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丽
大庆市富强学校 163000
【摘要】历史科目与其他科目不同的地方就是除了可以学习历史课程的基本知识点外,还有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价值是通过历史课的学习承载着对学生们进行德育与情感的教育重任。所以,当下对于正处在初级中学阶段的同学们实施德育情感教学是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不变的主题,同学们的德育情感得到提升后,进而使中学生迅速成长为一名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关键词】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德育情感教学
当今,在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可以有很多种呈现的方式,其中之一就是对中学生实施效果良好的德育情感教学。在过去应试环境下,人们只追求学生数学、语文、外语的考试成绩,使得初中阶段的历史学科地位下降,把历史学科的德育教育功能淡忘了,初中历史学科变成了小学科的尴尬地位。德育情感教学是21世纪素质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之一,对中学生实施德育情感教育是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基本主题。《历史课程标准》对于课堂上的德育情感教学作出了细致的要求:“深入增强同学们的历史认知、知识底蕴和人文精神,最终使中学生健康、全方位的成长;要培育初中学生崇高的情感,彰显民族情怀,使同学们的品质素养得到提升。”通过历史课的德育情感教学,可以使整个社会的风气变得更好,极大地增强中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等。通过历史教师在其课堂上进行的德育情感教学可以使同学们珍惜友谊、增强集体荣誉感、正能量,培养同学们积极健康向上的感情,去除同学们心理上存在的负面不良情绪,形成成熟的心智。那么,如何才能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将德育情感教学落实到实处,发挥最大的德育教育功能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各种教学方法,最终实现对同学们的德育情感教育。我认为应该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向先辈致敬,怀想民族英雄,可以增强学习者的爱国情怀
初中的历史课堂教学是十分丰富多彩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既可以学到历史知识,又会得到情感和品质的提高。教师可以利用历史书中给出的历史人物的相关事迹故事对学习者实施德育情感的有效熏陶,如:中国历史上就有许多民族英雄奋起救国救民的事迹。在讲述教育部审定(2017)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一课时,教师可以讲述民族英雄---邓世昌的动人事迹。邓世昌平时钻研海术,严格训练。1894年,北洋舰队与日本侵略者在黄海海面展开激烈的对战。邓世昌在危难之际,并没有放弃,他鼓励全舰官兵说:“我们大家参军, 就是为了保卫国家, 早已经不去考虑个人的生死了。今天, 就要把这场战役放在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的位置,日本舰队只是倚仗吉野号。如果能使它沉没,就能够压制日本人的气势,而完成我们的功业。”最后,他下令开足马力,冲向日舰,不幸被敌人的炮弹击中,与“致远”舰的全部官兵总共250余人一同英勇就义。在本节课学习了民族英雄邓世昌的事迹,极大地感召了学习者的爱国情怀。
二、史海撷珠,感悟先哲,提升学生自身的道德素养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情感教学要让学生拥有高尚的品格、健康的心智,良好的品德修养。
在课上传习过程中,历史课堂传习者可以通过遇到的人类先哲的事例来对学生进行品质情感浇灌,学习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初中历史教科书中能够学习的先哲有很多,如:中华民族伟大的圣人孔子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圣人的这句话告诉我们:人应该用对待自己的行为作为参照来对待别人。
孔圣人的这句话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所在,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不变的信条。但是,在实际社会中往往有许多人过于在意个人的得失,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和心情,却忽视了他人的感受。所以,历史长河中的哲人们的信条对今天的中学生起着非常宝贵的影响。
三、利用历史名人的感召力进行实例引导,帮助学生形成崇高的品格
初中阶段的学生处在焦躁、盲目的叛逆期,有些学生觉得学习没有了趣味,甚至丢失了人生前进的动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历史学科教师可以通过选用历史长河中著名人物的实例来疏导大家,例如:周总理在年少读书时提出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宏伟的目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就是要多读书,从书中汲取知识,求真务实,敢于创新,为我们民族的伟大振兴而奋力拼搏。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不要试图成为一个成功的人,而是努力变为一个有用的人”。对于成功这一名词的判断标准会不一样,每个人眼中都有本身关于成功的解读,他人眼中也会有不一样的成功。总之,人活着就要弄明确活着的意义,通过努力不断的寻求自身的价值就会走向最终的胜利。
这些历史名士身上彰显出来的优秀品格,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崇高的品格素养。通过历史课堂上情感体验的实现,使初中生确立正确思想观念。由此,实现了历史课堂中的德育情感渗透。
四、通过多种方法实现教学情境的创设,对学习者实现德育情感熏陶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基本的课堂授课任务是除了指导学生们了解到人类历史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外,也要注意培养广大学生们的道德品质和情感素养。一个拥有高尚情操的人和民族才能推动社会、国家和人类世界的进步与发展。
历史学科内容量大、知识记忆量大,初中学生学习起来必定会有困难,这就需要教师打破传统的讲授法,大胆的实施改革,使初中的同学们既可以有知识上的积累,又可以实现情操的陶冶。
精彩的课堂教学设计可以通过设置教学情境来实现,精彩的课堂导入是进行情感教育的良好开端。设置教学情境的方式有很多:如教师的语言表达、实物模型、数据表格、录音、图片、视频等,教师通过各种灵活多样的教学情境的创设有效地推动了学生情感的升华。一名合格的历史授课者要在授课过程中时刻关注每一名听课者的情感是否有变化,引导学生有良好的主观感受,使学生完全进入教师设置的教学情境当中去。最终,教师要带领学生再次回归到三维目标中,使同学们的情感上升到更高的层面,从而实现中学历史学科良好的教学成绩。
我们在教学一线的老师通过不断地努力,不断地探索,不断的创新,大胆尝试与自我突破才能使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情感教学做得更好。初中历史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情感教育,是新课改下推进现代教育德育目标中的重要构成,有利于为祖国的强大与昌盛提供品德素养等全方面优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张聚合.历史教学:情感培养“显性化”的危害[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6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