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红英
四川省黑水县红军芦花完全小学
小学是学生形成良好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基础时期,创新作文是一种运用多种思维方式,激发学生想象、抒发感情、表明观点态度的一种作文形式,它含有与时俱进的因素,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创新作文启用,独特递进教育方法,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学会文章架构的方法,学会遣词造句的本领,从而调动学生的写作激情。学习别人学习过的理论知识,如同嚼别人嚼过的馒头。小学是形成学生思维能力的黄金时期,正确引导学生,写出好的创新作文,意义非同小可。
一、 作文教学情况不容乐观 需要做出改变
小学生习作的总体状况其实是不容乐观的。主要有以下方面的问题,部分学生近年来的作文总是一副老面孔,很多学生习作题材雷同,语言没有个性,缺乏想象力和创造性。写作水平在低水平徘徊,同一题材反复做文章,没有创意学生写作兴趣普遍不高,老套封闭的教学思路,使作文教学了无生机。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习作教学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相应的,老师在指导作文教学的时候要着重培养学生自评自改的品质,习惯在自评的时候对自己或别人评价优良的词句段进行圈加。同时在评改别人的作文时候对别人的优美词句和表达方式进行学习和记录。老师在评改时,也可对优秀的作品进行鼓励。
批改作文时要先通读,看作文是否符合要求,再仔细阅读,找出不通顺的句子和不恰当的词语、错别字,用圈、点等符号标出,最后写下对文章的简评。用这个方法,当作文基础差的学生批改作文基础好的学生的作文时,可以从中学到方法,基础好的学生批改基础差的作文,可以知过而不为,汲取教训,降低自己放错误的几率,
二 学会观察,善于观察。
世界上其实是有很多美好的事物的,但是往往人们看不到这些美好的事物,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一双发现美的事物的眼睛。往往学生们的作文,素材是来自于平时阅读的书籍,因为没有深刻的感悟和及时的去复习,而在作文写作中可能不会很好整合起来。培养学生们从生活实际去寻找美好的能力,例如鼓励学生们对每天发现的美好事物进行记录,比如写日记,便封闭的课堂教学为开放,加强与课外、与生活的联系和沟通,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和运用语文规律。这样学生在长期积蓄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语言实践的机会。
他能够写出在观察生活实际的美好事物中也可以形成自己的思维感悟能力和风格。从而真正的培养出学生们写出创新作文的能力。例如作文《我和妈妈去买菜》,可以有多个角度对学生进行引导,妈妈每天都要去买新鲜蔬菜,来保证营养,体现了妈妈的勤劳和辛苦。蔬菜贩往往要起大早来到菜市场来保证自己有一个好摊位,还要想尽办法维持蔬菜的新鲜,这也可以看出劳动的人民的辛苦和赚钱不易。早起出门买菜,清晨凉爽的微风,旭日东升穿过树梢的美丽,等对这些美好的风景进行适当的描写。
三 、鼓励读书,打下坚实基础
没有人生下来是什么都会的,只是会有不同的天赋而已,要想写好作文就需要进行模仿和学习。往往好的一本书可以让人收获不少,同样,在引导小学生创新作文的过程中,需要有相应的优秀文学书籍对学生进行启发。可以募捐图书开展图书角,每周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站上讲台像大家推荐读物并说出理由等活动,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读书的兴趣,也可以利用站上讲台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应变和表达能力。学生们可以通过阅读文学书籍领略到,弃医从文,敢于直面现实的周树人,乡情浓浓,婉转悠长的《边城》,面容丑陋却心底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献出生命的壮情悲丽…
四 、激励写作
给予学生及时正确的回应,鼓励。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增强学习信心和兴趣是尤为重要的。可以在班上设置不同的学习小组,小组内可以互相学习,小组间可以评比,每周老师甄别出最优秀的作品点评和进行嘉许,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开展作文竞赛,办手抄报,发表学生习作,优秀习作巡回展等活动,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在评价作文时,应用放大镜寻找学生的闪光点,不要放过一字一词、一句的肯定机会,真诚而不吝墙地激励学生,让赏识给学生送去快乐,滋生兴趣,增强自信,通过尊重,关心、激励,让学生人人都能享受、体验成功,并能在各自的起点上得到潜能的发挥,个性的张扬,人人都能快乐而充满自信地投入到写作中去。
五、 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创新
创新的“新”,我想就是要根据学生的个人特色来。学生具有独到的见解和思维能力是很重要的。在严监生的这一篇文章中,濒死的严监生指着最后的灯芯,始终咽不下气,最后灯芯灭了才安详闭眼,这个时候就可以向同学们提出问题,严监生是怎样的一个人?到底是吝啬还是节约?在巴黎圣母院中为救人死去的相貌丑陋的卡西莫多。即使他有一颗美丽的心灵,是不是就该因为相貌丑陋而被人嫌厌呢?到底什么才是美什么才是丑。如果在天堂里吉普赛姑娘知道卡西摩多为救她而死去会有什么感想呢?引导学生们对事物形成自己的看法。在作文的写作中,才能够进行更好的创新,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从而提高创新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