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飞
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特克斯县高级中学 新疆 83550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越来越强调素质教育。体育课程作为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在教育中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由于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接受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别,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根据学生的不同进行差异化教育,避免传统体育教学方式的弊端是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对分层教学法概念的分析,指出了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从而提出了具体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高中体育;分层教学法;运用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越来越强调素质教育。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素质教育的意见精神,学校在不断强调学生文化教育的同时,也逐渐重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高中,是学生学业负担最大的时期,学习任务重,运动时间短,如何让高中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接受良好的体育锻炼是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对分层教学法概念的分析,指出了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从而提出了具体的实施策略。
1分层教学法的概念
由于学生的体育基础和身体素质差异,传统的体育教学只是简单粗暴地让学生统一参加所有训练和课程,不能达到每个学生身体素质提高的效果。分层教学是在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而后根据层次进行教学,实现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
2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体育中的应用是一种教学方式的创新,其重要意义远超于体育成绩的提高,而是对一代中国人身体素质的整体提高,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随着国家对于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分层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身体素质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2.1促进体育教学任务的有效完成
高中体育教师通过使用分层教学法,能够对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施以不同的教学内容,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使得完成教学任务变得相当高效。传统的教学方式简单机械,教师用同一标准和方法,应用到全体学生身上,用相同的标准对学生的教学效果进行衡量,效果较差。分层教学法克服了传统教学方法的缺点,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划分,通过合理科学的方式,使得学生的身体素质在原来基础上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教学效果良好,远远超出了预期。
2.2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分层教学法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体育基础展开的教学,具有科学性。传统教学对学生使用相同的教学内容,并不是所有的体育活动对所有的学生都能起到效果,学生身体素质参差不齐,高强度的锻炼对身体弱的学生来说,超出能力范围,容易造成身体损伤,达不到预期效果,同样,身体基础好的学生,接受低强度的体育教学太过轻而易举,不能使学生得到应有的锻炼,也不能收获很好的预期效果。而分层教学法通过对知识技能的科学合理安排,使每位学生都能提高身体素质。
2.3增强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
分层教学法根据学生自身素质设定教学计划,可以有效增强学生体质,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在确保学生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让学生爱上体育锻炼,不断提高自身身体素质。分层教学法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自信心,减轻或消除对体育的畏惧,从此建立起对体育锻炼的兴趣。
2.4着力培养体育人才
通过分层教学法的使用,使身体素质高、体育基础强的体育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分层教学法能让学生在身体素质和体育知识双方面都得到提升,对于优秀的体育人才,可以通过此教学方式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挖掘体育人才潜质,有利于学校培养和输送优秀的体育人才。
3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3.1做好学生身体素质调查,为分层教学奠定基础
充分了解每位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基础是进行分层教学的基础,学校应该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学生进行体能测试和问卷调查,充分挖掘其体育潜质,了解运动习惯、身体禁忌等,并进行整理,根据标准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
3.2科学分层,增强教学针对性
在进行学生分层时,要关注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关注学生的个人意愿,学生是相对了解自己的人,应该充分尊重其意愿,让学生自主选择加入某个层次的教学,当层次与实际不符合时,教师应及时调整,进入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层次;二是关注学生的特长,特长是激发学生进行深入学习的关键,充分挖掘学生潜质,有助于学生在此方面获得更大的成就感,并带动其它项目的学习。
3.3制定层次目标,将目标任务分层处理
对于不同体育基础的学生,应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让每个层次的学生在自己的层次都得到提高。教学目标的制定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不同层次设置不同的目标,使学生经过努力之后能够达到,教学方法应该采用因材施教的原则,不同层次的学生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举个跑步的例子,对于身体素质好、跑步快的学生,应鼓励学生挑战自己,突破极限,刷新纪录,而对于体质差的学生,则可以适当增加时间,让学生在身体情况允许的情况下,不断减少跑步时间,最后能达标,完成教学目标。
3.4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应该探究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高层次的学生可以采用引导的方法,鼓励学生突破自己,用最适宜自己提高的方法,不断提升体育技能;中间层次的学生,身体素质相对较好,在运动技能上有所欠缺,应采用启发式教学,增加练习的频次,使学生可以达到技能熟练、动作连贯的目标;对于低层次的学生,要注重基础的练习,教师多示范、亲自指导学生的动作和技能,让学生能直观感受。
3.5注重分层评价,建立健全达标评价机制
教师进行分层评价时,要摒弃传统“一刀切”的评价标准,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促进学生体育技能的提高。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个人特点、亮点,帮助其在此方面展现更多地风采。在评价过程中,要结合多种方法,将过程和成绩等综合起来,科学评判学生的体育知识技能。
3.6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习惯予以掌握
教师若想切实提升学生的体育课程学习效率,就要积极地将处方式分层教学落实到实践教学中,而首先应做好教学准备,做好调查工作,在高中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与学生积极地沟通,事先做好提问的准备,总结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实际知识掌握多少,可以通过问卷的方式予以调查,在调查完毕后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而后再对学生的实际身体素质进行考察,观察学生的身体素质处于哪一个层次;之后再对他们的心理特征和精神状态进行划分;最后将这些信息和内容予以汇总和整合,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高中体育教学。
以跳远为例,教师可以通过跳远训练的方式,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表现进行分析,而后切实地将他们分为具体的几个阶层,对于身体素质好、具备较强活力、弹跳力较好的分为一个阶层;对于表现一般、测跳成绩一般的学生分为一个阶层;将表现较差的、身体素质较差的分为一组。而后再结合教师之前的问卷调查结果,将具备较强运动知识的学生安排到运动表现较差的一组,以此类推,对这些学生进行良好的协调,在对这些同学进行系统的协调以及分层之后,则要通过体育竞赛的方式,将体育训练和脑力比赛相结合,在强化学生体制能力的同时,还会提升学生对体育常识的了解,实现了脑力和体力的有机融合,这样的方式不仅会提升学生对体育课程的理解,还会逐渐激发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在实现体育训练的过程中,也强化了脑力活动,最终实现了学生双向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长江.分组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体育田径教学中的运用[J].田径,2020(01):19-20.
[2]刘仲沛.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运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3):79-80.
[3]王小东,毛海燕.浅析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的应用[J].才智,2019(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