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卫
山东省济南市 济南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250000
摘要: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结合料主要采用的是沥青材料,面层的修筑利用粘结矿料,而道路的使用功能深受路面平整度的影响。而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其公路发展水平的高低可以通过高等级公路的平整度、舒适度体现出来,为路面平整度的持久性、良好性,能够为高速行车安全、舒适创造良好条件。想要有效提升路面的平整度,施工企业就需要不断加强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摊铺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鉴于此,文章分析了市政道路摊铺的技术要点与质量控制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摊铺技术
1强化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必要性
相对于其他类型的路面,沥青路面具有行车舒适安全的优点,并且应用较为广泛、技术成熟、后期维护便捷,是我国市政道路工程中较为常用的技术手段。虽然沥青混凝土路面技术较为成熟,但是其施工工艺比较繁复,对建筑材料、现场施工管理、施工质量控制等要求较高。因此,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如何对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进行有效控制便成为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尽量合理地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加强施工质量管控、积极应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难题、在施工阶段提前预防使用运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病害,才能提升市政道路的施工水准。
2市政道路施工中沥青混凝土路面摊铺技术研究
2.1优化施工组织
在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组织作为路面施工的执行者,操作水平也将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施工质量。对此在工程施工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对作业环境的基础情况进行了解,结合采集的相关数据信息来确定最佳的施工方案。同时还需要对施工工序进行整理,施工前做好相应的培训工作,从而提高整个活动开展的有序性,降低公路病害的发生概率。同时在施工组织选择方面,要对施工组织综合实力进行考量,优选管理体系完善、执行能力强的施工组织,并且在进场之前做好培训,利用理论测试与实践操作测试,筛选满足要求的施工人员进入到作业现场。同时秉持持证上岗的原则,一些技术岗位人员必须拥有相应的资格证书,从而提高现场作业水平。
2.2混合料的配制及运输技术
用沥青混合料铺设路面能提高路面的韧性,最大限度减少市政路面的腐蚀问题,但是混合料配制中需对配制质量严格控制。第一,沥青混合料配制中可利用间歇式搅拌装置控制混合料搅拌时间,每次搅拌时间约50~80s,以混合料搅拌均匀作为拌和时间的控制标准。第二,沥青混合料拌和过程需对拌和状态进行对比,确保拌和均匀。混合料拌和后凭肉眼观察应看不出花白料严重分离,随后需严格控制拌和中的工艺。拌和中矿料的温度需保持在160~180℃温度范围,拌和中所产生的粉尘应回入到搅拌装置内去除,严格参照配合比对沥青混合料进行拌料,确保不同组分配料的恰当比例,配料按比例配置搅拌后加入适量矿粉,并用热沥青进行拌制及喷洒,保证沥青混合料没有结团的现象。沥青混合料搅拌均匀之后,应选择大吨位自卸车运输,运输中还需参照混合料利用率及路面长度、路面距离等因素选择最适合的运输车辆,以确保路面施工中材料运输不会中断。运输中需重视放料顺序,遵循“先中间后两边”摆放原则,对装卸车辆合理移动,否则沥青混合料运输极易出现离析现象。为确保沥青混合料运输中的质量,不仅需合理选择运输车辆,同时还需将材料表面用帆布遮挡,做好防雨及保温措施,避免运输中出现问题。
2.3沥青路面混合料的摊铺技术
沥青混合料施工中需对摊铺施工过程进行严格控制。(1)摊铺前需对路面下层面仔细检查,将路面用风机吹干,打好透层油,用聚酯长丝粘合作为土工织物,单位质量≤160g/m2,厚度<2.0mm,熔点>210℃,断裂强度>8kN/m。
(2)选择适合摊铺设备对热拌沥青混合料进行摊铺,摊铺中需对摊铺机械相关参数进行控制,如搅拌机的产量,摊铺的厚度、宽度等,确保摊铺速度均匀,多以2~6m/min进行摊铺,摊铺中不得出现间断,不能对摊铺速度随意切换。如需对多层材料铺设,每层材料接缝需保持错开状态,2层材料接缝应>150mm,横向错缝>1m。(3)如遇十字路口或交叉口需通过专业技术对混合料进行更换操作,等待路段上层沥青混凝土需加入抗车辙剂,降低成型路面渗透性,增加混合料承载力,且高温下抗车辙剂还能让路面变形部分尽快恢复弹性。摊铺中一旦发现摊铺问题需即刻拆除重铺,确保整体摊铺质量。(4)摊铺结束进行初压操作,此时混合料的温度应控制于140℃左右,选择双杠压路机,速度3km/h,碾压路线保持顺直,不能变线,一旦出现变线需原线退回。
2.4沥青路面的接缝压实处理技术
沥青路面施工中需做好压实处理工作,避免出现接缝。(1)考虑到梯队作业特点多应用热接缝处理方式,碾压中预留20~30cm不进行任何处理,完成剩余摊铺后通过骑缝碾压来消除缝迹。(2)半幅施工作业下热接缝操作性差,此时应人工顺直刨缝,边缘清理后,撒黏层沥青,结束面层重叠宽度5~10cm,对结束面适当碾压,并在此处铺设10~15cm新铺层,并在此碾压压实。(3)对纵向接缝需布置多台摊铺机共同施工,这样可提高接缝的压实效果。(4)对横向接缝需先用3m直尺对接缝端部进行检查,切除多余部分,将适量沥青涂于端部,通过双轮钢筒式压路机处理接缝,新铺层伸入宽度应达到15㎝,每次碾压结束后都需以15cm每次移向新铺层,持续作业,将整个新铺层压实后再进行纵向碾压。
2.5沥青路面碾压、防水技术
路面平整性直接影响车辆行驶效果,施工后需对路面分三个阶段(首压、复压、终压)进行碾压,碾压中重视温度控制,并结合实际情况控制碾压速度,确保路面压实层≤100mm,压实度、平整度达到施工要求。鉴于城市雨水酸性较大,还应对路面做好防水施工处理。施工中结合路面的实际情况通过沥青混合料等材料对路面做好横坡、排水口设置,让路面雨水能方便通过排水口排出。排水口设计好还应用金属网进行防护,防止污物堆积导致堵塞。此外还需对路面横坡等结构做好检验,确保这些结构排水能力达到要求,确保沥青路面使用中不会因积水影响到人们正常出行。
结语
总的来讲,城市的发展离不开道路的发展,而保证城市市政道路的新建与改造质量最重要的措施便是强化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控力度、全面提升施工技术,最终有效改善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总体质量。同时,还需要有相应地技术人员来对施工质量的控制要点做出全面的分析,并在实际的施工过程当中严格把控工艺和方法关。除此之外,在整个施工过程当中也应当加强对于施工人员技术水平的管理措施,做到及时发现和处理在施工过程当中所出现的各种质量问题,以便能够从根本上保证市政道路的路面施工效果,保证道路运营过程中行车的安全性及耐久性。
参考文献:
[1]邢华轩.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与常见质量问题控制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6):259~260.
[2]杨森林.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常见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J].交通世界,2020(7):26~27.
[3]林道扬.SMA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质量问题及施工控制要点[J].中国公路,2018(1):114~115.
[4]钟吉波.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维护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5):268-269.
[5]李广新.论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与质量控制措施[J].建材发展导向,2018(1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