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促进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研究 ——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例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8期   作者:张鹏飞
[导读] 技能大赛是我国职业教育工作的一次重大设计与创新,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竞
        张鹏飞
        山东理工职业学院   山东济宁  272067

一、以技能大赛促进专业教学改革
        技能大赛是我国职业教育工作的一次重大设计与创新,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有力措施,彰显了职业教育的特色[1]。2019年,本课题团队教师带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参加了《全国建筑装饰综合技能大赛山东省国赛选拔赛》,在二十多支比赛队伍中名列前茅。虽与国赛失之交臂,但从备赛、参赛、观赛全过程中吸取了经验,获得了教学灵感,把这些经验成果应用到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当中意义非凡,对促进整体教学改革提供了方向,对进行深度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提供了思路。结合大赛备赛、比赛、观赛情况以及本专业实践工作内容进行分析,确定教学改革的方向与目标。
(一)营造专业氛围,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通过调研发现,大部分高职学生对自己的专业认识不够,职业规划目标模糊,加之建筑装饰企业类型复杂,部分专业技术较差的营销型企业、无资质的施工企业充斥其中。学生到类似企业实习、就业后,主要从事设计营销类工作,通过电话、网络、店面谈单等营销工作帮助企业产生效益,与本专业制定的培养目标相差甚远,导致从业积极性不高。要执行1+X证书制度工作,夯实学生可持续发展基础,鼓励职业院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展就业创业本领,营造专业的氛围,将专业学习与职业技能、职业规划紧密联系,发挥技能大赛的导向作用,在校园营造听讲座、学知识、比技能、考证书等积极向上的良好专业氛围,促进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
(二)增强课程与实践的联系,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对比分析比赛项目、专业实践工作及传统教学之间的差异。《全国建筑装饰综合技能大赛》比赛项目包括《建筑装饰施工图深化设计》、《建筑装饰工程量清单编制》、《建筑装饰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三个科目,考核知识点、技能点包括方案设计、识图与绘图、工艺标准、材料应用、装饰构造、清单编制、规范等45个考核点,可见其涉及范围之广,内容之深;专业实践工作中,设计人员主要从事方案设计与材料选用、施工图绘制与工程量清单编制、设计交底与现场施工指导等三大类工作,与《全国建筑装饰综合技能大赛》比赛项目相对应;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传统教学与比赛项目、实践工作相对应的只有《室内设计》、《AutoCAD》、《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三门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且课时较短,校内外实训条件也不满足,与比赛项目、专业实践工作内容对应度不高。课程之间衔接度也有所欠缺,大一、大二学习的软件操作等各类知识,在实习、就业后要从新弥补。由此可见,必须增强专业课程与技能大赛、实践工作内容的紧密性,使三者相辅相成,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培养“双师型”教师,增强教育“软实力”
        师资队伍代表着教育教学的“软实力”,其技术水平和实践能力是影响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要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每年在企业或实训基地实训,建立健全职业院校自主聘任兼职教师的办法,推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和职业院校教师双向流动。通过专业技能大赛,能促使教师进入职业环境主动接触实践工作,有利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四)建立校企合作专业发展平台,提升专业“硬实力”
        全面推动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主动与优质企业在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实习实训、就业创业、社会服务等方面开展合作;校企共建满足教育教学需求的校内实训基地,提升专业“硬实力”。建立吸引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建立校企合作专业发展平台,探索平台的运营模式;借鉴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总结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经验,建立“专业工作室”,校企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实习实训。
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以赛促改革的实践
    根据社会调研和企业访谈发现,市场人才需求类型、规格及企业岗位核心能力,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风向标;毕业生能力欠缺,到岗后短时间内无法参与企业生产,要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教育指导。通过技能大赛作为精准切入点,使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高度融合,将职业标准、专业规范、知识技能融入课程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与技能大赛项目共同作为构建新的课程体系的重要参照,实现培养具备良好公共道德、职业道德、工匠精神,达到能设计、会识图、精绘图、懂工艺、懂构造、懂管理、能算量的高素质技术性人才的培养目标,具备实战能力、创新能力、创业就业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一)以赛促学,建立专业性质的学生社团
