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10期   作者:冯巨青
[导读]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重要的课程,依据系统化、综合性、高效能的教学理念,
        冯巨青
        绵阳东辰国际学校      四川省 绵阳市   621000
        摘要:道德与法治是一门重要的课程,依据系统化、综合性、高效能的教学理念,我们需要培养全方位发展的人才,调动学生的兴趣,在知识上与品德上都要为学生投入良好的教育,而初中教材中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兼具知识与品德的课程,教师应熟练把握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理念,占据学科教育教学的制高点,掌握教学改革实践的内涵和本质,深化完善教学的改革,运用多样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初中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因此,本文就基于笔者自身教学经验,以初中道德与法治为载体,对有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策略探究的这一问题进行一番个人观点的说明与阐述。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多媒体;讨论化;互动性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应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实施高效教学,适当创新,教师要以新课改的教学目标为原则,优化课程的设计,通过开展声色结合的多媒体完善道德与法治教学、观点争锋的讨论化构建道德与法治教学以及实践探究的互动性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不断丰富学生的实践与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声色结合,多媒体完善道德与法治教学,激趣以导入
        多媒体完善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可以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感受情感的共鸣。多媒体的教学操作方便,教师可以用其来来展示与知识相关的图片、视频,引起学生的共鸣,引发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兴趣,让学生有更深刻的感触。利用多媒体展现课程中出现的生活实例,深化了教学内容,调动了学生情感。声色结合的多媒体教学法可以使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营造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多媒体完善道德与法治教学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深化学生对概念的识记与背诵。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我们需要利用多媒体将学生的兴致调动起来,引起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打造优质课堂。
        例如,在讲解《建设美丽中国》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就开展了声色结合的多媒体完善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笔者在上课伊始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了多幅图片,随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贯彻与落实,我们旨在建立一个美丽中国,实现好我们的中国梦,图片中青山绿水的自然风光、持续发展的经济社会、环保美丽的生态环境,这些中国的“大美”让学生得到了很多新鲜的体验,提升了学习的兴趣,学生在声色结合的学习中可以感受到我们江河山川的变化与综合国力的发展,从而很好的渗透了爱国主义情感。因此,声色结合,多媒体完善道德与法治的教学通过激趣导入新课,增强课堂活力。


        二、观点争锋,讨论化构建道德与法治教学,合作以提升
        合作化的课堂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式,教师通过适时的提问,合理的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互相帮助,从而得到问题的答案,获得一个对于知识的解答。提问是学生研究问题的源泉和动力,可以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合作化的教学课堂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乐趣,教师作为引导者的角色,作为问题提出者,并寻找合适的切入点,学生可以组成3至5人的活动小组,自由结组,然后派代表进行讲解,学生们在观点讨论中理解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合作与自学能力。
        三、实践探究,互动性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分析以总结
        实践与理论应该是结合在一起的,教师需要构建有机的实践探究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挖掘学生的更多潜能与天赋。道德与法治课程需要结合实际,教师可以将我们身边发生的事件融进课堂之中,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生命性,缓解对于具体概念需要背诵的倦怠心理,而是正面应对知识,理解文字的深意。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师应该开展一些有趣的教学活动,比如开展一些辩论活动,通过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来深化知识的讲解吧,整合学生的逻辑思维,还可以进行学生的表演活动,教师可以针对目前的时政新闻来鼓励学生进行分析,可以演绎场景,生活化的实践性教学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欲望,从而构建更有生命力的道德与法治课堂。
        例如,在讲解《合理利用网络》这一课的时候,笔者就开展了以实践探究为主要形式的教学,以互动性的特点为主开展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教授。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我展开了班级辩论赛,“网络”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的越来越广泛,而如何网络也成为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利用网络的时长、频率,所浏览的内容都应该认真选择,因此,为了提升学生对于网络的合理利用的重视度,笔者将学生分为甲方和乙方,甲方观点:网络的利用利大于弊,乙方观点:网络的利用弊大于利。学生通过对论题的辩论进一步理解了知识的内涵,我进行总结,网络利用要合理,要掌握好一个度。因此,学生通过辩论的实践探究,可以更好的理解知识。
        综上所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认真构建课堂,运用有效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初中生道德品质、健康心理和法律意识,不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良好品行。
        参考文献:
        [1]莫素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4):134-135.
        [2]林芝.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