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微课在高等数学个性化学习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19期   作者:杨金林
[导读] 随着时代的不断前进以及社会的持续发展,各行各业都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和建设
        杨金林
        百色职业学院   533000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前进以及社会的持续发展,各行各业都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和建设,教育事业也不例外,为了培养出更加符合社会以及各企业要求的人才,相关的教育政策和条例在不断的完善。当下,最受广大师生关注的非微课莫属了,那么微课为什么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受到大家的青睐呢?原因主要有三点。下文将围绕高等数学教学课堂开展的现状进行浅析,提出微课应用的原因和策略。
        关键词:微课;高等数学;个性化学习;应用.

        不难发现,数学课堂的开设从小学贯穿到大学,以此可见,数学学科是非常基础且重要的。很多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较低,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学生本身,思维逻辑性不强,面对复杂的题型,容易产生一定的消极情绪;另一方面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过于固化,导致当下很多学生在高等数学的学习过程中烦恼不断。微课就是在这样的情境下应运而生的,很好的解决了当下存在的一些问题,提高了学生们的个性化学习效率。

一、高等数学教学开展的现状
        1.1学习积极性不高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是各学科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通病,造成学生学习兴趣较低、积极性不高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学生自身缺乏目的性,对于学科学习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划;还有一些学生受教学内容的影响,会产生一些抵触甚至厌恶的情绪,这类问题较大,尽管有教师和家长的引导和监督,学生自身还是难以改变对学科的根本态度;最后还有一部分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走神,这一原因可以理解,因为人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有限的,通常在课程开展的前20-25分钟内,但是这并不能成为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理由和借口,这些问题都是有办法克服的。
        1.2理论与实践脱离
        理论与实践内容脱离这一问题在高等数学的教学课堂中尤为突出,因为高等数学是集理论与实践应用于一体的,学生们学习的数学理论内容,最终都是为解决今后学习、工作以及生活中的数学应用问题服务的。当下的现状是,不仅大部分学生没有意识到高等数学知识的应用重在理解,很多数学教师也没有认识到,一味的采取题海战术,试图套用解题模板,来获得较高的成绩。但是其实这样的做法是很片面的,不利于学生学习思维的发散和形成,并且长时间的题海战术或者“死记硬背”都会使学生产生疲惫感,学习效率反而会大打折扣。
        1.3学习缺乏技巧性
        学习缺乏技巧性,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学习的技巧,更多的是套用公式或者死记硬背,这样的学习方式不能完全否定,但是也绝对不提倡,因为题型是百变的,并且在今后的实际生活中会遇到的问题是毫无章法可言的,所以单纯的“背”题型和答案是没有用的,学生应当将这些内容进行理解与消化,再运用到新的数学题目中,做到举一反三,那么就可以很好的把握学习内容的重难点了。除了掌握学习技巧,积累学习经验外,最重要的是,学生需要形成自己的解题思维和思路,便于今后对问题的整理和内容的总结。



二、微课在高等数学个性化学习中的具体应用
        2.1知识薄弱型选用知识讲授类系列微课
        微课教学得以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多媒体课件,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提高学习质量。对于知识薄弱型的学生,老师在准备微课件时可以把新旧知识串联在一起,形成连贯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温故而知新。

      
     
        2.2动力不足型选用寓教于乐类系列微课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对于动力不足型的学生,老师可以创建生活化的情境微课,将高等数学的知识点渗透其中,以此来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迁移和转化。

        2.3方法不当型选用方法指导类微课
        高等数学的课程具有逻辑紧密、内容庞杂的特点,对于方法不当型的学生,老师可以根据授课内容与学生学习实际,通过课前准备、课堂导入及课下复习三个环节,对微课模式和内容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安排。尤其是对于偏概念性的知识点,老师就可以通过微课的形式创设便于学生理解的教学情境,在课堂上通过播放微课视频把抽象的概念变得立体形象化,最后课下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布置不同的微课复习内容,进行巩固练习。
        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二重积分的定义”这一部分内容时,老师准备微课的过程中可以设计几个与学生预习内容相呼应的问题,对二重积分的定义、二重积分的几何意义、二重积分与定积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等内容进行提问。在课堂上通过播放微课引出问题,指导学生对预习的内容进行回顾,并对课堂内容产生探究的兴趣。此外,在学习“傅立叶级数”这一类相对复杂的知识点时,老师可以多参考借鉴其他优秀老师的课堂案例,引用最适合自己学生的微课内容,帮助学生更加全面的认识到傅立叶级数的魅力。
        
三、构建个性化学习的微课评价机制
        3.1针对动力不足型学生的微课评价机制
        针对动力不足型的学生,设定的转化目标是提高学生学习高等数学课程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参与热情。因此,老师在对这一类型学生进行学习效果评价时,可以从课前、课中和课下三个环节对学进行综合考察,通过学生的课前预习效果、课上听讲表现、课下作业完成情况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3.2针对知识薄弱型学生的微课评价机制
        针对知识薄弱型的学生,设定的转化方向是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高等数学知识体系和架构,让学生能够掌握高等数学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或转化关系。因此,老师在对这一类学生进行学习效果评价时,可以通过评价定量表对数学知识框架的思维导图、知识的重点、难点等内容进行逐一考察,从而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客观评价。
        3.3.针对学习方法不当型学生的微课评价机制
        针对学习方法不当型的学生,设定的转化重点是促进学生对高等数学知识的正确理解,掌握运用高等数学知识进行意义学习的方法,能够对数学知识进行熟练的变式训练。因此,老师在对这一类学生进行学习效果评价时,不要一味的强调学习结果,而是要侧重于考察学生学习的整体过程,形成正确的数学学习意识和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

        综上所述,虽然微课引起了很好的反响,但是在实际的课程开展过程中,还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的,例如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教学模式单一,但是相信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这些问题会得到很好的解决,而微课在高等数学课程的应用和开展过程中,也会更加的顺利,学生的思维会得到很好的发散,自主性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黄勇, 何敏藩. 微课技术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创新应用[J]. 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版, 2019, 15(09):148-149.
        [2]林伟男. 用好微课,优化高中数学教学质量[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 000(002):P.51-51.
        [3]陈雨航. 高中数学个性化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J]. 求知导刊, 2018, 000(032):64-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