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荣光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三班中学 (福建 泉州 362502)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国在2000年初就开始实行了基础教育改革政策,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更好人才培养的方向。中考作为检测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阶段性测验,在课程改革的情况下其命题的角度和考察的范围都会受到影响。为了能够更科学的培养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本文从新课改的中考物理试题研究的角度出发,旨在指出新课改下初中物理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中考物理试题;教学策略
引言:
新课改政策的提出和实施全面促进了素质教育的产生。在新的教学理念和背景下,如何平衡好素质教育和中考制度的关系也是本文为初中物理教学策略提出而思考的一个方面。分数制教育下的初中物理学习和素质教育下的初中物理学习有本质的差别。中考物理试题是其重要的参考资料,要想提高初中物理的教学水平,就需要围绕中考物理试题进行研究,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注重基本概念和规律的理解
就初中物理的本质而言,初中物理是一门逻辑性和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学习初中物理最先要从了解物理知识概念开始。初中物理的知识点之间都有普遍的联系,学生要能从概念当中找到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总结出初中物理知识学习和使用的一般规律。经常重复类似的学习方式能够大幅度提升学生自身的思考能力和推理能力。初中物理的基本概念了构建了整个初中阶段物理知识的学习的骨架,在学习过程当中,师生们都不能轻视初中物理概念对“教”与“学”两方面的影响。由于初中物理概念的复杂性和抽象性,学生往往会混淆物理知识的用法、对于一些物理概念的理解也较为模糊。为了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认识,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初中物理的基本概念,以及概念背后蕴藏的各知识点相互联系的基本规律,这对学好初中物理至关重要[1]。
例如:在福建省泉州市历年的中考试题当中,每年的中考试题都会涉及大量的力学知识,对于学生来讲,力知识点的学习就太过于抽象。在历年的中考试题当中都有以选择题的方式的考察学生对于力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就以18年的中考试题为例,在选择题当中就有考察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强哪个是最大的。在选项当中分别有击剑、射击、射箭以及举重。这个知识点主要考察的是学生们对于压强公式的理解。在压强公式当中,压强只与物体的质量、接触面积二者有关系。而压强与接触面积成反比、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以此为基础对题目中的运动做分析,从观察中可以得出其接触面积都相同,而在物体质量上,举重运动加上运动员自身的质量大于其他选项。故最终答案定位到了举重项目上。整个题目的分析都是基于学生对公式以及定义这些基本概念的理解,只有理解了这些复杂的概念,才能将其熟练的应用到解题当中。
二、强化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由于初中物理知识都太过复杂,为了提升学生们对于知识点的理解。需要以实验的形式辅助教学。开展物理实验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很多物理实验都能直观的反映出一些复杂的物理概念的描述。通过实验的学习,也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物理综合能力,使之朝着物理研究人才的方向发展[2]。
例如:福建省泉州市经常会考到“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这是一种典型的利用实验假设去探究实验结论的实验类型。这类实验与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相比,以实验的方式开展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通过实验锻炼学生们的实操能力。实验探究的过程就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这有助于加强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实验通过控制变量进行拉力测量的方式探究力的变化过程,从而总结出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相关。从这类实验可以看出物理实验的开展对物理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三、善于运用类比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初中物理学习过程当中存在许多复杂的知识点,为了有效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教师除了利用实验探究的学习方法外,更多的是运用到类比的教学手法,用以简化初中物理复杂的知识点。
例如:在福建省泉州市的物理中考试题的当中经常会出现读刻度的试题。这类题目属于送分题目,其考察的就是学生平常的基本功底。刻度尺的读法一般遵循三看原则,一看量程,二看分度值,三看零刻度线。遵循这种读书方法,在结合读书的规则就能快速掌握刻度尺的使用方法。在以后遇到同样的测量仪器学习时也可以遵循同样的规则。
结语:
总的来说,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近年来福建省中考物理试题注重考察学生对物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以及综合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对物理概念、规律、公式和物理实验略微加重。因此,通过研究中考物理试题,不仅能洞察近年中考物理试题动向,还可以帮助教师调整教学计划,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和知识重心,从而提升物理课堂教学效果,为学生迎接中考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 倪红飞.实验试题应凸显“实验味”——2016年苏州市中考物理试题引发的思考[J].物理教师,2017,38(1):26-27.
[2] 余华.依据物理课程标准彰显学科核心素养——江西省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例析[J].中学物理(初中版),2019,37(12):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