现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我教授《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一节时,让学生体会生命来到世界上是一个极偶然的机会,每个生命总是包含出生、成长、死亡的过程;这一生命过程是短暂的和宝贵的。我设计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人生短暂,一个人怎样发挥生命潜能,使自己生活得有意义,实现人生价值。
5、教会学生保护生命,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花朵。生活是美好的,但生活中也处处存在着危险。在学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时,我们知道从呼吸系统进入体内的氧气要通过血液中的红细胞进行运输,构成红细胞的血红蛋白有一个特性:在氧气浓度高的地方容易与氧气结合;在氧气浓度低的地方容易与氧气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它能为我们的组织细胞输送氧气。但是如果外界环境中的一氧化碳(即煤气)含量过高的话,它通过呼吸系统进入我们的血液后,血液中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的结合能力比与氧的结合能力要强200多倍,而且,血红蛋白与氧的分离速度却很慢。所以,人一旦吸入一氧化碳,氧便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使组织细胞无法从血液中获得足够的氧气,致使呼吸困难,甚至死亡。其他还有学习食用真菌一节中对毒蘑菇的危害和识别、毒品的危害等对可以充分利用生物教学开展对学生生命安全教育。
总之,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与对学生传授必要的安全知识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我们每个生物学教师应尽的职责与义务,只要我们每位教师都尽一份力,学生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的能力定会有所提高的。
参考文献:
[1]刘庆德:生物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刍议,《教学与管理》 2009年27期
[2]但明:浅谈生物教学中的安全教育,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2012年73期
[3]杨华军:生物教学——实施学校安全教育的有力途径《青年文学家 》 2010年19期
[4]安琳: 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验与研究 《硕士论文》 2008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