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吉密
山东德州禹城齐鲁中学 251200
语文教学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教学工程,而作为读写教学又是语文教学中的精品工程。如何打造精品,让我们的孩子在中考作文决战中走出平庸夺得高分,是我们语文教师多年来一直苦苦追求的目标。语文作文综合素质的考查,不仅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文学表达功底,更要有独到的见解和敏锐的思维,以及广博深厚的阅读积累和对各方面知识讯息的涉猎捕捉。如何做好读写训练呢?
一、启动写作,让阅读先行
语文教学的至高境界,是读写并举,有人说,读写是语文教学中密不可分的孪生姐妹。我认为,阅读积累是写作的前奏,是拯救自己中考作文的重要一环,古往今来,哪一位文学大家不是涉猎百书而修成正果的,对我们当今的中学生来说,阅读更为重要,这是启动写作的必要条件。如何将阅读教学进行到底,我认为打造阅读品质尤为关键。
1、打造阅读品质,要重视激发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兴趣。就语文学科而言,迫于升学的压力,很多同学早已失去对其学习的兴趣,因此,激发兴趣则成了阅读教学成功的关键。要激发兴趣首先从教师做起,打铁还需自身硬,一个不爱读书的教师,又怎能要求他的学生热爱读书呢?其次,培养学生兴趣还要从学生对阅读较感兴趣的领域着手,一旦将其引领到阅读天地,他事必会一展才华。当然,阅读教学的开展,作为教师而言,也要给学生充足的时空,让他们在广阔的时空里自由地遨游。只有这样,学生对文本才会有浓厚的兴趣。
2、打造阅读品质,要重视师生的阅读体验。教师对文本的阅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起点和前提,所以要重视教师的阅读初感。而对学生而言,他们的阅读体验不仅能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的阅读体验还会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使语文课堂精彩不断,别有洞天。这些,都为阅读教学的进一步的开展,打开了方便之门。
3、打造阅读品质,要有准确的目标定位。阅读教学中,目标定位要有一定的原则:一篇文章,我们要重视整体感知,所以,设计目标要讲究整体性原则;一篇文章主题有中心,内容有详略,所以,设计目标要讲究突出中心原则;一篇文章中心有深浅,语言千变万化,所以设计目标要实一些、少一些、小一些。这些原则,更有利于学生突破。
4、打造阅读品质,要讲求灵活多样的阅读方法。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文本内容性质的不同采用不同的阅读教学。记叙文的阅读不同与说明文;写景的不同于记事的。当然,方法的采用也要根据学生认知程度的不同有所不同,低年级的与高年级的在阅读方法上要有所区别。
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引领学生进行阅读呢?
教师每周应给学生1——2节固定的自由阅读是十分必要的。所谓自由阅读只是根据学生选择材料而言,新学期伊始,语文教师应规定学生的阅读范围,建立本班的班级图书馆,然后指导学生自由阅读并有趣的把阅读积累水平分成三个阶段和层次,有原始的摘抄类到概括加工类阅读,最终达到感悟类评价水平,这就指明了学生如何进行读书笔记的材料积累;此外,教师也可以根据阅读内容不同,将学生的积累分成若干板块,如真情篇、励志篇、读书篇、景物篇等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材料库,目的是让学生在以后的写作中能突破选材障碍,驾轻就熟,厚积薄发。
就基础年级而言,语文教材中的自读课文,教师要学会放手,指导孩子进行定向阅读,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目标,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一长,学生就建立了有序的阅读体系,作为教师何乐而不为?
让学生形成一种阅读习惯,从根本上弥补了学生们生活阅历的不足,当一切就绪,就如同巧妇准备好下锅的米,为写作铺平了道路。
二、高效指导,让写作成为自然
教有法,但教无定法,对于初三学生尤为如此。
初三学生,写作水平参差不齐,所以教师在制定全年的写作计划时应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既考虑到写作基本功较差的同学,又要面向水平相对较高的同学;教师应对全年的写作课时有大局观和宏观认识,课时分配细致而合理,更要固定做到雷打不动,要让学生明白写作是语文学习中最终和综合的能力训练,从训练形式上,写作训练可以可以大小训练同时进行,小作文训练不拘形式,语文教师往往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灵活设计,一个片段、一处描写、一点评论……,小作文训练目的主要是训练学生的写作基本功,让学生打下一个扎实的写作基础。从写作时间上,小作文训练因时而异,为了训练质量,小作文大都于课堂上完成 ,教师可当堂或课下批阅,多以鼓励为主。
大作文训练是一种规范性极强的练习,是中考决胜中关键的一环,多年来,我一直是这样设计的:
初三上学期是对文章体裁和写作环节的训练进行指导,具体地说前者让学生能写出标准的记叙文,说明文和简单的议论文,后者是使学生能从写作环节和步骤上较为顺利地完成一篇作文的写作。
写作目标如下:
(一)文章体裁序列
1、记叙文写作。学生能写出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文章。
2、说明文写作。准确、条理说明某一对象和事物原理。
3、议论文写作。简单的三段论式议论文结构。
(二)写作环节序列
1、如何审题——横看成岭侧成峰
2、如何立意——千古文章意为高
3、如何选材——众里寻他千百度
4、如何构思——文似看山不喜平
5、如何用语——语不惊人死不休
初三上学期主要是围绕这些主目标进行训练,每次作文,学生的书写变成了不言而喻的副目标。这样一边加强学生的基本功训练,同时又规范了学生们的写作。需要说明的是,对某个目标学生完成不理想时,教师可指导后进行二次写作。在这学期,教师可安排2——3次综合性写作训练。
初三下学期到了复习备考的关键阶段,我往往根据多年来的中考命题形式和应试写作技巧方面进行指导,具体地说前者从话题到命题、半命题以及材料作文;后者从选材、构思、点题技巧到拟题和开头结尾技巧等训练。
写作目标如下:
(一)写作命题序列
1、话题作文——如何拟题
2、命题作文——劝君莫奏前人曲(创新写作)
3、半命题作文——如何补题
4、材料作文——如何立意
(二)写作技巧序列
1、选材技巧——以小见大(细节决定完美)
2、构思技巧——如何调剂一杯咖啡(作文的内部结构和外部包装)
3、拟题技巧——明眸善睐亮全篇(拟题的原则和技巧)
4、开头技巧——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何设计开头)
5、结尾技巧——余音绕梁味无绝(如何设计文章结尾)
三、关注讲评,弹起写作的后奏
讲评,写作训练的后奏。我只这样认为的,讲评方式应该是灵活多样,既可以师讲师评,也可以师生同讲同评,又可以生讲生评小组活动。每次写作,我们都要根据上一次的写作目标进行讲评,决不应在琐碎上下功夫,如果教师在总览学生作品后,发现达标率不够理想时,教师就可以总结学生的不足,进行二次写作。当然,讲评从时段上也略有侧重,对于农村学生来说,写作基础较差才,所以初三上学期应重练轻评,目的是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文可写,而下学期则评练结合,加大教师的指导力度。
很多人都认为写作是单调的枯燥的,因此教师进行写作指导就更需要一种坚持不懈的“钻井精神”、的确,对于读写训练指导我们不应该到处挖坑,而应在一个相对完善的写作体系中不断地探索和挖掘。把读写培养成一种习惯,让习惯成为一种必然。那样,我们就会收获很大和很多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