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生
国网太原供电公司 山西太原 030021
摘要:电力配网自动化的发展离不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加大了电力的使用量,这为电力系统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保证电力能源的运行质量和效率,需要加强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能够对电力进行合理有效的调度,进而提高电力配网运行的可控性。但是就目前电力配网自动化工作现状来看,虽然自动化运行管理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其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因此,为了提高电力配网的运行效率,必须加强优化自动化运行管理,采取有效的对策提高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的管理整体水平和质量。
关键词: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问题和对策
引言
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水平的高低,将对配网运行质量和电力供应带来直接的影响。但是就当前来看,很多电力企业在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和不足,为加强对其的分析和处理,需要我们注重实践经验的总结,确保采用对策的针对性,才能更好地对其进行处理和优化。
1配网自动化的概念
配电系统是指在整体电力系统中,发电厂利用各种技术对电能进行提炼和制造,通过升压将功率为220kV的电压传输到同一领域的变电站。变压器对电流降压产生符合用电设施的功率,并进行电能分配和输送。这一过程的变化其实就是完成电力从发电到输送电,再到配置电,最终完成电力供给和电能使用的完整流程。为了实现这一过程的自动化,利用一系列控制手段对整个配电过程进行监控、隔离、恢复和GIS跟踪,完成对配电系统的自动化管理。
2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自动化设计存在不合理现象
电力配网自动化系统本身非常复杂,其中涉及到诸多设备和技术,因此,为了保证电力配网自动化的管理质量,就需要在自动化系统设计过程中保证设计的合理性。但是就实际来看,在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过程中,还存在自动化设计不合理的问题。比如很多供电企业在配网自动化系统设计过程中,过于注重成本,因此忽略了对电网运行根本需求的考虑,进而导致配网自动化系统出现质量问题。自动化设计不合理,不仅会影响电力配网自动化系统的有效运行,同时还会对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产生影响,进而影响电力企业的发展。
2.2缺乏正确的管理模式引导
电力企业从发展至今,主要面临着管理手段欠缺的问题,这种缺陷表现在对人员的管理和技术的管理上,此外还包括配网自动化模式下的管理构架。就配网自动化的工作程序来看,没有将自动化各个工序很好地连接在一起,这就导致了配网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程序协调度不高,运行不稳定的现象。在这一过程中,由于配网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降低了配网的工作效率。在现有的管理模式下,未能对各阶段的工作人员进行合理分配,造成了技术管理失去目的性,并且减慢了工作人员获取专业知识的速度。从配电网的自动化角度来看,相关技术设备需要进行合理调控,并具备自动化的特性,从发电到配电的过程抓起,对电力设备的程序管控设计完善的管理体系,降低技术设备的故障。
2.3工作人员素养和技术水平较低
电力配网自动化系统本身难度较高,它是成体系的,多运用专业知识。因此要保障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的水准,离不开专业素养高、技术本领过硬的工作人员。尤其是自动化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方面,要求工作人员要做到精通。但就实际情况而言,因为电力配网自动化在我国起步晚,发展时间不长,工作人员普遍专业素养不够,技术水平不高,不利于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的进一步提升。
3优化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的对策
3.1提升配网自动化设计水准
电力配网自动化设计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依据现实需要和情形来设计,设计时要遵循科学化、合理化的原则,并注重设计的实用性。例如在进行设计时,不仅要根据电力企业的供电能力、供电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还要顾及电力配网自动化建设的目的和需求,在最大程度上使得电网的运行条件得到满足,又可以保障电力配网自动化系统的正常工作。值得注意的是,设计时不应过分注重压缩成本,要树立全局观念,重视系统的整体水平。
3.2统筹整体,设定管理规则
在配电自动化的管理现状下来看,配电工程的相关人员不具有太高的专业性,管理模式与配网自动化现状没有完全的重叠性。以人员配置为例,配网自动化的工作程序具有复杂性、高度的连接性,根据这些特性应该有针对性地提高各个工序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并设定相关的管理制度,结合系统的有序性,对人员的操作过程进行合理制约,以实现对配电网设施的积极维护,建立具有实效性的维护程序,以此降低配网在运行过程中的故障发生率。
3.3提高人员业务水平
为了更好地提高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水平,就必须保证人才队伍的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作为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业务能力、技术能力,同时还需要具备专业的管理与维护能力,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电力配网自动化系统的正常有序运行,进而提高整体管理水平。对此,就需要电力企业建立一支高技术、高质量、高水平的管理与技术维护队伍,企业可以从内部挑选一些综合能力强的职工进行系统化的培训和实践训练,同时还可以从外界聘请一些技术人员任职。另外,电力企业还可以针对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建立一个专门的系统维护工作部门,并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维护工作制定,这样可以促进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得到更大的进步。
3.4健全管理机制,采用先进技术
配网自动化运行中,针对目前在安全运行方面的需要,为切实加强对其故障的防范,切实强化运行管理问题的处理,必须对现有的管理机制进行有效的完善和优化。这就需要电力企业在这方面加大重视力度,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当前电力客户日益增加的多元化需求,从而更好地掌握配网中的电气设备的运行情况,并能实时在线加强对其的状态检测,分析其运行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加强先进技术的应用。比如在管理模式方面,必须要确保所选的管理模式与技术之间的匹配性,尽可能地实现因地制宜,紧密结合所在的环境和位置与电力消耗等方面的因素,采取针对性的运行模式,确保管理模式与运行模式相匹配,才能更好地发挥管理机制的作用。
3.5优化配电网技术设备的软硬件功能
基于以上变电站系统案例分析,我国配电自动化技术及设备仍然存在安全隐患。因此,为改变这种隐患,需要对自动化设备的后台管理系统进行升级优化,提高微机控制的稳定度,加强对微机的抗干扰能力,并对微机设备添加电压保护装置。对供电的开闭状态进行定期检查,排查运行过程中开闭所和配电变压器的运行状态,并采用监控集中制对配电网上的馈线系统进行监控。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保证城市配网自动化运行顺利实现,需要对其运行管理采取合理的保障策略,通过制定详细科学的规章制度,将工作合理划分和落实,并做好人员组织工作。在配电自动化系统维护管理中,要对一次设备、二次终端设备和区域站等科学分配落实到相关部门和班组,并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此外,要了解其存在矛盾和发展趋势等,完善其自动化建设和运行维护,保证配网自动化实现安全稳定运行,在新形势下可实现其自动化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颜大棣.配网自动化建设与配电运行管理的相关性分析[J].科技风,2017(26):162.
[2]魏廷科.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中的问题和对策探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7(11):144.
[3]黄嵘彪.配网自动化建设以及运行管理问题分析[J].新技术新产品,2017(2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