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晶晶
湖北省公安县实验小学 434300
摘要:音乐是情感艺术,教师在教学时如果仅仅是硬性地进行知识的灌输,则非常不利于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也不利于学生对音乐情感的体验。当前,新课改要求各学科教学要以发展学生综合素养为目标,因此,将音乐游戏融入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能引导学生欣赏音乐、感受音乐,进而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音乐游戏;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应用研究
引言
小学阶段学习固然重要,但是在学习之余也要有一些兴趣爱好课程去放松心情、陶冶情操,在学习中发掘新鲜的事物。启蒙阶段的小学生自律能力比较弱,因此作为老师常常要督促孩子认真学习,但是在乏味的督促下,孩子们往往偏离路线,适得其反。所以,在音乐教学中,音乐老师应该积极利用音乐游戏来带动孩子的注意力和兴趣。同样,不管什么科目,教学游戏都是适用的,尤其是对小学启蒙阶段的孩子来说。当前的教育发展在逐渐成熟,音乐也会渐渐被列入重要教学当中,成为每一个学生的必修课。音乐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身素质,又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在音乐教学中,老师应该立足于小学生的认知和理解能力,不是一味灌输,而是要和孩子们一起互动,引领学生多样化地开展更多更丰富的音乐游戏活动。让音乐融入到生活当中,使生活充满生机与活力,让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
一、音乐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小学阶段学习本就是乏味的,尤其是在刚起步的时期,小学生每天被看不懂的作业和枯燥乏味的课程淹没。音乐这门课程就是为了给小学生提供更多的兴趣,增添学生学习的乐趣。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之余享受音乐的快乐,还可以拉近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使枯燥的心情得到暂时的放松。音乐课程的学习可以激发孩子们的思维能力提升,促使他们的想象能力提升、智力开发等,因此现在很多孕妇在怀孕期间都会对孩子进行音乐熏陶,上学之后,课前、课间有很多学校也会播放美妙的音乐。尤其是对于小学时期的孩子,音乐对他们来说不仅是一门课程,更多的是让他们产生美感,提升对生活的热爱,增强他们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激起他们对于整个世界以及未来生活的向往,因此音乐对于小学课堂来说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二、充分利用情景再现模式
小学生正处于知识懵懂的阶段,其理解和应用能力比较差,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内容,结合学生理解能力、接受范围和生活实际,通过一些简单的现实情景再现类活动,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情景再现,学生主动去摸索、模仿和演绎,增加学习的乐趣。在情景再现的教学模式中,因为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其中,所以在演绎过程中能更主观地领会到音乐的内涵,观看的同学注意力也会更加集中,从而能更直观地理解知识、感受到知识,而且学生在角色演绎的同时能体会角色所处情境下的感情变化,深入了解角色的人物特点。根据感情色彩、背景环境变化再结合音乐的曲调不仅能加深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提高表演能力,增强自信心。情景再现法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能力,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表演力,对提升学生的综合实力具有重要作用。
三、组织音乐游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没有一个人是独立的存在,新时期,社会要求人们具备较强的合作能力,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对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当前,许多小学生缺少合作能力,不愿意和其他学生交流协作,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喜欢独立学习,这造成了学生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的缺失,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为了改善这一现状,小学音乐教师应设计相应的音乐游戏,在游戏中发展学生的合作能力。例如在教学《火车开啦》这一课时,音乐教师先根据学生性格、音乐学习能力等的不同将学生分成几个不同的学习小组,然后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火车开啦》这首儿歌,要求学生们伴随着音乐声进行开火车游戏,游戏的主要内容为:在每个学习小组中,学生们需要进行自主分工,有的学生需要扮演火车头,有的学生扮演车厢,学生们需要跟随音乐的节奏来相互配合完成前进、转向、制动等动作。整个游戏都需要学生们的相互配合才能完成,在一次次的游戏中学生们不仅掌握了《火车开啦》这首儿歌的旋律,而且学生们的合作能力也获得了提升,同学之间的交流明显增多。
结束语
总之,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素质教育被提上日程,小学音乐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音乐游戏的应用,寓教于乐。同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游戏,还有利于挖掘学生的音乐天赋,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吕方圆.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新智慧,2019(19):30.
[2]郑永兵.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融入音乐游戏[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366-367.
[3]张磊.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6):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