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学中“倾听”的缺失与重建策略探析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0月下   作者:郑雯皓
[导读] 目前我国教育快速发展,传统教育方式不再符合现代发展需求,会影响教学效果和效率。

浙江省龙泉市滨江幼儿园  郑雯皓 

摘要:目前我国教育快速发展,传统教育方式不再符合现代发展需求,会影响教学效果和效率。特别是在以往幼儿园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中,没有重视教师的“倾听”这一教学模式。而在现阶段幼儿教师所应用的“倾听”教学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倾听”作为新兴教育理念和方法不断发展。教师有效开展倾听教学能够更充分地了解幼儿真实想法,掌握其实际学习状况。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倾听的作用,提出目前幼儿教学中“倾听”得缺失,最后提出重建“倾听”的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倾听;重建策略
        倾听教育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发展历史较为悠久,其主要是追求较高结构化的知识效率,在实际教学中把师生间、学生和学生间的沟通当做核心,以沟通的方式对教师和学生倾听能力以及对待问题的敏锐性提高。在现阶段幼儿园教学中,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师生间沟通受阻,出现“倾听”严重缺失的情况,教师难以准确掌握幼儿真实想法,无法准确开展教学活动,从而非常有必要重建倾听教育。
        一、幼儿教学中倾听的作用
        (一)转变教师角色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具有权威地位,但随着“倾听”教学发展,教师的角色发展一定转变。特别是幼儿园教学中,幼儿年纪小,需要教师的关注与理解,幼儿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承担起学生学习中传授者、引导者以及合作者的身份。并且倾听教学能够发展幼儿的个性、创造力以及思考能力。幼儿教师在教学中有效、耐心的倾听,能够促进自身角色的转变。教学中教师将自己的情感代到幼儿内心世界和思想中,以换位思考的方式来了解和理解幼儿的想法以及具体需求。除此之外,“倾听”能够准确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以此对自身进行不断完善。这一教学方式可使教师和幼儿在多个角度认识自己与对方,从而做出有针对性的改变。
        (二)拉近师生间的关系
        为有效开展倾听教学,幼儿教师不应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开展教学活动,不应将倾听教学作为听取思想报告,也不应当做听取学生学习汇报。而是要将自身姿态放低,和幼儿成为朋友,这样幼儿才会信任教师,更多地向教师倾诉内心。开展倾听教学可使教师参与到幼儿学习中,加强与幼儿的合作,以此完成教学任务。这一教学方法可使教师更加了解学生,并找出自己教学中不足之处,与幼儿构建友好关系。
       (三)促进师生间互相尊重
        在幼儿园教育中知识教导幼儿对于教师的就尊重,而忽视了教师对于幼儿的尊重。而开展倾听教学,教师在倾听幼儿的思想以及观点后,掌握其思想以及学习情况。理解并尊重幼儿的想法及观点,以获得幼儿的信任、尊重和支持。通过倾听可加深师生间的感情,以此提升教学效果。



        二、幼儿园教学“倾听”的缺失
        (一)拒绝式倾听
        幼儿教师缺乏“倾听”意识,教学工作中将自我作为中心,并且受到幼儿年龄和认知能力等因素的影响,教师会出现个人权利膨胀情况,以个人主观意愿影响幼儿意识和行为[1]。具体来说,幼儿教师在教学中不倾听幼儿表达,教学中经常会出现用谁让你说话和闭嘴等命令式的话语对学生做出约束。这将弱化幼儿生命主体意识,长期下来会对幼儿精神自由产生影响,不利于幼儿养成民主精神,最终影响幼儿创新意识和明辨思维。
        (二)选择式倾听
        选择式倾听不同于拒绝式倾听,在选择式倾听中教师来选择一部分来倾听和回应。比如教学中幼儿不间断发问,会影响教师的整体教学思路,教师只选择一部分问题回答,剩下的将会无视掉。教师完全根据教学结构体系来教学就会产生这一情况,设定明确目标,会避免外在因素影响目标的实现,但这会影响幼儿的个性发展,导致幼儿丧失主体地位。
        (三)虚假式倾听
        这一方式是指教师未真正倾听,可看作是物理性质倾听,通常教师不会倾听思考到的内容,并且会以简单的回应来敷衍,这一情况经常出现在幼儿教学中,长期发展会对幼儿情感认知产生影响,对幼儿表达热情产生影响。
        三、重建“倾听”的策略
        (一)专心倾听,做出合理回应
        教师专心倾听和耐心回应是尊重学生的重要表现[2]。真正的倾听会是单纯的听取幼儿想法及观点不作回应,而是需要在倾听后做出一定反馈。在合适的机会给幼儿回应以及鼓励,引导幼儿清楚地表达自己想法。此外,教师也应在倾听后做出情感反馈,准确掌握幼儿情感需求,让幼儿感觉到自己被尊重,使幼儿更加信任教师,教师可依此开展教学工作。
        (二)耐心倾听,找准重点
        因为幼儿年龄小,通常很难清楚、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也会出现不知怎样表达的情况。教师在面对幼儿时需要具备足够的耐心,仔细倾听幼儿真实想法。在发现幼儿思想观点中存在不完善情况时,应该及时了解其中的原因,并引导幼儿进行独立思考。教师需要在倾听过程中捕捉学生存在的问题和对其知识进行查漏补缺。教师有效落实倾听教学能够提升自身教学水平,也可丰富学生思维和见解。
        (三)参与活动,掌握学生内心想法
        教师应认识到倾听不只是听取幼儿想法,还应观察幼儿表现,并将自己融入到幼儿学习中。幼儿在学习中需要教师的帮助,教师应该陪伴幼儿一起学习,并了解幼儿最真实的状态。教师倾听不只是知识层面上的,也应了解幼儿的思想情感和日常生活,在心灵上和幼儿互动。除此之外,也应丰富倾听的途径,例如课外活动中、课堂上、课间以及幼儿的日常生活。
        结束语
        倾听教学能够使教师更深入的了解幼儿内心世界,耐心听取幼儿的表达并作出回应,并有效引导幼儿,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能力,也会使其有正确情感体验,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桂艳,朱晓燕.幼儿园教学中“倾听”的缺失与重建策略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20(11):117+119.
[2]潘海红.幼儿园教学“倾听”的缺失与重建分析[J].当代家庭教育,2019(12):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