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娃央宗 黄兴凤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小学校,四川 成都610000
摘 要:疫情期间,我们开启了特殊的教学方式——线上教学。我们选择了平时常用的软件和微信小程序作为主要的教学渠道。充分利用云平台及时、快捷、直观、空间容量大等优势开展了系列阅读活动,很好地激发了一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了课外阅读的习惯,提高了课外阅读的能力。
关键词:线上教学; 一年级课外阅读
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我们原本的教学秩序,阻断了师生返校的步伐。我们积极响应党中央“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开启了特殊的教学方式:线上教学。我们选择了平时常用的软件和微信小程序作为主要的教学渠道。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对于孩子们来说,读书不仅能开拓视野,增添知识,了解和认识世界,还能满足孩子的天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阅读也是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一年级的儿童正是求知欲勃发的年龄,线上教学,课外阅读也必须进行!我们充分利用云平台及时、快捷、直观、空间容量大等优势开展了系列阅读活动,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了课外阅读的习惯,提高了课外阅读的能力。
一、隔着屏幕也“心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开展了“瞧,这是我的读书吧”评比活动。很好地激发了宅在小朋友的阅读兴趣,让孩子们隔着屏幕也“心动”,变被动为主动。
这个活动,让每个家庭都提供一个阅读小天地,名为“读书吧”,让孩子们自己设计、布置,并拍摄下来传到QQ群相册里。家长和孩子进行点评,对自己最喜欢的“读书吧”进行点赞,集赞最多的10个被评为优秀“读书吧”接受大家的“掌声”和“鲜花”。这让阅读活动充满了仪式感,潜移默化中激发了孩子们爱书,爱读书的情感,也对每个家庭起到了文化熏染的作用。
同时,老师还利用班级QQ群,给孩子们推荐有声读物,让孩子们听书。从《一年级的小豌豆》到《米小圈》系列,从《14个小老鼠的故事》到《父与子》,两个月下来孩子们听了不少故事......正是这一个个明亮而温暖的故事,让学生期待去和书里的主角对话,期待和后面的故事对话,吸引着孩子们和一本本书相遇,更加激发了孩子们读书的热情,相信这将有助于孩子们开启海量阅读的人生!
二、有条不紊见“行动”
心动不如行动,情感上的认同让孩子们跃跃欲试,如何利用线上教学平台将孩子们的阅读热情持续下去,让阅读真正成为习惯?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行动。
1.建立“在线阅读银行”
有效的激励机制不仅能很好的对班级进行组织和管理,同时对促进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也起着重要作用。线上教学,同样需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我们在腾讯在线文档建立“在线阅读银行”,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孩子们每读完一本书在文档里记录,便可以得到5个积分,分享一则新闻得到3个积分,评论同学的分享内容可以得到2个积分。孩子们所得的积分可以定期兑换奖品。孩子们参与阅读活动越积极,得到的积分越多,兑换的奖品也越多,他们当然乐于行动起来了。
2.制定阅读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利用线上教学平台空间大,交互性强的优势,我们在线制定了阅读计划。计划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包含阅读书目,阅读时间,阅读内容。阅读书目采用“4+X”,4是指4本班级每月必读书目。老师利用微信小程序发布必读的4本书,包含书的封面,内容简介等,激发学生想要阅读的冲动。X则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精力以及兴趣选择一本或多本进行阅读,并将自己选择的书目同样发布到平台上。孩子们可以相互借鉴,调整自己的计划。每月的必读书目,由老师引导学生学会借助目录确定每天什么时间阅读,阅读多少页,并发布在小打卡里,存储于本班的“在线阅读银行”。这样既保证了基本的阅读量,又尊重了学生的差异和需求。
3.坚持阅读习惯
阅读好习惯的养成需要长期的坚持,云平台的阅读打卡软件、微信小程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动笔墨不读书,疫情宅家学习期间,笔者通过QQ的作业功能发布当天的共读内容,并提出一些针对性问题。引导学生去运用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去文中提取重要信息,并试着自己去概括阅读内容。学生通过小打卡分享自己的阅读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说出自己的想法,而老师和其他同学可以进行评论和补充。这种互动性较强的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还鼓励学生圈点、批注,形成个性化笔记。在此过程中,学生慢慢养成批注、提问、分享等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交流分享巧“互动”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每人可拥有两种思想。”你看一本书,我看一本书,他看一本书,我们看完后一起分享,我们每个人就看了许多本书,有了许多种思想。利用云平台,开展有效的阅读交流分享对于孩子的深度阅读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平台的优势也让阅读交流分享大有可为,让孩子们真正地“互动”起来了!
1.小打卡,晒出来
每周五是自主阅读日,也是“小打卡”日。孩子们可以用图片的方式把自己阅读的内容(图片或视频)在组内晒出来,并提出三个问题,小组的成员在线上进行点评、交流、讨论。同时,还可以浏览其他小组的两位同学分享的阅读内容,并在评论区回答其中一个问题。这一天,孩子们还可以向全班同学推荐好书,利用平台充分的将推荐的书进行全面的介绍。这是一种表达,也是资源共享。这样的互动打破了同学之间的空间壁垒,让交流更充分,更具体,很多孩子在这一天都乐此不疲。
2.小秀台,靓出来
给孩子们一个舞台,他们就一定能靓出来!在线学习平台就给了孩子们这个舞台。疫情期间,为加强学生对实时新闻的了解,从关注身边大小事开始。我布置了一项特别的阅读任务,那就是每天收看新闻,并在家长的协助下选择一则,可以加上自己的所思所想,在平台上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播报。刚开始孩子们无从下手,慢慢的得心应手,平台上的每一段视频都记录了孩子们阅读成长的足迹。
疫情无情,人有情;办法总比困难多,在这特殊的时期,我们利用线上教学平台,挖掘了更多的教学资源,拓展了教学渠道,做到了“停课不停学”。现在,我们已经返回到熟悉的校园,线上教学的这些尝试我们将延伸到线下教学。疫情期间的这些尝试仅仅只是起点,孩子们的课外阅读需要常抓不懈,让他们阅读,悦读,才能越读!
参考文献:
【1】浅论如何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J]. 张志和.??中国校外教育.?2019(08)
【2】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调研与对策思考[J]. 李萍.??教育探索.?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