  2019年7月,以赛促学营造专业氛围,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为目标,课题团队教师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遴选一批专业素养较高的大二学生,建立了“文创空间设计学习社”。
        组建初期,课题团队实地考察了十余家当地知名的设计企业,通过当地专业协会推荐,邀请优秀设计师参与大赛指导,共同制定备赛方案、课程内容、实训案例。

为社团开辟全天候开放的校内实训室、校外实训工位,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空间、时间随时能问、随到随学,结合大赛项目及个人能力选择实训案例进行训练。解决实训项目周期与教学周期不易吻合、校内实训场地受限、日常教学与大赛项目学习相冲突的问题。课题团队指导学生制定了《社团换届、遴选制度》《社团活动年度计划书》《社团实训课程学分兑换制度》《社团实训活动安全制度》。拟定了社团“传帮带”计划,即参赛学生带备赛学生、备赛学生带新生,形成梯队,循环往复。
        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学技能、练本领,实现学校和企业所需求的“赛时能赛、来之能战”的能力标准,实现学生由“要我赛”向“我要赛”的转化,形成“榜样效应、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
(二)以赛促教,锻炼“双师型”教师团队
        2019年8月,依据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结合大赛需求及设计企业工作要求,开始实施具有本专业特色的“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通过当地专业协会牵头,邀请三位企业设计师、专业技术人员与三位校内专业教师共同组建实践项目团队,共同参与住宅空间设计项目、商业空间设计项目、办公空间设计项目、餐饮空间设计项目,按照“老带新”“实战带理论”形式,企业设计师、专业技术人员带着校内专业教师一起做方案、跟工地,解决项目中的实际问题,一起按照岗位实际设计流程、工艺标准、绘图标准的全过程参与项目,改变专业教师在校期间“重理论、轻实战”的教学观念。使专业教师尽快转变为“企业设计师”。真正具备“企业设计师”“专业教师”双重身份后,才能根据大赛思想指导学生目标清晰的训练,掌握备赛全过程,发现训练中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解决。实现“产、学、研、赛”融汇贯通的双师培养标准,实现专业与企业对接、教学与大赛对接的最终目的。
(三)以赛促创新,完善课程体系
        2019年10月,从大赛项目内容、设计工作典型任务出发,确立新的课程体系。指导教师挑选企业项目,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求,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对接大赛45个考核点、设计人员三大类工作从新设置《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中望CAD施工图深化》《工程量清单编制》《装饰施工管理与规范》四门校企共建课程,完善了《住宅空间设计与实务》《餐饮空间设计与实务》《办公空间设计与实务》三门原有课程。发挥各方优势,实现“产、学、研、赛”融汇贯通的教学标准,实现课程体系与大赛项目、实际工作无缝对接。
(四)以赛促校企融合,建立全方位专业发展平台
         2019年底,课题团队教师走访多家设计、施工企业并展开座谈交流,了解了相关企业需求以及市场现状,针对整体教学改革方向和规划与企业进行了深度探讨。明确了今后的发展方向和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改革的目标。
        在前期调研总结的基础之上,完成全方位专业发展平台的建设,搭建由学院、企业、学生三方共建的产学研转化平台。发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优势,与当地装饰企业共同成立“室内装饰协会”,专业人才联合培养,旨在服务当地区域经济内设计行业。借助企业力量提升我院师资队伍能力,以赛促融合、以项目促改革,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探索校企联合培养新模式。
    调整校内实训空间布局,形成集设计研发、展示、学术交流、校企联合办公、学生实习实训、就业创业于一体,开放的专业平台。整合校内教师工作室,充分利用教学空间,发挥工作室育人功能、实战功能。与当地艺术馆合作,设立文创产品研发中心,开拓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和产品展示空间。
三、结语
         以专业技能大赛为导向,围绕整体教学改革实施专业文化建设、专业氛围营造、“双师型”教师培养、完善课程体系、建立专业发展平台等措施,提升专业实力,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就业竞争力,发挥高职院校教育优势,为区域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1]马成蓉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出尽专业技能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江苏教育,2014(44):12-13.
[1]丁馨.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专业群实践教学的推动作用———以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30(24):167-168.
[2]席东梅.技能大赛衔接中国制造 职业教育支撑“2025”[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2):46-55.
[3]吕景泉,吴淑媛,汤晓华.技能大赛:引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走向新高度[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16):99-105.
[4] 高天友.技能大赛引领下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策略研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3):15-17.
[5] 王笑然.国家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教学的导向作用研究[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8(S2):183-185.
[6] 张培. 以专业技能大赛促进高职建工类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实践[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8.03.0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