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教学理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探究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0月下   作者:许建华
[导读]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考虑语言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性”。

广东省韶关市乐昌市廊田镇中心学校 许建华 512221

摘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考虑语言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性”。在客观存的差异面前,笔者以学生为本,探索常态分班下满足学生差异发展需求的途径,适应时代要求,提升学生英语学科素养。本文以差异教学理论为依据,主要对教学实践中构建的“信息技术+隐性分层模式”进行概述,并例谈该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情况。
关键词:差异教学;初中英语;隐性分层;探究实践
        一、问题的提出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在教育界,受教育个体存在差异是摆在教师面前不争的事实。然而,在现阶段,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主要实行的是常态分班下的班级授课制。这种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需求,以“大一统”、“一刀切”的教学模式指挥着一个差异群体齐步走,严重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作为一线英语教师,笔者对传统班级授课制下产生的“两极分化”.“厌学怕学”英语现象感到极大的困扰。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小“传统班级授课制”的弊端,立足差异,实现个体最优发展,成为了笔者一直关注和致力研究的问题。为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笔者着眼个体差异,尝试以“班内隐性分层教学”实现学生的差异发展,以“分层”去“消层”,最终达到各层次学生的最优发展的目的;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优化“隐性分层教学”的策略,探索初中英语差异教学的有效途径。
        二、基于差异教学理论的隐性分层教学模式概述
        (一)核心概念的界说
        华国栋教授认为:差异教学是指在班集体教学中立足学生差异,满足学生个别的需要,以促进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
        “隐性分层教学”是以差异教学理论为基础的一种教学方法。“隐性分层教学”立足差异,教师从保护学生自尊心出发,对学生的性格特征、现有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情感态度和潜力倾向等个体差异做到“心中有数”,在教学策略上采取“非显性”手段对学生进行“暗中”区别对待,从而使每个学生达到最佳的发展状况。
        (二)“隐性分层教学模式”的基本构建
        在差异理论的指导下,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班内隐性分层教学”,总结了基本操作模型(如图1).本模式以“分层教学”消除“传统班级授课制”的弊端,最终实现个性差异发展、最优发展的目的。在教学实践中着眼差异,分层定标,允许学生“分步走”;在教学中以尊重学生为前提,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隐性”策略,做到“分而隐”、“心中有数”;对学情实行“多元分层评价”策略,“用不同的尺子量不同的人”;在课后作业上采取“分类自选”形式,让各层次学生各取所需,做到“吃饱、吃好、吃得了”;在学法指导上对差异个体“对症下药”、“精准推送干预”。
        三、“隐性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实践
        (一)以生为本,了解差异精准分层
        根据二语习得理论,语言的习得受知识水平、学习能力、情感态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为更好的实施差异教学,笔者在研究实践中充分利用“问卷星”、“网络学习云平台”、等信息技术手段对学生进行多元的调查、分析,并在这些“大数据”的支撑下,对学生进行科学评价、精准定位、合理分层。教学实践中,主要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为提高层,B层为发展层,C层为基础层,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各种学习小组(如图2).从本研究方向和心理学角度出发,这些分层是“隐性”的,实施者对研究对象的层次界定、核心因素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从“分层消层”的研究目标出发,学生的分层是动态的,研究者在数据监控分析下做出阶段性的调整;在小组合作学习上,有TAA、TBB、TCC(教师分别辅导ABC层)、AAA(课外同组同质)、ABB(课外同组异质)、ABC(课堂同组异质)等形式。


        (二)面向差异,优化策略分层施教
        1.信息资源激趣,营造愉悦学习环境
        激发学习兴趣是实现差异最优发展的有效手段。在信息时代,笔者利用信息技术的新颖性、趣味性和艺术性等特点,迎合学生的心理特征,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如在PEP新目标英语G9U8 It must belong to Carla. Section A 3a 的阅读教学中,笔者引入学生喜闻乐见的数字化资源,弥补教材短板,营造愉悦教学环境,激发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把枯燥文字阅读篇章转化为EBOOK式的视听材料,用学生喜欢的“柯南”作为课文主角,以“柯南探案”为主线,让学生在视听中分层完成任务。设计柯南C负责“侦查”出文中主要出现的人物;柯南B“侦查”出各人物的猜测,写出目标语言句子;柯南A负责完成侦查report等。利用网络资源、技术手段,变静态的内容为动态素材,化难懂枯燥的文字为生动通俗的视听,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降低了学习难度,满足了各层次学生的共同需求。
        2.隐性分层导学,满足差异发展需求
        实现差异发展需要在教学中满足差异需求。教育需要面向全体学生。在教学中,既要照顾C层学生,让他们能接受,能参与课堂,对学习任务“吃得了”建立学习自信;又要兼顾A层学生,让他们“跳起来摘香蕉”,启发思考,“吃得饱”,有突破的成就感。以PEP新目标英语G8(上)U6I'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 Section A 部分的教学为例。在合作学习“Role-play”中的设计中,笔者引导ABC(课堂同组异质)进行“Role-play”合作辅导操练。在展示环节,利用PPT配图文提示的形式实现“隐性”分层理念:笔者有意通过PPT设计增减提示文字、设置动画呈现速度等手段对各层次学生分层对待。给C层学生的提示是图片加I want to be a bus driver.全句动画设计“打字”效果中速呈现;给B层学生的提示是句子I want to be ______.结构填空式等;给A层学生的提示则是快闪式关键词A computer programmer或图片呈现.同组异质的“Role-play”在隐性的策略下满足了各层次学生的参与需求,从而达到了分层提高的教学目的。
        四、结束语
        实践表明,差异教学理论下的“隐性分层教学”模式有效解决了“传统班级授课制”的弊端,满足了学生差异发展的需要。该模式的实施有效解决了学生厌学英语、怕学英语、两级分化严重的困境,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该模式在农村地区的实施推动了初中英语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学科素养、提高英语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教技〔2016〕2号.
[2]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教技〔2018〕6号.
[3]华国栋.差异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