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洪贵
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竹园镇龙潭小学 652304
摘要:低年级的学生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能有效提高解题效率,数学学科教学质量偏低。这就需要教师们仔细分析学生们错题的原因,根据小学生的特征来制定相应的对策进行改进,这样才能够帮助提高学生们的数学解题能力,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本文基于小学三年级数学常见解题错误分析与研究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三年级数学;常见解题错误;分析与研究
引言
新课标的提出对小学数学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数学解题思路。小学低年段数学包含很多内容,有基础题、计算题、应用题等,每个题型应当用什么解题思路和知识都需要教师去明确。对此,教师应当仔细分析学生们解题错误的原因,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提出矫正方法,创新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提高数学解题能力。
一、小学低年段数学解题错误的原因
(一)学生缺乏扎实的基础知识
低年级的学生对学习没有很强的概念,缺乏扎实的基础知识是解题错误的主要的原因,由于数学学科的抽象性,学生们容易混淆一些较为相似的公式和概念,如果教师没有对这些概念进行进一步的强化记忆,会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反复出错。其次,数学学科有较强的逻辑规律性,但是低年级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弱,缺乏随机应变的能力,也会导致解题一错再错。
(二)教师没有正确把握学生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当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遇到困难、出现错误时,教师要正确地把握。但是,笔者实际调研发现,很多老师在学生做错题后只是就题讲题,缺乏对这类题型如何解答的概括,未能挖掘出学生出现失误的原因,学生很难明白自己出错的原因和具体面临的困难。就笔者的个人经验而言,当学生做题遇到了瓶颈或经常出现错误时,笔者会总结他们的错误,耐心指导,让他们了解同类型的题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去解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每次考试或做练习时,笔者都会对学生的错题认真对待,并让学生准备错题本,把错误的题型抄在错题本上,认真检查、分析自己的错题本。
二、利用规律性内容加强学生解题技巧,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对提高解题正确率十分重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解题技巧,提高解题正确率,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很多教师没有意识到解题技巧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在解题时找不到适当的解题技巧,解题思路混乱,解题错误率较高,长此以往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都会受到影响,甚至会怀疑自己,对数学学习产生畏惧心理。当题型较教师讲解的题型稍微有一点变化时,学生就会慌了神,没了解题思路,这种现象不利于学生日后的进一步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传授给学生一些解题技巧。数学学习中有很多规律性的题型,教师可以借此对学生进行训练,让学生能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顺利地解题。对于解题时经常出现错误和心态不稳定的学生,教师要耐心地进行指导,不断鼓励他们,让学生通过做题增加自信心,从而激发自己的数学潜能。例如,教师在讲找规律时,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板块,在这个部分经常出现的题型是:2,4,8,14,()。学生在看到这一道题时,感觉跟自己之前做的不一样,学生练习时常见的题型是:2,4,6,8,(),即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大2,于是学生很容易发现其中的规律,只需要在8的基础上加上2就得出答案。而当学生遇到这道题时,感觉难度较大,一下子慌了神。教师可以以此来引导学生发现数字之间的规律,而不仅仅是观察数字本身。仔细观察会发现2和4之间差2个数字,4和8之间差4个数字,而8和14之间差6个数字,这样学生就能发现数学之间隐藏的规律,从而找出答案。
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发挥主导作用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从知识的讲授者转变为知识的传播者,在教学过程中,互动教学的方式就提现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互动教学更注重教师对学生的启发式的提问,整个课堂教学是教师启发性提问,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究,然后做出回答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时刻遵守自己的职业要求,即使学生做出错误答案,教师也不要急于求成主动告知学生问题的正确答案,要循循善诱,一步步引导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出正确的答案。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的答案,会让学生感受到极大的成就感,而这些成就感会转化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更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数学学习中。例如,在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学大部分涉及到的知识还是计算等等,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是教会学生计算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算,解答出正确答案,教师可组织解计算大赛,由教师出题,学生分小组计算,在规定时间内,计算数量最多正确率最高的小组获胜,教师可给予实物奖励,同时鼓励没获奖的小组继续努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结束语
总之,提高小学三年级数学课堂创新性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努力,积极探索出更加高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融合到对学生的教学当中去,并且这些方法和手段要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相适应,以及要高度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因为课本上的知识对学生来说还是最重要的,所以教师要深入研究课本,设计好的教学方案,利用它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提高教学有效性,为学生以后的学习能力和综合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柴艳萍.巧用错误资源优化解题策略[J].甘肃教育,2019(17):133.
[2]赖玉新.小学生数学解题错误原因探析及矫正策略[J].中外企业家,2019(22):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