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应用文的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8期   作者:游晴林
[导读] 当前,综合运用创新学习理论、最前沿技术和手段,推动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游晴林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  510430
        摘要:当前,综合运用创新学习理论、最前沿技术和手段,推动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也已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新业态。探索推进基于网络平台视域下高职应用文混合式教学模式,依托网络资源构建大规模在线课程体系,统筹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两种教学方式,构建应用文混合式教学动态架构、快速诊改、智慧调控运行机制,是高职应用文混合式教学改革面临的现实课题,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职应用文教学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互联网背景;高职院校;应用文;教学策略
    21世纪以来,“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剧烈的影响,包括一直以来的全民教育改革方面。“互联网+”的出现,为教育改革提供了契机,也带来了困局。教育界及部门若想及时打破此困局,应结合当下的趋势发展,重视与“互联网+”的结合,实际了解现实社会高职生的根本需求,并作出相应的改革,以确保在时代潮流下的可持续发展。
        一、高职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性及面对的困境
    高职院校是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己任。写作就是一种技能。未来学家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大趋势》中提出“在这个知识密集的社会,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具有基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大学生不一定要能写小说、诗歌,但一定要写工作和生活中实用的文章,而且要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应用文广泛运用于人们的实际工作与生活,在人际沟通中不可或缺,学习应用文写作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就业必备和生活必备的通识素质,同时对学生未来的专业发展和职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强的支撑作用。应用写作技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界定为职场核心能力之一。在国外,哈佛大学等高等院校都将应用文写作教学作为“核心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国内,应用写作属于公共基础学科,缺乏学科地位和学术影响,高职院校虽然普遍开设有应用文写作课,然而,其课程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程内容繁多,但课时不多(30多学时),有限的课时导致无法完成对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有效写作训练。而课堂上运用结合板书讲授“基本概念+格式写法+例文分析+写作要求”的教学模式,教学环境封闭,方式单一陈旧,且学生对大多数文种的使用环境没有体验,觉得课程枯燥空洞,知识与应用之间出现了断层,教学效果不理想。另一方面,重专业课程,轻非专业课的认知误差,使学生未深刻认识到应用写作的重要性,再加上高职学生写作基础薄弱,对学习应用文的兴趣较低。故提高应用写作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迫在眉睫。欣喜的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我们提供了契机,引领了方向。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应用文的教学策略
    1、搭建网络资源共享平台
    高效共享应用文教学资源,与传统实体课堂双融双赢。

应用文混合式教学,打破传统教学壁垒,优化课程体系,建立信息化混合式课程网站,实施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倒逼传统教学模式改革,灵活地将线上授课与课堂教学结合,实现真实的教室环境与虚拟的网络环境融合、师生之间线下交流与线上交流融合,创新实践应用文混合式教学可操作、可复制策略,培养造就高职生熟练掌握常用应用文的写作能力。
    2、实施“线上”网络资源教学
    以网络教学资源平台为载体,借助学习通、智慧课堂、钉钉、QQ群等新媒体,涵盖课程标准、教学计划、授课视频、教学课件、释疑答惑、试题测试、习文推送等。应用文教学内容以项目模块为单位构建,学生根据教师讲解、专题导学及实际情况,点播PPT课件、写作视频、优秀案例等进行学习,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效果适时跟进测试诊断改进。教学设计做到与时俱进,充分利用计算机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进行全天候交流,亦可通过电子邮件与学生交流沟通,网络即时传递视频信息,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协作精神、实用写作技巧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得最佳教学效益。
        3、创设学习情景,利用网络平台展开互动
    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涉及知识面、教学内容较为复杂,授课教授需要在课前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精心的设计,通过模拟实际工作情景,以任务驭动为导向,开展课堂实践教学活动。在授课过程中,首先,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尝试扮演不同的角色,了解不同工作环节的内容以及岗位能力要求,通过团队分工合作,完成课程学习的指定任务,在实践过程中,培养提升学生的应用文写作技能。其次,在创设学习情境时,要明确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专业实际工作内容设置写作任务,同时,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展示各小组任务的完成情况,引导学生展开课堂讨论,并对各小组的作品进行小组间的互评,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增加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动性,提升课堂学习效果。此外,授课教师还需要深入剖析不同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通过模拟创设各种类型的学习情境,拉近学生专业学习与未来岗位工作之间的距离,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4、革新教学评价方法
        大规模开放性课程中教师与学生数量的比例是远远低于传统学校教学班级的。在这类平台上如果由授课教师一一批改学生的作业是不现实的。 如果在传统的评价方法上进行革新,就可以大幅度提高评价效率。过分重视静态的、可量化和浅层次的学习成果,评价内容片面、评价方式单一,不利于学习者的全面发展。过程性评价重视动态的、难以量化和高层次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在线学习过程性评价既注重教学者、学习同伴等对学习者的评价,也注重培养和发展学习者对自我学习行为、态度和价值观等的内省与自我评价。
        例如,在学习通平台中可以签到,实现大量批改学生作业,进行期末期中测验等,在MOOC平台中,我们可以方便地应用同伴评价。学生可以在线进行应用文写作训练,并可以看到他人的作业,且完成作业后还要给其他同学评分,也根据其他同学的评分确定最终每一名学生的分数。
三、结语
    总体而言,“互联网+”技术为高职应用文习作的改革提供了较为便利的平台。借助网络平台,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创造较优涯的语境环境为主,适时的批评与指导,及时调整教学方案,让学生能更好地提高应用文的习作能力,以成为社会需要的实践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田淼.高职应用文写作信息化教学改革探究[J].北方文学(中旬刊),2018,(3):216.
[2]刘付娟.浅析高职院校财经应用文写作课程网络教学改革[J].成才之路,2018,(26):20-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