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继宽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洒金小学,贵州省黔西南州 542400
摘要:兴趣在学生学习中的促进作用,早在很久以前就被人们注意到了,我国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曾提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同时,德国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知,兴趣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在小学阶段的素质教育中,数学学科是重点课程之一,加之数学多理论知识,因此,在小学教育中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普遍不高,这严重影响到数学教学效果。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激趣教学的作用进行浅谈,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激趣教学;作用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身心发育还没有健全,因而其在思考问题时主要采用形象性思维方式而非抽象性思维方式,但是,数学学科从整体上而言是一门抽象性科目,所以,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时会觉得难[1]。同时,数学教材多理论知识,这就导致课堂教学往往枯燥乏味,这与学生活泼好动、喜欢玩闹的天性相悖。因此,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往往不高,这不仅使得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低下,学习水平也一直提不上了,而且也加大了教师的教学难度。为了改善这种状况,教师就需要借助激趣教学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促使其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
一、借助激趣教学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对教学情境的创设,这是因为一个好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学生在逼真的情境中深刻地感知以及体会教学内容,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教学中来,进而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正如,苏联著名教育家和心理学家赞可夫所说:“凡是没有发自内心求知欲和兴趣而学到的东西,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掉的”[2]。所以,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展开课堂教学,对此,其可以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的需要创设相关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进行“位置与方向”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其可以在多媒体投影上投放有关“日出日落”的景象,并在学生观看视频的过程中,用激光笔指出视频中太阳在不同时间的位置与方向,进而以此向学生讲解位置与方向的知识,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总之,借助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变数学课堂教学的枯燥感,并在营造舒适和谐的教学氛围中,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借助激趣教学设置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和求知欲
数学学习离不开数学问题,推动着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提高的重要动力之一,就是数学问题的提出。
所谓的问题,指的是人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其对一个事物的最新认识与其原先的认知发生矛盾,进而引发对该事物的新理解或是疑惑,而疑惑则会激发人的求知欲与好胜心,促使人以自身的实践去解答疑惑,从而实现自身的进步[3]。因此,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也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数学提问,以激发学生的克服问题的好胜心和求知欲,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注意提问的要点,其可以参考以下三点:一、数学问题来自教学内容中的知识;二、问题的答案是唯一的,但解答方式可以有多种;三、问题的设置方式应当具有多样性。
例如,在进行“认识三角形”相关知识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提问,其可以借助幻灯片放映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三角形图片,如三角尺、三角形的旗帜、三明治等,然后结合图片对学生提问,如“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以及幻灯片中的三角形图片,谈谈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三、借助激趣教学展开实践活动,引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师要想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其就需要强化学生对知识的实践能力,对此,我国《数学课程标准》一书中早已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4]所以,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要向学生讲解相关的教材内容,也要指导学生进行数学实践,以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对此,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讲解式”的教学转向“操作式”的教学,并在结合小组合作式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展开对学生的实践教学。
例如,在进行“三角形的面积”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然后让小组采用数方格的方式算出三角形的面积,之后再借助其他图形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其可以指导学生将两个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拼合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再结合所学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得出三角形面积公式的算法,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迁移的方法,使其借助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得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进而实现了对本节知识的学习与掌握,而且也有助于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引发其动手操作的兴趣,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总之,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及其创造力,同时,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也会有不同的教学体验,从而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随着新课标对小学数学教学要求的提高,教师也要相应地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以便其课堂教学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提高。对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激趣教学法的教学优势,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其数学学习的效率和能力,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键烽. 多方激趣提升素养——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 福建教育研究, 2019, 000(002):P.20-21.
[2]马永国. 面向全体激趣引导--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兴趣培养[J]. 数字化用户, 2017, 023(048):187.
[3]秦胜兰. 导学,激趣,领略数学的魅力——浅谈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J]. 小学生(中旬刊), 2018(7).
[4]莫横臣. 浅谈小学数学激趣乐学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J]. 神州(上旬刊), 2018, 000(026):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