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文化融入高校民族声乐教学的路径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19期   作者:杨模英
[导读] 戏曲作为承载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的艺术瑰宝,其在我国民族声乐发展中具有至
        杨模英
        成都艺术职业大学,四川成都,611433
        摘要:戏曲作为承载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的艺术瑰宝,其在我国民族声乐发展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鼓励高校民族声乐教学中积极传承和创新戏曲文化,以此来进一步推动我国民族声乐的健康长远发展。本文主要分析高校民族声乐教学中可应用的戏曲元素,并提出戏曲文化的具体融入路径。
        关键词:戏曲文化;高校民族声乐教学;路径
        戏曲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历史,其源自于歌舞,由汉唐发展至今,历经上千年的发展和积累,逐渐形成了歌、舞、剧之间的相互融合,具有各式各样的表演形式;对于戏曲的言辞,需要通过“唱”来对人物形象进行刻画,且借助优美动听的歌声来演唱;同时,戏曲中蕴含着很多的经典传统,也正是这些传统,促使戏曲在中国大地上经久不衰[1]。基于此,在高校民族声乐教学中,教育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戏曲文化的有效融入,积极打造弘扬民族文化、满足现阶段社会发展要求及社会大众需求的高质量艺术产品,从而较好地传承戏曲精髓,推动我国民族声乐教学的良好发展。
一、戏曲文化中蕴含的几种元素
(一)用气
        用气主要指依赖于气息的动力元素,使喉咙发出声音;用气在戏曲表演和声乐表演中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戏曲演唱而言,用气是指依靠腹肌和膈肌等来发出声音,而想要抑扬顿挫呈现出人物情感,要求演唱者能够对“用气”加以合理拿捏;对于声乐教学中“用气”的讲授,以《桃花源》为例,教师可利用这首歌曲对学生“润腔”、“传神”、“传情”能力进行训练,提升其用嗓能力,通过融入戏曲中的用气,则能够训练学生用自然的声音进行歌曲演唱的能力,使之在高强度的演唱时也不会产生颤音,且能够防止由于嗓子劳累而发生断断续续的情况[2]。
(二)唱字
        文字是人们表达内心情感的一种关键手段。在戏曲表演中比较高的要求着表演者的“唱字”能力。戏曲将多种表演方式进行有机融合,并非是单独的表演,其特点是综合性,戏曲中的“唱字”作用在于:对人物形象进行塑造,通过正确的发音技巧和发声技巧来确保戏曲演唱的质量。“唱字”的要求有:(1)乐音精准;(2)吐字清楚;(3)节奏沉稳。由于戏曲表演要求表演者必须做到吐字清晰,故而在声乐教学中应用这一点,能够较好地训练学生对唱字的把握能力,使之具备更高的唱字水平。
(三)用嗓
        唱功是戏曲文化中非常关键的一部分,不同的戏曲具有与之对应的用嗓要求,常见的形式包括:(1)大嗓,即将声音全部打开,通过最为洪亮的声音进行展示;(2)小嗓,即通过婉约、轻柔的声音进行展示;(3)介于大嗓与小嗓之间的用嗓形式。同时,不同的场景和唱词中具备不一样的用嗓要求,以此来抑扬顿挫的进行表演,获得跌宕起伏的效果。在高校声乐教学中融入戏曲的“用嗓”,能够让学生拥有更加完美的声音[3]。
(四)情感
        对于文学和艺术的创作,均依托于一定的表现形式来呈现出创作者的情感,且借助情感的表达来吸引观众,并与创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戏曲也不例外。人们在观看戏曲表演的过程中,往往会因置身于感人的情节中而落泪,因置身于欢喜的情节中而大笑,而这正是戏曲艺术情感性的体现,也正是有了情感的注入,才使得戏曲表演更加的生动、形象,也让人物更加丰满。基于此,在高校民族声乐教学中融入“情感”,能够让学生进行更加出色的表演,通过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表演中,从而有效提升表演效果。


二、戏曲文化融入高校民族声乐教学的有效路径
(一)树立新的民族声乐教学观念
        对于民族声乐教学,部分高校尽管已认识到戏曲文化的重要性,然而在戏曲文化的探索过程中,仅仅对注重戏曲作品的学唱、戏曲理论的梳理,并没有积极探索新的传承发展戏曲艺术的方式。传统是在社会大众的不断实践和创造中得以逐渐形成的,现如今人们需在继承中国戏曲文化的同时,需在前人的基础上对戏曲文化进行再创造和不断革新,以此来推动戏曲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发展[4]。基于此,在具体的高校民族声乐教学中,教育工作者应树立新的民族声乐教学管理,将戏曲文化科学合理地融入到教学之中,且应有机结合起民族文化的继承、发扬和戏曲文化的融入,也就是强化与各专业院校的合作交流,对自身所在区域的戏曲文化资源进行充分挖掘,对高校和学科已有优势进行有效整合,从而更好地满足现阶段高校民族声乐教学的发展需求。同时,应对戏曲历史进行深入挖掘,对身边戏曲文化资源进行充分挖掘,在声乐教学课堂中有效融入戏曲文化,从而打造出更加高质量的戏曲艺术产品,较好地传承戏曲精髓,积极推动我国民族声乐教学的良好发展。
