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强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子弟学校
每年的四月下旬,是南昌市各个学校学生中考实验操作开始培训的日子,2020年的今天,从教19年的我,每到这时,我的眼前总会清晰的浮现2005年的那次自己教学片段,也正是那次教学,让我懂得了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习后进生”。
南昌市每年的五月初,是南昌市学生考试化学实验操作的日子,化学中考笔试总分60分,另外为了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体现化学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单列5分实验操作分在五月初举行考试!我们的考点是在财大附中,由于不是在本校考试,仪器及场地都比较陌生,为了让学生能够得满分,我会提前选出小老师,按照自己以往的“经验”,那天我来到我教的班级宣布:“各位同学,我们马上要实验操作考试了,下面我选出十位小老师,由我手把手教,学会后再负责去教其他学生。”接着我把我已经选好的班级前十名名单公布,就在这时候,平常班级最调皮的一位学生马上站起来:“老师,我要当小老师。”我看到是他后马上回应到:“别胡闹,你化学成绩那么差,教不好是要误认子弟的!”那学生马上回应到:“老师,你知道我的篮球打得是最好的,在家里我帮父母做事也是最勤快的,只是不愿意背哪些符号,上课爱开小差而已!”看到他那么积极,我勉强答应了,所以这次设立了11位小老师,我的想法是他作为备用,可有可无!然而,令我没想到的是,在培训过程中,他是最积极的一个,在前十名中有好几位同学的操作没有他做的规范,展示出了他极强的动手能力,而且在后面的小老师教学过程中他教的学生最多,中考操作考试中,他教的学生居然全部是满分。这件事给了我非常大的触动,在后面的一个多月中,我不断的借这件事对他进行表扬,中考居然由平时的20多分考到了37分,达到了及格线(36分及格)。
那年暑假我回想起这件事,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因为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我都是把成绩好的学生指定做小老师,而对后进生从来没有过民主竞争的机会,理所当然的认为他们不够格,潜意识中就剥夺了他们上进的机会,对他们是多么的不公平。其实学生成绩差并不代表他动手能力差,也不代表他永远成绩差。人不是一件东西,他是一个置身于不断发展过程的生命体。
在生命的每一刻,他都在成为却永远尚未成为他能够成为的那个人。所以,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给他们机会,相信他们,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在人的成长历程中,学习成绩就象一只绩优股一样一路飚升的毕竟只是少数,还有很多人像华罗庚、巴尔扎克、丘吉尔等一样,在很小的时候并没有表现出自己的天赋。对待学生,我们不能以“三岁看小,七岁看老”的静态的观念来看学生,而应当以“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的动态观念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不能给学生贴上差生的标签。更不能以眼前学生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学生处在成长的过程中,可塑性强,潜力大,我坚信对学生来说“发展才是硬道理”。
世上不缺千里马,缺少的是发现千里马的伯乐。不是差生越来越多,而是我们作为教育者缺乏用发展的眼光来发现学生的潜力和优点,这件事也让我在不断的反思,其实很多教师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对待成绩好的学生答疑时总是面带微笑,耐心百倍,而对有些学生特别是学习后进生则是显示出极不耐烦的表情,也许他这次来问问题是鼓足了百倍勇气来的,被你这么一打击,也许他永远也不再来问你问题了。素质教育要求面对全体学生,这就是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对待学生必须一视同仁,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带有色眼镜,给所有学生平等的机会。
经过这次教训以后,我在以后的选小老师的过程中不再指定为前十名了,而是让他们自愿选择,而且每次都会告诉他们我的这次教学经历,为的是给学习后进生信心,告诉他们实验操作考试和理论学习成绩不划等号,只要认真,你们一样可以得满分。随后到现在八年的的实验操作中都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成绩。同时,在其他教学方面我也不断反思,像在平常教学过程中,我提问题时尽量“开火车”或者随机点学号,而不是习惯性的点名成绩好的学生,提问时不避开学习后进生,给他们平等的机会,对他们回答的问题及时点评,发现优点。平常鼓励学生到办公室问问题,对待学习后进生耐心指导,就是问到再容易的题目也不责备,不挖苦,以此提高他们问问题的积极性。同时在平常上课过程中我会时刻观察、注意每个学生特别是学习后进生的内心世界。我发现班上所有的学生都喜欢做实验,利用这一点,我会定期组织一些如趣味实验或家庭小实验,以此来维持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了提高,学生学习化学兴趣也大幅度提高,中考成绩取得显著效果,与学习后进生的关系也更为融洽了。
作者简介:
姓名:喻强
学校:江西省林业科学院子弟学校
职务:学校总务主任、中学高级教师、
任教学科:九年级化学
学历: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