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娟
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637000
摘要:自主学习模式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是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在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中思想政治教课是高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然而,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过程相当枯燥,教学方法是传统的言传身教和灌输式教学,导致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枯燥乏味,学生对它失去兴趣。自主学习模式是在新课改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本文从自主学习模式入手,探索高中思想政治课自主学习模式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自主学习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和其他学科相较存在知识点多,涉及领域广的特点,在课时相对偏少的情况下容易采取灌输的方式,使得课堂枯燥、乏味。与此同时,许多思想政治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多通过以往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主要表现为:教师为教学的主体,不能充分显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均会受到直接的影响。针对于此,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应转变以往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以此使学生能主动探索学习中的奥秘和乐趣,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学的实效性。
一、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自主学习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较弱
高中是学习压力任务较重的一个阶段,为了应对传统应试考试,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较弱,并且往往对教师有很强的依赖。在高中进行思想政治教学的过程中,自主学习需要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去支配学习、引导学习过程,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去思考问题、提出疑问,并且解决问题,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学习的内容和本质。但是很多学生还是需要通过教学进行讲解和帮助,并且部分学生认为就算是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也很难保证学习的正确性,学习的具体效果也无法保证。
(二)实际操作中教学目标单一
新课改对于高中政治的内容以及形式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尤其是将课堂内容生活化和教学氛围生动化,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由于教学目标比较单一,使得教师在高中的教学过程中过度偏重于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偏重于使用背诵和刷题等教学方法,这种模式造成了思政课课堂氛围的枯燥乏味,从而抑制了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发挥。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自主学习模式措施的探究
(一)在课堂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问题探究
在自主学习理念下,教师需要认识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位置,承认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增加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自主学习时间,除进行课前预习之外,还需要进行课后复习,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中有效发挥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采用自主学习模式,首先要在课堂上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见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例如在学习“文化对人的影响”这一内容时,可以在课堂上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适当地提出:文化传播的途径有什么?文化对人的影响有什么?现代体系下文化内容有哪些呢?这一系列问题都可以让学生在问题中进行探究教学内容,凸显出学生自主学习获得的价值。
(二)在课堂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问题探究
在自主学习理念下,教师需要认识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位置,承认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增加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自主学习时间,除进行课前预习之外,还需要进行课后复习,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中有效发挥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采用自主学习模式,首先要在课堂上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见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例如在学习“文化对人的影响”这一内容时,可以在课堂上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适当地提出:文化传播的途径有什么?文化对人的影响有什么?现代体系下文化内容有哪些呢?这一系列问题都可以让学生在问题中进行探究教学内容,凸显出学生自主学习获得的价值。
(三)加强现代化技术的使用
最后,在高中政治的课堂过程当中,教师处于的地位要进行有效的把握,尤其是在开展教学过程当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接受学生对于知识的探索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在自主学习的过程当中,更多的是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指导,才能够使得师生之间的合作更加顺利,保证教学目标的完成。教师和学生可以借助微博、微信或者QQ等平台进行交流,教师可以借此机会了解学生,学生也容易对老师产生亲近感,亲其师方能爱其课,通过构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结束语
自主学习模式是在新课改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实践中,它的应用还存在许多操作层面的问题,导致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无法提高。为了更好地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有效性,思政课教师仍需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它的具体构建问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辈将不懈探索。
参考文献
[1]浅析素质教育中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几个误区[J]. 杨召强.考试周刊.2009(33)
[2]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自主探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 谭蓉.华中师范大学2016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渗透[J]. 苑蕊.华夏教师.20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