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效果方法的分析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10期   作者:邱启平
[导读] 核心素养作为近几年教育领域所热议的话题,
        邱启平
        云南省水富市第一中学 云南省 水富市  65780O
        摘要:核心素养作为近几年教育领域所热议的话题,它对于学生今后发展与社会适应有着重要的帮助。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控核心素养理念,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体验,以此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增强教学效果,使学生的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能够得到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教学实际系统分析核心素养背景下,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效果的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效果   
一、引言
        在核心素养指导下,初中阶段信息技术根据学科特点,从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与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方面,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传统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主要教材为主,传授学生基础信息技能,并未根据核心素养的要求对课堂教学进行二次加工,因此难以显著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无法体现出信息技术学科优势。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应在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不断优化课堂教学形式,丰富信息技术活动,以达到增强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效果。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效果的方法
(一)深度分析,培养学生信息意识
        初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中的信息意识是指学生对信息的敏感度与价值判断能力,它并非单纯的知识点,而需要蕴含在组织教学活动之中,以潜移默化的形式进行培养。教师首先需要了解学生原有信息技术认知水平,初一阶段的学生来组不同小学,所掌握的信息技术也存在较大差异性,所以只有分析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才能够使全体学生能够更上教学节奏与进度,避免出现学生听不懂而盲从的现象。例如:在初一开学阶段,教师在第一节课上设计问卷,通过问卷调查形式了解学生信息技术情况与兴趣需求等要素。当了解完学生信息后,教师需要深度分析初中信息技术教材,以确保教学内容能够符合当代学生发展需求。在组织教学活动,应尽可能以生活实例为教学切入点,例如:在教学“图片处理”时,不可单纯讲解图片处理软件的操作技巧,而应固定特定主体,引导学生设计主题海报,然后再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图片处理软件进行操作。通过此方式,学生既可以轻松掌握信息技术,也能够为班级制作Logo,以此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核心素养。


(二)重视教法,培养学生计算思维
        初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中的计算思维是指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后的思维活动形式,它能够指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相关知识解决问题。初中信息技术教材蕴含丰富的知识,其中程序设计相关教学内容对于培养学生计算思维具有重要的价值。传统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上,在教学“程序设计”模块时,教师会过于重视程序设计语言知识讲解,忽视学生计算思维培养。但是因为课时有限,许多内容难以在课堂上进行拓展,为了显著提高教学效果,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教师必须丰富教法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scratch”软件操作时,在课堂上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形式开展教学,在课后利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使全体学生能够围绕“scratch”相关问题进行学习活动,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
(三)强化改革,培养学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应强化改革,善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能够利用数字化资源与工具解决实际问题并学会创新运用。教师为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延展课堂广度,以达到增强学生知识视野的教学效果。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但信息技术知识却是无限的,基于此教师应构建网络学习平台,以解决时间与空间对课堂教学的束缚,使学生在课后也能够咨询问题,以此增强学习效率。此外,当学生遇到不懂问题时,还可引导他们利用网络资源自主解决,培养学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
(四)渗透德育,培养学生信息社会责任
        初中信息技术教师不仅需要传授学生基础信息知识,还需要在核心素养指导下渗透德育,以达到培养学生信息社会责任的教学目标。初中生极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出现各种不良网络操作行为,如利用他人图片刻意制作表情包,没有尊重他人的肖像权等。在课堂上,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帮助学生规范网络操作行为,使学生意识到网络信息是一把双刃剑,应当意识到它的危害并积极避免。例如:在教学“网络购物”时,需要让学生意识到网络购物的便捷,但同时也需要警惕网络中所存在的诈骗行为,通过德育渗透的方式培养学生信息社会责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指导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应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围绕核心素养的关键要素开展教学,通过深度分析、重视教法、强化改革与渗透德育的形式满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需求,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马建雄.“互联网+”环境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优化策略[J].学周刊,2020(20):64-65.
[2]王芳.面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思考——兼谈信息技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J].中小学电教,2020(06):46-47.
[3]董苏.当信息技术遇到数学——一次跨学科教研活动所引发的思考[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0(10):46-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