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猫》教学取镜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8期   作者:郑丽
[导读] 语文教学,不仅要教孩子能读出的东西,更要教出他们应该要读出却还没有读懂的东西。
        郑丽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罗雄第一中学      655000
        摘要:语文教学,不仅要教孩子能读出的东西,更要教出他们应该要读出却还没有读懂的东西。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如何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搭建与文本对话的支架,引领学生深入解读文本内涵,读出作者的情感密码,读懂社会和人性善恶,读出自我的思考和领悟。本文以郑振铎的小说《猫》为例,结合课堂教学实践浅谈阅读教学课如何引领学生文本细读,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关键词:阅读教学  文本细读  人文情怀
        郑振铎的《猫》是一篇讲述人和猫故事的小说,因为文中有许多作者生活故事的影子,其文也常被误认为是散文。初读这个故事很容易让人得出要关爱弱小生命,爱护小动物的主题,学生通过阅读分析也能够理解到这一层面。但细读后便会发现此文的文学价值和教学价值颇高。
        作为五四时期“为文学”的作品代表,这篇文章透过养猫的故事,来揭露人性的善恶。三只小猫外貌不同,性情不同可结局不是亡失便是冤死,平平淡淡的家庭琐事与脉脉温情中轻笼着哀愁。作者善于从平常的题材中表达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思想,可以说是一首“弱者的挽歌,人性的牧歌”。如此经典的教学文本,需要教师带领学生挖掘出文本的内涵与价值,并加以细细品析和领悟,让学生从阅读中获得有益的思想启迪与间接的人生感悟。
        那么,教学要教什么?语文教学,不仅仅要教孩子能读出的东西,更要教出他们应该要读出却还没有读懂的东西,而且,教法不是告知,是在教师的点拨下感悟体验最终收获。所以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上,我精心设计了这样几个环节:一说猫的生命之美和命运之悲;二说人的养猫之乐和失猫之痛;三是说文的立意之高和启示之深。
   说作者立意之高究竟高在何处?七年级学生难以理解,这时需要我们教师给个支架,搭建起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桥梁。这个支架就是引导学生关注文中关键的句子,重点体会文本最后一句话“自此,我们家永不养猫。”如果仅仅是关爱弱小的生命,作者完全可以如当今社会很多动物保护主义者一样,继续收留那些流浪的猫犬,用自己的关爱来弥补无心的过失。但他没有这样做,说明文章的主题绝不应局限于这个层次上,其中还包含着作者更深层的思考。最后一只猫虽然丑陋,可也是一个鲜活生动的生命,“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让我们感觉如此温暖,安静,美好。可是“我”却无情地去棒打它,甚至“以为惩戒的还没有快意”。“我”的暴怒、虐待,“我”的被针刺过的良心,“我”的妄下断语,没有判断明白带来的冤苦等,这个层面上的理解学生都能读出,文章也明明白白地写出来了。
   文学作品的阅读往往包含作者的深意和读者的多角度理解,带领学生回到文章深处阅读,我继续追问,作者说针刺良心,刺出了什么?“永不养猫”的负罪感的背后又是什么?我们咒骂着抱走猫的人,却用自己的冷酷残暴和武断毁灭着一只猫。若不好好拯救,走出怎样的心灵污泥,我们未来的遭遇又何尝胜过那只死在屋脊上的猫?在不断的追问与思索中,我们似乎看到了人性的多面性!在暴露人性凶恶、冷酷、残暴的同时又在深刻的进行自责与反省,呼唤人性中善良、仁爱、公平、正义等美好一面的觉醒。生命的平等、自由的诉求!维护生命价值的可贵!当然过深的解读对初一学生而言,自然不适合,但一点都不去思考文本的深度,教学必然走向浅表化。我们应该教学生认识到:判断未明,勿轻结论;否则,既伤人,又害己。而且,我们还应该通过郑振铎沉重的笔触去感受“一个时代知识精英对生命的尊重与高度的责任感”,这样,语文才是一种文字的精神滋养和唤醒。    
    小说讲的是故事,展现的却是世间百态,“猫”是动物,“我”是“人”。可以这么说,当人和动物对立的时候永远都要比人与人对立起来更能看到真实的“人性”,而且看得更真切。

