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帆
湖南省湘潭市九华经开区九华和平小学 4111100
摘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下,教育也在与时俱进,而这也使得教育理念正不断发展进步,生本教育理念便是近年来提出的一大教学理念,不仅对于教师的教学有着指引作用,在对于学生们的教育中也有着极为积极的意义。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基于生本理念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生本理念;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引言:
生本课堂教学理念的落实就不同,它既有效转换了师生角色,也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有效的落实。因此,为实现小学生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使得学生得到数学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具备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教师可以结合以下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分析与思考。
一、生本理念对高效课堂构建的意义
生本课堂是最近一直在提的教育观念,提倡构建自主学习、平等交流、和谐的人文课堂,提出教师应该培养出能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高素质学生。在生本课堂构建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扮演辅助、引导学生学习的角色。教师应该与学生平等地沟通和交流,以尊重学生为前提,鼓励学生,给予学生帮助。当学生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奇特的想法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思考,帮助学生完善或者修正其思考结果。教师应与学生共同讨论、探究知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带动所有学生积极学习,以提高教学效率,创设高效的课堂环境。
二、基于生本理念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一)给予学生学习空间,让学生的思维自由发挥
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忽视预习的作用,对数学学习也只是单纯接受教师的教学,对所学章节没有进行理解性学习。一些基础不好的学生很容易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节奏,导致成绩越来越差,最终对数学产生抵触心理。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到这一点,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学生的思维给予引导。教师布置前置性作业就是要让学生提前对学习内容进行基本的了解,促使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根据以往的知识来对新知识进行理解。一方面,前置性作业可以帮助学生巩固以前的知识;另一方面,它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知道在遇到难点时,如何通过合作学习以及搜集相关资料进行理解和突破。在布置前置性作业的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出发,结合新内容,将两者有效融合。例如,学习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除法》,教师在讲授分数除法的内容时,可以以前面所学的分数加减法、分数乘法作为引导,结合已学内容的思考题,让学生深度思考其中的关联和区别,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让学生能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巩固旧知识。
(二)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教学评价是不可或缺的一环,这是教师对于学生们的表现进行反馈总结的环节,同时也是学生们对于自己在阶段性的学习中的教学成果的验收,通过教学评价来对自己进行查漏补缺,保证日后的学习能够顺利进行。在生本教学理念下,教师在教学评价这一环节中除了教师评价还可以添加学生们的自我评价以及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让学生们善于主动反思思考的同时也学会取长补短,培养出谦虚的品格,从而使得学生们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能够逐渐学会自我反思,从而能够走得更远,更稳。
(三)融合生活实践,锻炼学生数学计算思维
在新课程的落实中,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还要让学生得到数学能力的提升。使得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学会解决生活问题,从而实现生本课堂建设的价值,让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得到数学计算能力、运用能力的综合提升。为此,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践,通过生活中数学问题的引领,让数学教学得到实质性的发展。例如,在进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课前给学生们布置好预习作业,对两个图形的概念先进行一定的灌输,在让学生们找出生活中有这一图形的物品,随后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对自己所找出的图形进行展示,教师们根据学生们所展示出来的图形来进行讲解,还可以挑出学生们找的非平行四边形来强化知识点,在经过了生活中的接触后,学生们对于所学知识能够拥有更为深刻的印象,与此同时,在长久的生活化教学后,学生们会有意识地对所学知识与生活进行联系,使得学习的效率在“生活”这一元素的带领下逐渐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诉,在近年来社会的发展以及教育要求的不断变化下,教育理念也应当与时俱进,才能够保证教学质量能够稳定提升。在生本教育理念下,教师们的教学首先要做到的便是教师本身的思想观念的转变,通过学生们的主体地位的强化,让学生们意识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在学习中以更为主动的态度来面对课堂,从而保证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以及学习效率的提升,最终获得教学质量的优化,培养出与时代的要求相契合的学生。
参考文献:
[1]王杉林.生本理念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3):126.
[2]左强.让生本教育理念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实施[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5):157.
[3]徐莉.基于生本理念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建构[J].新课程研究,2019(10):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