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10期   作者:于春华
[导读] 本课内容为《文化生活》(人教版)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五课“文化创新”的第二框
        于春华
        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仓颉中学, 陕西白水715600
        一、设计思路: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为《文化生活》(人教版)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五课“文化创新”的第二框,就教材结构而言,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都包含着文化创新的意义。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归纳、分析、综合能力,学生普遍思维活跃,乐于实践探究。
        二、课标要求:理解文化交融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现代文明的繁荣,是世界各民族文明长期交流、碰撞、交融的结果,以中国文化推动世界文明为例,讨论“不同文明间的借鉴、交流和融合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伟大动力。”这就需要列举实例,得出文化创新的途径及其应坚持的正确方向,克服错误方倾向。
        三、教学目标:
        【学科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学生通过观看《云纹铜禁》片段,知道云纹铜禁工艺制作中采用的失蜡法,到今天歼20战机发动机涡轮叶片铸造也采用失蜡法,激发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引导学生树立文化自信。
        科学精神:学生通过观看《云纹铜禁》中美国工程师回到美国后,此方法改进,申请了相关专利,将其命名为熔模铸造,认识到在文化创新的过程中应处理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法治意识:学生通过观看《云纹铜禁》中美国工程师回到美国后,此方法改进,申请了相关专利,引导学生了解知识产权,树立法治意识。
        公共参与:学生通过实例感悟到文化创新来源于社会实践,初步确立文化创新的思想意识,投身社会实践,积极进行文化创新,促进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
        通过观看《云纹铜禁》教学情境,学生能迅速的融入课堂,沉浸在课堂所创设的情境中引发思考。一方面感受文化创新的重要性,一方面思考如何更好的将本民族文化进行创新,树立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文化创新的途径
        依据:本课探究的是怎样才能实现文化创新,所以本知识点理所当然地成为本课重点。
        【教学难点】:
        如何在文化创新中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依据:由于学生很难找出正确方向,分清错误倾向。所以本知识点是难点。
        五、【教学方法】
        针对学生特点、教材特点,主要采用如下几种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观看《云纹铜禁》情境,通过对生动具体的情境,引起学生对文化创新的体验认知,从而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文化需要创新,文化如何创新。
        2.议题教学法:在教学中,以事先拟定好的两个议题为载体,引发思考,进行交流,从而主动获得文化创新的途径的相关知识,解决如何实现文化创新,推动文化发展,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等重难点。
        【学法】:
        合作探究性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在探究性学习中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促使学生克服“以自我为中心,实践能力弱”等不足,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学生观看《云纹铜禁》(片段),云纹铜禁是楚国铸造的青铜器,它的文化内涵是什么,它的警示意义是什么?是如何铸造的?
        设计意图:引发学生好奇心,调动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带着问题和思考学习新课。


        (二)进入新课
        教师:议题一:文化创新“靠”什么?
        教师提示:1、云纹铜禁铸造采用的是失蜡法,而今天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铸造也采用的失蜡法,对我们的文化创新有何启示?
        2、美国工程师回到美国后,经过将此方法改进,申请了相关专利,将其命名为熔模铸造,在与其他民族文化进行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在合作交流中生成知识,得出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与基本途径
        议题二:文化创新“忌”什么?
        设计意图:得出文化创新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三)、【观点评析】:
        我国采用熔模铸造&失蜡法精铸涡轮叶片则是在新中国建立之后,在俄国的帮助下,中国完成了航空制造工业的初步建设,而精铸涡轮叶片技术也随之引进,在引进的同时,我国在荣科和师昌绪两位院士的联手下,通过采用失蜡法结合石英管的方法制造出了空心涡轮气冷叶片,这也是中国当时在航空发动机领域一大进步,为什么我国航空发动机领域会不断进步?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学习,学生结合所学分析判断封闭主义和保守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四个错误倾向,并阐明如何在文化创新中正确处理好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学生:先用1-2分钟时间自学教材相关内容,并根据所给出的材料进行分析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归纳和引导)
        (四)、知识整合 课堂小结
        材料:由路遥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的代表作《平凡的世界》改编的新版电视连续剧,播出后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陕西省作协副主席、《路遥传》作者厚夫说:“路遥的作品深深扎根于乡土,从生活中汲取艺术灵感,从中华民族百年来的命运和奋斗中汲取思想力量,有力地拓展了中国文学的想象空间、思想深度和艺术境界。路遥的小说还深受俄罗斯文学的影响,路遥青少年时代就阅读大量俄罗斯经典作品,他的文学性格中的深沉、大气、辽远,在他的作品中有所呈现,同时,又在中国传统文学中寻找到出发点。《平凡的世界》的艺术魅力,用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来概括,正在于它“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可贵的是,路遥写出了时代的主流精神: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只要不懈努力,个人就能获得成功和幸福。正因如此,《平凡的世界》焕发出异常强大的生命力。直到今天,还有无数的读者从中吸取正能量
        设问:阅读材料,用“文化创新的途径”分析路遥成功的原因
        设计意图:对本课主要知识进行整理归纳,并通过课堂练习,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巩固所学知识
        七、板书设计:
        文化创新的途径
        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社会实践
        2.、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1)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2)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3.、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方向
        八、作业布置:略
        九、教学反思:
        1、教师知识储备影响课堂的广度、深度和高度。尤其是在讲到《文化生活》这本书时,看似简单实则很难,因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仅仅讲好课本中的知识是不够的,需要教师对我国文化、外国文化、民族文化、建筑、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民族节日等等都有所了解,才能使得课堂有高度和深度,课堂也不显得枯燥乏味。因此,对于我来说,学习的东西还很多,需要不断进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2、营造愉快、和谐、平等的课堂气氛,迸发出思维的火花。本节课根据内容需要,我选取了《梁祝》片段和周杰伦的“青花瓷”、“双节棍”等歌曲,让学生欣赏后引出本节知识,学生的积极性得到调动,课堂气氛活跃,使得本节课的重点知识“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和基本途径”得到突破,但是由于学生发言的比较多,对于本节的难点知识“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没有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充分的讨论,显得时间有点仓促,这对于自己来说,课堂时间的把控,需要在实践的基础上加以提升。
        3、学科核心素养的渗透还需提升。本节课从知识的层面来说,还是比较成功的一节课。但是,从各个环节来说,自我认为对学生的学科素养的培育和提升有点欠缺,素养的培育不仅可以通过课堂来完成,还可以通过课前预习、作业的布置,与学生的沟通交流、社会实践活动、家庭作业等途径来培育和提升,这无疑对自己来说是一次挑战,一次历练,一次成长!
        总之,无论怎样,面对新时代,我们感谢我们所处的这个伟大的时代,我将与时俱进,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