正如孟子在《鱼我所欲也》里说的:“(本心:天性)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这又是光明的人性的回归,唱响了一曲人性的牧歌。张爱玲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作者懂了小猫,所以幡然自省;我们懂了作者,所以尊重并爱惜一切生命;从读懂一只猫,进而读懂一篇文,孩子们在语文课上收获的不只是知识,更有情怀。
    我在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布置给孩子们一个情境写作,要求他们换位思考,女生为小猫代言,给小猫的主人写一封信;男生为作者代言,给第三只小猫写信。下面是孩子们的实笔记录。
主人:
    我似乎死了,我看到我的尸体静静躺在那儿,安详得像睡着了……我看到了你的内心,一颗自责的心,满是负罪感的心,颤抖的心;你冤枉了我,我生前内心虽惧怕你,现在想来,我得感谢你,冬天冰雪交加之际,是你收留了我,你虽然不喜欢我,却让我一直住在你家,我从来没做过一件对你们家有益的事,但是你还是把我养得肥大健壮。我选择原谅你,要不是你,我大概早就死了,你不用再怀着自责之心度过一天又一天,我即使只剩下一缕残魂,也要化作一束光去包裹你的心,用我仅剩的温暖去划掉你内心的刺。你的忏悔我会听见,你的所有我都会包容,你本身善良的,我相信你。即使我是一缕残魂飘荡于世界……

可怜的小猫:
        我真的对不起你,你的死亡因我而起。因为我的愤怒,我的武断,让你成为了一个“杀鸟的凶手”,让你连家都不敢回,生怕回来我又抡起棒子打你,而我知道冤屈了你,却连一句道歉的话都没能对你说出口,让你在凄冷的寒风中悲伤地死去,如果你的生命可以重来一次的话,我一定会用尽我的心力去弥补我的过错,并真心的对你说一声:“对不起!”

亲爱的主人:
    你好!我是那一只花白的小丑猫,我知道自己很丑,很忧郁,但你还是把我从那冰天雪地里解救出来。你给了我一个家,给我饭吃,我是真的很感激你。
    可是那一日,一只黑猫溜进了我们家,它把芙蓉鸟给捉了去,咬得满地是血。等我发现时,黑猫已跑远了。你发现后,认为是我吃的鸟,拿起一根木棒就朝我打来。那一下,很痛,真的很痛;那一下,把我认为很美满的生活打垮了。我很伤心,怕得连家也不敢回。那对芙蓉鸟固然好看,但我从来不对它们打什么主意,因为主人你和你的家人,都很喜欢它们。
    说不清来到主人家是福还是祸,但从此我的世界真的崩塌了。
可怜的猫啊:
        我冤枉了你!请你不要哭泣,是你让我明白世间的真理,告诉我凡是不能单凭直觉判断,要以事实为依据,不能冤枉了他人,要有一颗宽容慈善的心。
    猫啊!请不要哭泣,因为我的内心已经受到了惩罚。

有些讨厌的主人:
    你过得好吗?我猜你那个死心眼一定还沉浸在对我的愧疚中吧?
        我已经原谅你了,你们对我挺好,不要做什么事,还让我白吃白喝。可是你的性子得改一改了,做什么事之前都要经过冷静思考,不要武断,不然,我之后肯定还会被你冤枉的,要是能说话的还好,要是不能说话的,它们的心情一定和我一样很伤心,很委屈,所以啊,我的主人,以后做事可一定要冷静。
        
        犯错的真心道歉,被冤的选择原谅。听着孩子们朗读这些书信时我深受触动,心底不由得想到“因为懂得,所以慈悲”的话来,最纯莫过童心啊!孩子们的内心装满理解与宽容,慈悲与关爱。当他们学会用善良去体察善良,用爱心去传递爱心的那一刻,我们的语文课才是真正有温度有情怀的语文课。    
        
(作者简介:郑丽,女,1979年10月生,籍贯云南罗平。中学高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云南省罗平县罗雄第一中学语文骨干教师 ,曲靖市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