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思考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9期   作者:董时雨
[导读] 新课改背景下,提升学生各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与提升已成为整个高中课程研究的发展方向之一。
        董时雨
        山师基础教育集团 250000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提升学生各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与提升已成为整个高中课程研究的发展方向之一。为此,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高中历史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通过深入解析历史课程中所涵盖的核心素养,积极探索与创新教学活动,从而有效的培养与提升高中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就针对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如何有效提升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有效培养与提升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展开探究分析,旨在为历史教学工作者提供一些教学方式的借鉴。
【关键词】高中历史 ;核心素养 ;教学思考
新课程改革教育要求需要重视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因此,在学科教学中,学科教师必须要积极地利用核心素养来对学生开展系统性、全面性的学科教学,以此来使学生形成自身必备的良好学习习惯与品格,更好的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与技能,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在历史学科教学中,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主要体现在让学生通过学习、探究历史知识与内容,分析历史事件,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发展。 同时,还需要在学习过程中,促进学生良好的史料搜集分析能力和运用历史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综合能力的提升,以此实现提升学生基础知识水平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涵养和技能。
1、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对高中学生进行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其主要培养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和深入掌握历史课程教学内容后,在历史教师的引导下,对学生正确的历史思维以及历史观念的有效培养以及在学习过程中,促进学生良好的史料搜集分析能力和运用历史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综合能力的提升。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主要包含对学生的唯物主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几个方面的引导,以唯物主义为核心思想,帮助学生树立时空观念, 从而让学生能够从历史的角度看待世界当前的格局状况,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时空观念,促进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这种通过历史角度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生活中形成严谨的思维方式,培养了学生养成“言之有据”的习惯。 可以说,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要求,同时,也是当代学生步入社会发展的时代需求。因此,高中教师必须要重视对高中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积极探索与革新教学活动方式与方法,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
2、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培养教学实践
2.1创设教学情境,感知历史事实
对于历史的学习,主要就是通过深入了解历史所发生的真实事件,然后以现代的思维与感知,给予历史实践一个客观的评判。对于历史的学习,首先就时必须要尊重历史事实,深刻的感知历史事实的存在。

在当前网络信息发达的科技信息时代,学生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渠道对历史事件进行了解,但时,一些网络视频、影视电影等翻拍历史事件,造成了历史事件的各种曲解的演绎,在此种背景影响下,促使学生对真实历史事件以及古代人们的正式思想、思维有了一个错误的认知与理解,常不利于学生历史综合素养的培养。因此,为了可以真实的还原历史事件事实,让学生真正的了解历史人物以及历史事件所表达的真实情感,激发学生与历史人物的情感共鸣,教师可以结合历史教学材料内容实际,为学生编排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教学中去正确看待历史、感知历史,从而在切身体验下,对学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家国情怀等历史素养进行有效的培养。例如:在进行《辛亥革命》现代历史内容教学时,对于这个阶段的历史内容,许多电视翻拍剧情都对历史事件有所改编,为还原真实的历史故事情节,教师可以通过网上搜集一些相关社会背景下的历史记录片内容作为教学课件,在课堂教学上进行影片放映,设定一个真实历史多媒体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影片内容,真实感受历史事件所带来的震撼,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通过对历史真实事件的了解与感知,促进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2.2实证历史案例教材,树立严谨历史学观
历史课程具有对于逻辑推理与史料佐证的要求较为严苛,这也充分体现了历史核心素养的内容。因此,在进行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课本内的史料进行核查与课外资料的佐证, 搜集历史史料后对历史真相进行还原,以确保教材历史案例的准确性,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史料实证能力,进而提升自身的史学素养。同时,高中教师还要正确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了解、分析历史案例所具有的意义,总结出社会发展的趋势,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进行史料的佐证与探究,从而促进学生评判和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有效培养与提升,进而树立严谨的历史学观。例如:在进行《新民主主义的崛起》历史教学内容学习时,教师可以将学习主导权全权放开给学生,让学生运用课外丰富的资源对新民主主义的史料进行搜集,学生在搜集的过程中就能够掌握到很多相关的知识,不仅让学生充分地掌握课本知识,还实现了对学生知识视野的拓宽,学生根据自己搜集到的史料与课堂的其他同学进行交流探讨,还可以获得一些非常新颖的观点,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新民主主义的精髓,也能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沟通思辨能力。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自身的学习技巧的同时,还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与历史解释能力的提升。
3、结语
总之,对高中生进行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系统性的长期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能急于求成。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必须要正确看到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培养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要立足与教学实际,凸显学生教学主体地位,革新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并在教学中不断的吸取总结经验教训,优化课堂的教学效果,推动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在有效课堂教学中,才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目的也一定能够实现。

【参考文献】
[1] 吴淑娟 . 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的思考[J]. 新智慧,2018(30).
[2] 姚丽平 .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历史教学能力提升的思考 [J]. 考试周刊,2019(22):151.
[3] 纪敏 . 基于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构建 [J]. 中国农村教育 ,2019(18):89.
[4] 齐利宇 . 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的思考 [J]. 课程教育研究 ,2019(21):52-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