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勋
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第一中学 557100
从教二十年来,本人深感到要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是如此的艰难。我们认为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可以在学生之间实施互评互改的方法方式,部分教师曾经小范围地实践,也取得一定的效果。这几年来研究了“互评互改方式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可行性研究”的探究性实施,现已取得一些成效。我们坚信互评互改方式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是可行的、有效果的。现我把自己实践互评互改实施的价值、探究性实施的步骤、实施成效和深化实施探究如下:
一、互评互改方式方法
“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能力水平。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倡导多样化评价和合作探究,这是对学生作文互评互改方式的有力支撑。作文教学应该重视学生主体参与作文评改。我们认为中学作文指导最好包括几个要素:让学生去解释、去判断;让学生多写、多改等。有很多教学专家把作文评改分为教师评改、同学互评和自我评改,三种评改分阶段进行。传统的作文评改,只注重教师活动,而忽视了学生活动,整个过程显得独白、死板、低效。学生积极性得不到激发,写作水平停滞不前。作文互评互改,是开放、动态、多层面、多角度的交流,正确指导学生互评互改作文,能最大化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样会提升学生写作文的综合能力。
二、探究性实施的过程
1.形式多样化。为了激发“互评互改”,我们精心设计了几种方案。有时是“一文全班改评”,教师精心选择一篇习作,让全班学生修改点评,经教师批阅后再挑选典型习作印发给学生或用多媒体在课堂上讲评,在比较中让学生理解如何点评、如何写作。有时是“互评互改全班再评再改”,即让学生互评互改同学习作,然后经教师批阅后从中再挑选典型习作,印发给学生或用多媒体让全班再评再改。有时“一文复评复改”等不管何种形式,都要求注上点评者的姓名,以便小作者与点评者交流探讨,再反思修改,达到真正提升。最后以作文竞赛的方式,要求全班同学选出自己的得意之作参加评选。全班同学共同参与评选,选出若干篇优秀之作,利用教室、宣传栏等展示优秀习作,适时推荐参加各类作文竞赛。
2.善于发现问题。尽管在考试作文成绩中,作文成绩有了提高,但从中还是发现了问题。学生点评较随意,评分数更是没个底,部分学生点评太过肤浅,不到位,只注意到浅层次的问题,譬如字迹、语句,不能从大处、高处着眼,分析文章的构思立意、谋篇布局、写作手法等等,部分学困生甚至只是照搬教师提供的点评范例语句。评价尚未形成完善的体系,特别是评价量表如何做到科学性、可操作性强,还需进一步研究。
这些也进一步激发教师和学生一起善于发现问题,予以及时纠正。
3.积极解决问题。通过教师和学生一起查阅资料或询问专家再次深入探讨。在学校教师及同仁的帮助下,针对学生而设计的一套切实可行的作文评价量化表。学生按此表操作,得出的分数与教师评出的分数相差不大可见此作文评价量
化表有科学性,从而学生的互改互评在操作上也更规范更科学了。
三、取得成效
班级考试作文成绩分析来看,在审题、谋篇布局、用词造句等方面都有所差异,但从实施互评互改教学以来,学生作文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可见互评互改方式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是可行的,它使学生审题细心、构思严密、表达生动,从而提高了写作综合能力。基础好的学生表达能力和鉴赏能力相对更强。我曾经把习作范例《最值得敬佩的妈妈》一文稍作修改,让学生修改点评,结果发现基础好的学生点评得头头是道表达丰富,而基础弱些的学生表达相对干涩平乏。点评中既有贴切的比喻,又有深情的忏悔,再现了母爱的伟大,从而学生有了写作的深层渗透。
四、深化实施成果
1.目前,学困生在点评同学作文上还有难度。我们将加
大力度,同心协力,争取让学生更上一个台阶,学会简单点评、学会欣赏,“不会作诗也会吟”,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2.继续教给学生修改习作的方法。好的方法是写作成功的保证,强化学生习作修改能力的训练。“熟能生巧”,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会在不断训练中得到提升,修改的质量也会不断地提高。
3.丰富研究的形式,力争新形式多样化,进一步加强教
师的研究积极性和主动性。
4.加强业务学习,充分利用听课等教研交流学习的机会,加强与同行的沟通交流,向专家请教,向先行者学习,尽可能提高自身的研究水平,努力构建符合新课改理念初中实际的课堂作文教学新模式。
实践证明,互评互改在作文教学中是可行的,操作简单容易且规范科学。我们希望将所获得的阶段研究成效逐步推广到使用范围教学,并吸引一些教师应用教学成果,在更广阔的背景中通过再实践去提升原有成果的科学性、普适性和成熟度,一起构建符合新课改理念与初中实际的课堂作文教学广度,努力把作文教学推向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