(二)选用适合的戏曲唱段教材
        目前,高校民族声乐教材中的戏曲内容并不能够满足时代的需求,这就直接影响到声乐教学中戏曲文化的创新与推广。有的高校的民族声乐教学中并未涉及到戏曲选段的教学,有的高校的民族声乐教学中只是将戏曲选段作为点缀部分,这就大大影响到戏曲的传承和发展,也难以培养声乐专业学生主动学习和传承戏曲的意识。针对这一情况,教育工作者应注重戏曲唱段教材的选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自行对戏曲唱段教材进行编写,在编写过程中应注重选择朗朗上口、意义深远的戏曲选段,或是不拘于独唱的选段,或是选择对唱、重唱及小组唱等选段,同时,可选择各式各样的戏曲唱段和含有戏曲音乐创作元素的民族声乐作品,以此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确保高校声乐教学中戏曲文化的有效融入,且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5]。
(三)拓宽戏曲表演形式
        在高校音乐学院中,需要各专业的学生和教师都积极参与到戏曲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中来,其中作曲专业的师生可将戏曲中的一些元素应用到新作品的创作中,或是改编一些经典悦耳的传统戏曲音乐,从而让自己的作品富有时代特色和活力;音乐学专业的师生应做好戏曲历史的梳理和戏曲文化资源的整合、挖掘......。此外,为能够更好地发现自身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创作出更加高质量的艺术精品,高校应加强与其他高校的交流,邀请其他高校将优秀的民族声乐作品带到本校进行演出,也可将本校好的民族声乐作品和好的演出推广到其他高校[6]。
(四)创新教育教学模式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涌现出了抖音、微信、微博、网络慕课等新媒体平台,在很大程度上拉近了戏曲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其能够随时随地学习戏曲文化。基于此,在高校民族声乐教学中融入戏曲文化时,教师可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平台,将优秀的戏曲作品推送给每一位学生,并给予学生及时且专业的指导,而学生可通过这些新媒体平台与教师交流、学习和互动;同时,教师可鼓励学生们在抖音、快手等平台发布自己演唱戏曲的视频,当其获得网友的点赞、关注时,即可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戏曲的热情,学生也能够通过网友的评论而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改进和提升自己的演唱水平[7]。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戏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将其融入到高校民族声乐教学中,不仅是当下教学的需求,也是响应了我国相关政策的号召。基于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树立新的民族声乐教学观念,不断拓宽戏曲表演形式,对教育教学模式进行创新等,从而确保具体教学中戏曲文化的有效融入。
参考文献:
[1]张艳川.民族声乐教学中向戏曲学习和借鉴的探究[J].北方音乐,2018(22):198-199.
[2]李爽霞.民族声乐教学中戏曲唱腔的技巧应用——以昆曲唱腔为例[J].北方音乐,2020(01):40-41.
[3]高美英.民族声乐教学中的戏曲学习与鉴赏探究[J].中国民族博览,2019(04):122-123.
[4]金泉瑷,刘旭光.戏曲文化融入高校民族声乐教学的路径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0(07):19-21.
[5]汪梅娟.民族声乐教学中向戏曲学习和借鉴的探究[J].黄河之声,2020(10):168-169.
[6]严洪萍.戏曲唱腔在高校民族声乐教学中的运用[J].当代音乐,2019(12):131-132.
[7]段小丽.高校民族声乐教学的多元化发展问题探析[J].东西南北,2019(18):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