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献坤
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大寺中学236800
摘要:初中这个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格与思想上的成长阶段,具有非常强的可塑性,但是他们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风气所影响,所以,这个时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的关键时期。在针对初中的教学与管理工作中,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将德育教育渗透进日常教学中来完善学生的人格。基于此,笔者近几年对初中德育教育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德育教育;策略
引言
初中生由于年龄特点所决定,刚刚褪去小学阶段的稚嫩,正处于个人品格和和价值观念成形的关键时期,而且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的侧重点也逐渐变成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因此,做好初中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是非常重要且必不可少的。
一、加强文化建设,完善教育环境
德育跟智育的差别非常大,开展智育的时候可以通过教材,利用先进的教学工具,同时学习成果和教学效果能够通过考试得到体现。德育其实主要是对学生心灵的培育,因此,开展德育教育不能只依靠教材因循守旧,这样只能使德育教育流于形式,很难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所以,在初中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加强班级文化建设,丰富德育教育的形式将德育效果有效提升上去,教师可以利用多样化的方式与学生共同建设班级文化。比如,进行每日名言活动,也就是说,每天让一名学生在黑板上写一句自己喜欢或者是能够对自己产生深刻影响的名人名言,并加以解说。教师可以在学生所写的名人名言中找出最具有代表性的,制作成标语挂到班级墙壁上,以此来熏陶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濡染学生的心灵。
二、培养学生对德育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其对德育学习的主动性
每一个人学习最大的原动力,都是来源于自身的主动性,当然,对德育教育的学习也不例外。而只有当学生对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有了充分的认识,才能调动其自身的主动积极性,从心而发的进行学习。因此,学校应该重视对德育教育的宣传工作,例如,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德育知识竞赛;也可以规律性地举办德育教育讲座,组织全校师生进行学习。另一方面,学校应把德育课程重视起来,适量为学生减少其他学科的任务量,让学生能充分享受德育课的每一分钟,这样课堂的学习效率才能提升,学生对德育课程的知识才能日渐掌握。要知道,国家之本,源于教育,国家的强盛与教育是息息相关的,因此教育部门对德育教育的强化管理是非常之有必要的,学校德育教育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对实效性的提升亦是显而易见的。
三、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品德
在对初中生的实际教学中,往往理论上的东西很难能够让学生们去认同或者是去理解,只有在实践当中让学生们切身感受,才会真正地让学生们去理解和接受。所以初中班主任们想要在班级管理当中进行德育教育,就不能够仅仅将一些大道理灌输到学生们的大脑当中,这种管理教育方式效率不高而且成效较低。
所以初中班主任应该通过开展一些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们亲身参与到德育实践活动当中,帮助学生们树立起正确的道德思想,促进学生们健康的成长。例如,利用一些学生们的周六日时间,布置一些家庭的德育作业。有一次我开展了“我当家做主的一天”的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利用周日的时间和家长身份互换,自己成为家长在家里坐着家长的工作,洗衣、拖地、做饭、买菜等等,经过这一德育实践活动之后,学生们充分地体会到了家长们的不易,也明白了自己的所处的环境多么幸福,在之后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学生们不仅仅更加的热爱学习,而且还有很多的家长反映学生在回到家后还会主动帮助家长们干活,这样的反映已经充分地说明了德育实践活动的成功,对于学生们正确思想品德的培养也起到了非常大的帮助。
四、通过现代信息化教育,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传授学生书本上的知识,还要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随着信息化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的传播越来越快速,其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违背学生价值观念的东西出现。由于初中生尚处于青春期的发育时期,这一时期的学生思想价值观念还不成熟,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信息的影响,这极不利于该阶段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比如,开展网络情境教学模式,在德育教育工作中渗透视频、图片、音频方式,对一些热门事件进行情境重现,并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从而在情境之中了解到事件危害,并愿意在以后学习与生活中避开这类事件,以减少相关危害事件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提升学生判断力与把控力,在多样化网络环境下确保学生能够筛选出对自己有利的内容进行学习,从而提升德育教育工作有效性。
五、身正为范是最好的德育教育
在初中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首先,教师要发挥自身的示范作用,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对此,教师要有强烈的敬业精神,牢记自身的社会责任,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积极努力地钻研自己的专业,时刻牢记自己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所要承担的责任,要做到言行一致,尽量成为学生的表率。教师要求学生做的,教师一定要做到;教师要求学生不能做的,教师一定也不能做。比如:染红头发、穿洞洞裤、在教学区穿拖鞋等等。其次,教师要抛弃以往的传统教学思想,创新教学方式,在信息时代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观察力,能够捕捉到新的、有效的价值信息作为培养学生的指向。最后,教师还需要有一颗平常心和包容心,在面对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时,要有耐心;在学生犯错误时,要耐心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并要以不求回报的思想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结束语
总之,初中阶段是学生树立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关键时期,教师在学生生活和学习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为了能够顺利地在初中教学中更好地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教师必须要努力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以德育的需求和学生的学情为出发点,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德育教育理念,以保证学校的德育教育能够顺畅运行。
参考文献
[1]王媛媛.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有效策略探索[J].中国教师,2019(S2):165.
[2]张景荣.谈当前初中德育教育教学的有效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26):91.
[3]颜志礼.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开展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08):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