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延妮
蚌埠学院应用技术学院安徽省第一轻工业学校, 安徽省蚌埠市, 233000
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学生学习兴趣及创新能力成为中职数学教学的新式培养目标。由此,教师应着重考量与之相关的数学思维能力、应用能力在课堂教育中的不断提高。本文首先简单叙述了目前中职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现状,其次列举了新课改下中职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及其应用能力的具体策略,从而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改;中职数学教学;思维能力;应用能力
引言:数学作为贯穿学生受教生涯的主流学科,其在中职阶段的学习中亦处于相对重要的位置。因其知识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与应用基础性,在新课改下,更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及应用能力的有效提升。中职教师应对当前数学教学现状进行探索,进而针对两项能力的培养特性,制定更加合理的教学计划。因此,本文对新课改下中职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的进行思考,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目前中职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现状
首先,谈及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数学理论知识相对晦涩,并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在初期接触的过程,学生尚未形成系统的思维结构,无法进行顺利的理论知识理解,进而在学习过程中逐渐丧失信心,不仅不会继续进行相关知识的探索,且会对存疑部分产生探究的畏惧心理。进而在学习中错失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
其次,谈及应用能力的发展,现今“数学无用论”悄然在学生中蔓延,学生及进而会考虑中职数学内容中有多少知识可应用于现实生活中。此类想法使学生消极待学,对当前数学教学产生了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学生未能实现基础数学知识的有效内化,更无法进行应用能力的延续培养[1]。
二、新课改下中职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具体策略
(一)应用数学变式
在整体数学教学中,涉及到诸多公式应用。但学生往往在自主思维的引导下展开“就题论题”思维模式,视角仅局限于当前题中的知识体系,忘却了变式方法的应用。“变式”本身便是一种思维能力的应用,在此基础上进行解题则能实现此类能力的有效突破。奇偶暗示应结合学生学习能力及教材大纲进行有针对性的教案编写,进而在各项习题训练中提升变式的应用频率,在一体多解决中实现学生思路的有效开拓。如在不等式的学习过程中,进行如下练习:1到9这九个数字,如不允许重复,能组成多少个二位数?进而进行变式提问,如数字允许重复。又可组成多少个二位数[2]?同时亦可参考学生意见,进行三位数及次位数的组合。学生在参与训练期间不仅实现了多种途径的思考,还在其中寻找到了变式拓展的途径。经过首次突破后,学生会逐渐在学习中形成思维探索的习惯,进而有效促进思维能力的逐步提升。
(二)应用教学情境
为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思维能力的高效培养,教师应适当营造教学情境,使学生处于与习题相关的环境中,或营造一定的探索气氛,鼓励学生进行当前知识及习题的深度思索。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优先提出问题:在探险队横跨沙漠时,教授为加快行程,在启程时设置了一个沙漏,并告知沙漏到头时整队应行走至终点,不然将面临夜宿沙漠的情况。已知行程全路程为16km,沙漏整体存沙量已知,教授在讲解的10分钟已经漏下的沙量亦知,如以每小时2km的速度前进,团队是否要夜宿沙漠?且以何种速度行进才能保证不夜宿沙漠?教师可让学生进行习题计算,并在讲桌放置一沙漏,使学生产生与题中队员的共感,进而积极地展开习题结算。
(三)应用错误辨析
课程教学均接触新知识,在思考过程中存在失误和计算错误属于正常现象。教师亦可反向利用此情况,在教学中列举不分析题的错误解法,使学生优先形成相对的观念,进而在后期练习与思考的过程中,避免此类错误思维模式的应用。如进行函数学习的过程中,在面对排除错误选项的选择题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每个答案的思考,并逐一分析每个答案的对错。
教师应及时纠正学生回答过程中的理解错误,避免学生在后续的知识整理时,记忆错误的知识内容。
三、新课改下中职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具体策略
(一)树立正确教学观念
应用能力是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培养重点,因“数学无用论”的蔓延,加强其培养的首要任务,是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教师可在数学教学中进行教学目标的设立,并在设立初期为学生普及数学知识应用的重要性,是学生从思想根源改版对中职数学的印象。学生需意识到当前教育改革对自身综合能力发展的需求,而数学应用能力亦是自身综合发展的必备能力。针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可让学生实行阶段性进展汇报,并根据学生的适应程度进行教学及目标设立的微调,以教学成效“说话”。
(二)提升学生主动性
应用是相对主观的能力,因此教师应在培养规划过程中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课后,教师可为学生提供多种类型的习题,在知识的主观应用中,学生可对自身知识内化情况进行了解,同时亦能实现对自身数学学习的优势、劣势的有效探寻。中职教学涉及到诸多专业知识的学习,教师亦可鼓励学生探寻自身所学专业与数学知识的联系。人们常说的理科学科“数理化”,其三者在理论知识的角度有着一定的练联系。由此,物理专业学生可在自身专业技术的应用中主动探寻数学相关的知识应用,进而展开主动的多学科知识的融合探究。如在微积分的学习中,亦可联系物理的电学知识进行联合应用。在探究过程中,不仅能保证数学知识的有效应用,亦可促进自身专业学科的学习拓展及水平的提升[3]。
(三)开展教学活动
数学竞赛是展现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优质环境,其系统知识的配比,与专业人士的评价,均能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加强自身能力的培养。因此,中职院校应基于锻炼的基础上展开多项数学运算的竞赛活动。从班级内的小型竞赛,到校与校之间的大型竞赛,均可适当展开。期间,教师应做好学生心理疏导工作,避免过强的竞争意识阻拦了应用能力的发展,要延续倡导体育中“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竞赛精神,教师亦应在赛后对学生的各项表现给予鼓励,即使落败,亦要协助其回忆自身在竞赛中的闪光表现。
加强信息化教学
(四)加强教学信息化
当前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且部分技术已充分渗透到教学当中。教师为提升学生对数学应用与社会发展之间联系的认识,可在教学中引申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如上述文章中提及的物理知识与微积分的应用。包括财会工作中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教师可将此类信息进行搜罗,并制作成教学短视频,应用于微课当中,并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在网络中继续搜寻中职数学知识在生活及工作中的应用,并整理成电子文档,上交给教师。通过此番操作,学生不仅在学习过程中应用了信息技术知识,进而在后续的了解中,有效提升了数学应用能力培养的相关意识。
结论:
总的来说,新课改背景下,为迎合社会对人才的发展的需求,中职教师应积极探寻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的有效培养。在思维能力方面,应通过应用数学变式、教学情境、错误辨析等方式进行当前教学方式的改革;在应用能力方面,应通过树立正确教学观念、提升学生主动性、开展教学活动、加强教学信息化等方式保证学生应用能力的有效培养。此间,教师应秉承开拓创新意识,协助学生分析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解答,以基础知识为本,实现数学思维能力及应用能力水平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谭拾妹. 新课改理念下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J]. 神州(上旬刊), 2019, 000(022):156.
[2]罗昌富.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刍谈[J]. 读与写(上,下旬), 2019, 016(009):135.
[3]汪小苹. 新课改下如何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以及思维能力[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9, 000(008):P.10-10.
作者简介:王延妮,女,汉族,籍贯:陕西延长,生于:1983-9,工作单位:蚌埠学院应用技术学院安徽省第一轻工业学校,单位省市:安徽省蚌埠市,单位邮编:233000,职称:讲师,工程硕士,研究方向:中职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