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声乐教学中歌唱思维的培养和运用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19期   作者:邓彦睿
[导读] 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声乐教学是培养音乐人才的关键途径,高校必须注重
        邓彦睿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四川绵阳 621000

        摘要: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声乐教学是培养音乐人才的关键途径,高校必须注重创新声乐教学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更加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音乐素养。同时,歌唱思维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歌唱能力,所以在具体的高校声乐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手段来培养学生的歌唱思维,从而提升教学质量,更好地实现高校音乐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歌唱思维;高校声乐教学;培养;运用
        现如今,我国教育事业得以进一步发展,声乐这一现代特殊的表演艺术形式,受到各大高校的广泛关注,很多新的理念也逐渐加入到声乐教学之中。对于高校声乐教学而言,歌唱思维在其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可以显著提升声乐教学课堂的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基于此,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培养学生的歌唱思维,然后合理地引导学生,使之更加充分的掌握实质的训练技巧、音乐理论知识,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的专业技能。
一、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倾听能力
        在人的认知世界中,其接触所有事物的开始为听力。而在高校声乐教学之中,听觉是学生对声乐认识的一种关键形式,也是打开其歌唱思维的第一步。要求学生能够较好地辨别音高和音准等基础问题,即声乐专业的学生应具备良好的听力,只有其具备这一能力,才能够更好地学习声乐课程,及更好地把握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同时,在高校声乐学习中,学生不仅要付出足够的努力,还需具备超高的悟性,要求学生自己用心去感受、去实践,用心倾听所学声乐知识,构建起与教师互动的桥梁,从而有效培养声乐专业学生的歌唱思维[2]。
        如:在《在那遥远的地方》的声乐教学中,由于该歌曲具备较为浓厚的地域性特色,且在民间广泛流传;在课程上,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该歌曲,再详细介绍该歌曲的创作背景,待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歌曲后,然后开始对这一歌曲进行学习;在具体学习过程中,教师可将歌曲划分成多个部分进行逐一教学,先播放该歌曲的第一部分,要求学生认真倾听,然而提问:“乐曲演奏过程中存在哪些变化?该歌曲第一部分表达了何种思想感情?作为演唱者,应该如何演绎这一部分?”通过提问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基于此,在教师有效地引导下能够可以进行有效地倾听,更加充分的理解和认知歌曲内容,从而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声乐教学中学生歌曲思维的有效培养。
二、积极转变声乐教学思想
        在高校声乐教学中,教学思维作为教学的关键,也是影响教师教学成果的重要因素。作为声乐教师,其必须注重技术的强化和自身思想局限的突破,也就是积极专研传统的教学思想,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只有这样其才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声乐学习,帮助学生摆脱思想上的局限,提升其学习效果[3]。
        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1)针对教学情境的建设,教师应摆脱以往过度偏重技术指导的局面,借助多种引导手段来强化对学生的情感引导;同时,不仅注重最基本的歌曲旋律,还应借助更加丰富的要素来引导学生,如:教师可借助视频、肢体动作、图片等要素来引导学生,促使其更加直观形象地理解歌曲的情感和氛围[4];(2)尊重学生的音乐观念,也就是其对歌曲的理解和演绎,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以宽容、尊重的的态度来引导学生,让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且尊重学生的奇思妙想,如:在《母亲》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该歌曲的不同看法,此时教师应认真倾听学生的想法,不可马上指出学生说的是对还是错;在本质上音乐观念是因人而异的,学生对歌曲的认知直接关系到其歌唱思维的培养,故而教师不可影响学生的思考,即使认为学生的看法是不正确的,也不可反驳,而是循序渐进地引导,使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通过支持学生独特的观念,才能够促使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和理解歌曲,有效培养其歌唱思维。


