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婷婷
佛山市禅城实验高级中学 528000
摘要:“历史解释”素养是中学历史新课标提出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历史解释核心素养培养需注意“历史解释”的严肃性、逻辑性、价值性,这样才能促成学生对历史认识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历史解释;实践分析
一、如何理解历史解释核心素养
“历史解释”素养是中学历史新课标提出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培养学生这一核心素养,其重要意义在于促成学生对历史认识的几大提升:感悟明了各类史实,理解其内在关联;辨别分析史实与阐释,理解历史解释的意义;学会论述解释历史现象,形成自己的解释能力;运用科学史观,客观全面清晰论述历史问题。
历史解释核心素养体现出对史料、史思、史感、史学范式的要求,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注意对学生这些方面的培养。求真求实是历史解释素养培养的前提,让学生学会区分“史实”与“解释”。之后进行延伸拓展,通过补充必要史料,与反向论证相结合,进一步掌握相关知识。例如,在指导学生观察义和团“扶清灭洋”的图片时,老师可以先从自己对运动口号的理解入手,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对运动口号的内涵进行深入理解,也可鼓励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了解运动的整个过程,尝试去理解义和团运动的意义,这对帮助他们理解历史解释是有益的。
二、历史解释核心素养培养需注意的方面
(一)“历史解释”的严肃性
所有对历史的解释都需要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要站在时代立场来诉说历史。考虑到每个人对历史解释的理解深浅不同,我们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站在客观角度进行叙述,不要夹杂太多个人观点,即便它是正向的;也不要肆意宣扬某种精神,因为我们不是“他们”,无法体会那时那刻“他们”的思想动机与情感,我们要还给学生真实的历史。高中历史课对历史解释的培养目标应该是,让学生能够区分史实与解释;对历史解释加以客观公正的评析;能够正确论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面对现实社会与生活中的问题,能够以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加以看待和评判。
由培养目标可以看出,对历史的正确理解,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正确解读,对历史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的客观合理评价是历史核心素养表现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历史解释核心素养的根本。既然我们把历史解释视作历史核心素养的一部分,那么就应该遵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也要正视历史的真实性。
(二)“历史解释”的逻辑性
历史解释是依托信息提取、概括、分析等一般学科技能,得出不同的历史解释,并且运用学科思维进行相关历史评析,因此历史解释需要合乎逻辑。目前中学历史教学中最为常见的逻辑问题是“推理的省略形式”,通常是默认的已掌握知识,或是已有语境提供的知识,容易被省略;还有一种是“推理的缺失断裂”,由因到果的过程省略,导致内在关系断层,这种省略对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有害无利。
如人文主义思想起源到文艺复兴中间这段,学生通常了解的是黑暗的中世纪,但仅限于模糊印象,导致“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割裂感。有老师试图弥补这种割裂感,讲到查理大帝文化改革,无形催生出一种新的“欧洲文化”,再到中世纪大学兴起,本意是为神学服务,客观促使人的精神解放和理性回归,从而得出文艺复兴不是骤然兴起的产物,更是历史沉淀的结果。这种推理,很好地弥补了史实与结论的缝隙。
(三)“历史解释”的价值性
历史解释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专注于方法的尝试,也不是追求标准的统一,而是要站在历史的高度,用历史的眼光和态度去看待历史的发展。教学实践应当关注学生解释历史的过程,并从研究中去塑造他们的历史价值观,培养出“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这样才能体现出历史解释核心素养。
例如工业革命,有诸多相关论著,从概念、影响、研究流派等方面进行详细论述,教师引导学生在掌握不同范式背景下的工业革命影响,辨析不同学术观点形成的机理之余,让他们形成有关工业革命起源问题的己见,从而感受到工业革命不仅仅是历史课本里遥远的事情,还是当下工业化时代每时每刻发生的现实,譬如工业化的区域差别,贸易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工业化的深层文化因素与企业精神,经济迅速发展中的社会群像,工业化引发的基础教育变化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历史核心素养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新课标、新高考的影响下,培养和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将会成为中学历史一线教师的主要方向。“历史解释”是历史核心素养的重中之重,它对于培养学生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有着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巩汉涛.高中历史教学核心素养培养——以时空观念为例进行分析[J].中国农村教育,2019(12):45.
[3]周立悦. 高中历史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的问题研究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17.
[4]陈波.逻辑性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
[5]鲍丽倩.优化史论逻辑促进历史理解[J]历史教学·中学版,2018(10):27.
[6]陈文佳.严鹏.工业革命:历史、理论与诠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