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教学中生活化知识教学的实践与探究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19期   作者:申远飞
[导读] 素质教育改革视野下初中化学新课标要求教师利用生活知识、情境,提升学生的化学综合素养及教学有效性,因
        申远飞
        贵州省遵义市第四十二中学  563000
        摘要:素质教育改革视野下初中化学新课标要求教师利用生活知识、情境,提升学生的化学综合素养及教学有效性,因此生活化教学理念已成为开展化学教学的又一路径。初中化学教师应坚持人本教育思想与探究性原则,并通过运用多元教学方法实现教育思想与教学方法的有效升级,以此实现生活化教育理念有效渗透。
        关键词:初三化学;生活化知识;教学实践
        生活化教学其概念指,教师将教学活动置于生活场景,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深化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引导其从化学学科角度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最终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一方面化学知识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因此将生活化教学理念融入化学教学环节具有极强的可行性;另一方面素质教育改革视野下初中化学新课标要求教师利用生活知识、情境,提升学生的化学综合素养及教学有效性,因此生活化教学理念已成为开展化学教学的又一重要途径。实践证明,通过融入生活化教学理念,学生的化学素养能够得到稳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也随之得到稳步提升。
一、生活化知识或情境的选取与创设思想原则
(一)以学生为教学中心
        为有效运用生活化知识开展初三化学教学,教师要坚持人本教育思想。既教师要将学生作为生活化教学的中心,围绕学生的日常生活选取生活化教学素材,以此提高教学的针对性,进而为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建立良好的基础。
(二)以教材为教学基础
        为有效运用生活化知识开展初三化学教学,教师要坚持以教材为教学基础的思想原则。既教师要深度挖掘教材蕴含的生活原理与教学资源,并围绕这一内容科学设计生活化教学方案,帮助学生理清如干冰是冰等生活思维误区,以此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进而为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提供根本保障。
(三)坚持探究性思想原则
        为有效运用生活化知识开展初三化学教学,教师要坚持探究性思想原则。既教师既不能做生活化资源的放映员,又不能够在教学中简单堆砌生活资源,而是要围绕生活化元素设计思维不断深入的探究性问题、实验等情境任务,以此引导学生在思维的层层递进下走进化学世界。
(四)坚持多元教学方法
        为有效运用生活化知识开展初三化学教学,教师要坚持多元化教学方法。既教师要结合游戏法、情境教学法、任务教学法等多元化教学方法,将生活知识融入游戏、任务等多个情境,以此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深化对化学教学内容的理解,实现对其自主学习、实践等多项素养的有效培养,并最终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二、生活化知识在初三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路径分析
(一)课前运用生活化知识
        为有效开展生活化教学,初中化学教师要在课前结合情境导入、游戏导入等多元教学模式提升导入环节有效性。以学习《金属的性质和利用》为例,教师可在课前组织学生思考与讨论,生活中有哪些金属,他们都有哪些特点,他们都被运用在哪些环节,并通过生活中铁生锈等案例引导学生思维,与学生一同总结出金属的物理性质,以此完成课前导入环节。这种教学模式的优势在于教师能够在课前利用生活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化学思维,以此为教学的有效开展建立良好的基础。
(二)课上运用生活化知识
        为有效开展生活化教学,初中化学教师一方面要在课上结合游戏法、情境教学法等多元教学方法,将生活知识融入游戏等多元情境深化学生的理解。另一方面教师要结合合作学习法、任务教学法等学生自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生活化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以此实现对其学习能力等综合素养的有效培养,教学的有效性也随之得到稳步提升。如学习蛋白质与维生素时,教师可抛出探究问题“黄瓜中富含维生素C,结合所学知识讨论哪种食用方式更好?”。同时教师还要注意要为学生强调生活中的化学误区,如干冰不是冰等,最大限度避免生活中的误区为学生思维带来的影响,以此保障教学的有效开展。
(三)课后运用生活化知识
        为巩固生活化教学有效性,教师还要提高对实践环节的重视程度,利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带领学生深度探索化学世界。为此教师一方面可升级课后作业形式,将原有单一题海战术作业形式升级为巩固练习+生活拓展实践的全新形式。以学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为例,教师可在课后布置设计营养食谱、学生自主设计健康生活习惯专题讲座等实践作业,以此巩固学生课上所学知识,并引导学生将课上所学知识迁移到课下,最终实现对其实践能力等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另一方面教师可在课后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化学知识竞赛、化学板报大赛等课后实践活动,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形成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科学饮食习惯等情感态度价值观,以此依托实践场景深度拓展学生的实践能力等核心素养,教学的有效性也随之得到深度拓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三化学教学中融入生活化教学知识能够起到提升教学有效性及学生综合素养,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教育思想,并通过坚持探究性思想原则、结合多元教育思想等方法立足教材为基础深度挖掘生活资源,科学设计教学方法,以此实现生活化教学的有效开展。同时在信息化背景下,教师还要注重信息技术与生活化元素的有效结合,依托微课等信息化教学工具推动化学教学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罗小忠. 初三化学教学中知识的生活化教学实践和探究[J].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 000(022):76-76.
[2]阿依曼.阿依提木汗. 初中化学教学中生活化知识教学的实践与探究[J]. 明日, 2018(17):0236-0236.
[3]张品中. 初三化学教学中生活化知识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 文渊(小学版), 2019, 000(011):3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