三、学生歌曲思维能力的运用
(一)想象性的思维能力
        想象在歌曲演唱中具有重要作用,而想象的前提在于学生能够充分把握歌曲,若其不了解歌曲的特点和本质,则其想象就如同根基不稳的建筑。所以,要想学生具备合理的想象思维,必须依据歌曲的本质特征,再次创造歌曲。在声乐歌曲学习中,学生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想象能力,于心中描绘一幅美丽的画面,且结合自身的体会来创作出新的歌曲艺术形象[5]。
        如:在《大森林的早晨》的教学中,该歌曲主要描绘了晨雾、山川、竹林、鲜花等一幅生机勃勃的大自然景象,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一些关于森林早晨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形象地看到大自然的美丽景象,促使其更加准确地把握这一歌曲的歌词意境,然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自己去了解、去创造,想象自己已经置身于“大森林”之中,从而更加深刻地感悟到创作者内心所想象的画面,此时想象思维也就起到了联通听众的作用,最终提升歌曲的演唱效果。
(二)创作性的思维能力
        创作性的思维能力主要指对新的具有特性的声音学习方式进行不断开辟,且更加完美的呈现出乐曲的本质。创作性的思维能力可促使学生再次创作声乐作品,且使之可以与歌曲达到高度融合,可以更加充分的展现出歌曲所蕴含的意义,从而向听众呈现出焕然一新、独树一帜的音乐作品。由于在高校声乐学习过程中,学生很难实现歌曲的完美创作,需要其不断学习,并强化对多种类型声乐的模仿,才能够更好地提升其声乐学习能力,有助于其更好地理解乐曲;同时,学生需要加强与各类声乐作品的联系,在教师的引导下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自主性思维,积极学习各种演唱丰风格,有效激发其创造性思维,从而为歌曲的展示提供更多好的创新[6]。
        如:在《我只在乎你》的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各个翻唱版本,让学生认真倾听,并思考:“这些翻唱版本中可做出何种改变?其中的情感是否有变化?你更喜欢哪一个翻唱版本,理由是什么?”等,待学生回答了这些问题后,教师也说一说自己的回答,与学生一同讨论。通过这一方式,让学生品鉴二次创作的歌曲,对其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分析和总结,从而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创作经验,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还能够提升其对声乐的思维能力,有效培养其歌唱思维。
(三)情感性的思维能力
        所有的声乐作品中都蕴含着创作者的情感。基于此,在高校声乐教学中,教师必须深刻地解读创作者的创作背景,然后更好地把握作品的情感,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体悟声乐作品的情感[7]。如:在《黄河大合唱》中《黄河怨》的教学,教师可先向学生深刻解读该歌曲的创作背景,然后借助相关书籍、文件、视频等资料,使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日本侵略者的残暴,并更加深入地理解该歌曲的情感,再引导学生在该歌曲的演唱过程中,通过一定的时代背景来呈现歌曲的情感,让听众能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提升演唱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声乐教学中教师应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歌曲思维,通过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倾听能力,并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思想,来有效培养学生的歌曲思维。同时,教师需引导学生在歌曲演唱中对歌曲思维加以有效运用,以此来确保自己歌曲演唱的感染力,为听众呈现出更加优秀的声乐作品。
参考文献:
[1]李倩倩.高校声乐教学中歌唱思维的培养和提升[J].北方音乐,2020(04):155+157.
[2]李朕樾.高校声乐教学中歌唱思维的培养[J].戏剧之家,2019(08):181.
[3]马心圆.试论高校声乐教学中歌唱思维的培养及运用策略[J].艺术家,2018(04):34.
[4]史建华,刘晓晴.高校声乐教学中歌唱思维的培养和运用[J].音乐时空,2016(05):149-150.
[5]孙镜轩.高校声乐教学中歌唱思维的培养和应用研究[J].大众文艺,2016(04):216.
[6]荆晶.关于高校声乐教学中歌唱思维的培养和运用研究[J].艺术品鉴,2015(12):242.
[7]王铁.高校声乐教学中歌唱思维的培养和运用[J].山东工会论坛,2015,21(03):125-127.
作者简介:邓彦睿,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声乐演唱与教学。
项目基金:本文为四川省教育厅教学改革项目《“乐舞一体”理念下羌藏歌舞人才培养系统构建与实践》成果之一,项目编号:JG2018-9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