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项目前期高效协作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21期   作者:1李庆祝 2芦杨
[导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政策制度的不断健全,电力建设也迎来了新的挑战。
        
          
         1李庆祝     2芦杨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泸州供电公司      四川  泸州 646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政策制度的不断健全,电力建设也迎来了新的挑战。在电网建设项目中,参与项目建设与治理的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的生存和城市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电网企业与政府、消费者等利益相关方合力参与、共同决策来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完善市场配套机制,推动项目前期工作变革,建立一套灵活、高效的项目前期协同体系,对电网企业构建和谐的电网建设外部环境以及推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电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前期风险问题进行分析,深入研究项目核准、市场需求以及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风险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实现电网建设项目前期风险的有效防控,为电网项目的顺利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电网建设;建设项目;前期风险;风险决策;解决对策
         引言
         项目前期是指在电力工程项目核准之前(含核准)所开展的相关工作。主要包括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及评审,用地预审、选址意见书(表)等专题报告的编制,环评、水保、地灾、压矿、节能评估、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报告编制,以及各项申请或报告的批复、核准文件汇集整理。工程前期是指工程开工前的建设准备时期,主要包括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和开工准备三阶段工作内容。其中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划拨、工程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等行政手续均是在工程前期阶段必须履行的程序,是工程开工的必要条件。规范建设程序,是全面推进电力工程依法合规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规避电网建设过程中的风险、排除外部干扰、保障工程顺利进行的必然要求。
         1电网建设项目前期分析
         1.1项目协调难度加大
         一是政府持续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政企协作方式逐步由“推动式”向“互动式”转型,陆续推出“放管服”“一制三化”“以函代证”等政策,简化审批流程、减少办理环节、压缩审批时限。二是生态环境发展要求提高,制定实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和8个作战计划,颁布《天津市生态保护红线》,实现了一条红线管控生态空间。三是社会各方协调难度加大,电网工程建设变电站站址、线路路径选择困难,与城市管网、路网、轨道交叉增多,企业停工停产、群众过度维权、恶意阻工、抢栽抢种等现象频发。在此背景下,适应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处理好与相关主体的关系,充分发挥协同效应,提高办事效率,是前期工作开展的重要方向。
         1.2资金、技术、进度风险
         电网工程项目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由于项目在建设时需要的资金量比较大。资金在整个筹措过程中的能力、效果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项目的建设和发展。与此同时,技术风险也是电网建设项目前期风险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电网建设项目前期风险中技术风险不容忽视,技术在其中的应用以及建设方案的变化等,这些都会直接对项目的投资额度、项目推进进度等造成一定影响。这种形势下,各种新型技术、新型设备、新型工艺在其中的应用,在项目完成后,势必会直接影响到项目在投运后的运行质量。由于电网系统在构建以及具体应用过程中,其整体应用效果将会直接影响到供电的质量。所以电网项目的进度管理在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项目进度的快慢对客户的用电需求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前期工作在具体开展过程中,如果无法按照规定的要求完成,那么势必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推进进度,甚至还会威胁到整个项目的建设质量。电网工程前期的风险评价至关重要,是保证风险分析的前提条件。所以必须要对工程项目备选方案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合理的构建和落实,这样有利于实现对项目各方面风险有针对性的评价和分析。与以往经验进行结合,将该体系划分为目标层、主准则层以及分准则层。

目标层主要是指该体系在构建以及具体应用时的目的,此时主要是指工程项目前期的风险评价。主准则层以及分准则层分别是指风险的具体类别、对主准则层会产生一系列影响的具体指标。
         2电网项目前期高效协作体系的构建
         2.1前期规划设计工作的完善
         对于整个城市电网规划工作来说,电网规划设计的前期准备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坚实打好电网基础,才能为后续电网规划的顺利开展提供良好的技术保障。综合考虑电网规划的具体内容,可以将电网规划的前期准备工作概括为以下内容:详尽、全面地分析城市具体的经济发展状况、电力负荷状态以及电力传输线路的分布和构架情况,另外还需要了解变电站的选址情况,整理前期所收集的数据和相关资料,了解往年的总发电量以及城市电力负荷的区间范围。只有对前期资料和数据进行充分、全面的了解、归纳和整理,才能为后续的电网规划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为后续的电网规划工作提供更加精准的数据信息。
         2.2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
         当前,我国正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放管服”改革就是重要举措之一。政府各部门也在积极改革创新行政审批制度,减少没有法律依据和法律授权的行政权,理清多个部门重复管理的行政权,以激发释放行政效能。一是要各级单位多渠道主动与政府及所属部门沟通,专题汇报电力建设困难和存在的问题,积极发挥国家和地方“放管服”改革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二是要应充分发挥电力企业协会如中电联作用。持续发挥桥梁纽带和沟通协调作用,与各方携手推动电力工程建设有关许可工作系统谋划,不断推动我国电力行业科学发展。三要发挥系统各级人民代表参政议政作用,通过建议或提案,推动地方政策性突破,切实解决好改革不同步、不配套、不到位等问题。与时俱进优化输变电工程建设行政许可工作,推动相关监管服务机构或职能的有机整合,促进行政许可的协调性、联动性、精准性,更好地全面正确履行职能。
         2.3构建三维立体协作机制
         一是建立横向网格化精准协作机制。通过成立前期领导小组、打通超前协同通道、强化协同评价机制,建立网格化管理机制,高效推动实施过程,动态提升专业水平,推动任务无缝衔接。二是建立纵向差异化联动协作机制。上下联动制定差异化管理方案,分级管理前期工作,协同开展标准化管控,持续提升过程质量,实施两级常态化考核,建立高效闭环管理。三是建立内外主动式双向协调机制。通过任务协同推进、双向主动沟通和重难点议题专项协调三项机制,推动政府角色主动式转变;建立标准化设计管理体系、强化项目单位的主体作用、优化设计质量评价体系,加强设计质量管理,促进设计单位伙伴式协作;差异化建立事前预防、常协调、合理补偿三项协调机制,拓展协商合作渠道,实现居民企业共赢式发展;优化常态化协作事件完成情况反馈、突发事件完成情况反馈、相关方满意度反馈的评价反馈机制,建立外部主体协同管理闭环。
         参考文献
         要想保证电网建设项目的建设质量,避免这些风险要素带来的各种威胁影响。必须要结合现状,从电网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各角度出发,提出有针对性的风险防控对策。在保证电网建设项目可以有序开展的基础上,能够实现该项目建设以及发展的个性化要求。在对现有投资结构进行优化和完善的同时,可以保证电网建设项目的质量,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电力需求。
         参考文献
         [1]马倩,王昭聪,潘学萍,等.新电改环境下基于效用函数的电网投资决策评价方法[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9,39(12):198-204.
         [2]王昭聪,潘学萍,马倩.基于“奖优罚劣”线性变换改进前景理论的电网建设项目多属性投资排序方法[J].电网技术,2019,43(6):2154-2164.
作者简介:
         李庆祝(1971—)女,汉族,本科,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项目可研、前期管理、迁改工作等.
         芦杨(1989—)男,汉族,研究生,工程师,主要从事配网规划及前期管理工作等。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