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以阿长与《山海经》的教学为例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10期   作者:普云珍
[导读]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
       普云珍
        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第三中学 653400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因此,我们应重视学生阅读能力与阅读兴趣的培养。在教学中不能停留在仅能初步地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上,应努力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如下几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技巧。
        一、了解意义,提高认识
        要使学生自觉地进行阅读,必须让学生了解、认识阅读的重要意义。我认为主要要让学生了解以下两点:
        1、阅读有利于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质与能力。古往今来,许多成名成家的文化名人都是“读”出来的,叶圣陶说:“他们有个不二法门,就是熟读名文,读着读着,自己顿悟。”读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文化气质。以读为本,还能够加强对学生的语感训练,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也有利于积累词汇与语言材料。
        2、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各种书刊可以为学生的写作提供可以借鉴的词汇、材料和技巧。多读书,读好书,不仅可以开拓视野,陶冶性情,积累精华,博采众长,而且有助于观察世界、体味人生,从而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日久天长,潜移默化,写作水平自然会提高。
        二、课内示范,教给方法
        在阅读指导的初期,可利用课堂作适当延伸,为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起到示范与抛砖引玉的作用。阅读时一般根据篇幅长短与精美程度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以利学生在课外阅读时效仿。如在学习下册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阿长与<山海经>》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指导学生阅读:
        1.速读全文,勾画直接表达“我”对阿长情感态度的语句。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我”对阿长情感态度的变化,理清贯穿全文的情感脉络,提升快速阅读散文以及整体把握文章结构层次的能力。
        2.加强阅读方法指导,引导学生从细节入手,通过矛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深人体会阿长的个性特点,多角度、多侧面地把握人物形象,进而体会作者在刻画人物形象过程中注入的丰富感情。
        (1)从细节的重复和差异中,体会阿长的个性特点,以及作者的情感态度。
比如作者刻画阿长粗俗率性的特点,不仅有“喜欢切切察察”、对“我”看护过分连管带吓、睡相粗俗等细节描写,还有一处细节的重复,就是“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和“满床摆着一个‘大’字”。当母亲委婉批评阿长后,阿长却并未领会主人的言外之意,睡相不仅依然如故,睡姿竟然从“床中间”延伸为“满床”,而“一条臂膊还搁在我的颈子上”。这样的保姆不仅令幼年鲁迅厌烦气恼,也令读者哭笑不得。
        (2)从人物言行的荒诞处,体会阿长的个性特点,以及作者的情感态度。
        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抬》)中的多篇文章里提到过阿长会讲故事,本文中“我有一时也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源自阿长讲的长毛故事。根据作者描述的故事情节,读者可以想象“常喜欢切切察察”的阿长讲起故事来也一定神情丰富。令人感到滑稽的是,引发“我”“空前的敬意”的不是阿长能将长毛、土匪、义和拳杂糅一处编故事的天赋,而是确信她有抵抗枪炮的荒诞的“伟大的神力”;而“她严肃地说”,表明阿长也十分自信拥有这种江湖传说的荒诞神力。然而阿长这种“神力”并没有从情感上完全征服“我”,当我得知隐鼠竟是她踩死的,情感备受打击后,对地的“空前的做意”就完全消失了。

然而恰恰是这个无知可笑的村妇竟出人意料地为“我”买来了《山海经》。阿长的荒诞故事以及我”由此产生的荒诞“敬意”,为后文真正的“敬意”蓄势。
        三、开展读书评书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多种方式、手段,通过图片、音像等教学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动力。若能巧设质疑,不但能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为学生巧设质疑,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给学生以思维上的启迪;触发学生思维的灵感,为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创造有利条件。
        在《阿长与<山海经>》中,可以先从题目入手,如本文的题目有何匠心?首先,题目明确了本文的中心人物和中心事件。第二,“阿长”一望便是俗人俗称,却偏偏与典雅的先秦古籍《山海经》相连,一俗一雅的矛盾组合,产生了奇妙的幽默意味,引发读者的好奇和阅读兴趣。第三,全文近半部分内容始终未涉及题目中的《山海经》,引发读者更大好奇:这样的一个粗俗可笑的乡下保姆与《山海经》究竟有什么故事?
        因而吸引读者一读到底。第四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播放动画《阿长与<山海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
        可以促进与激发学生进行阅读的活动很多,如:
        ①美文推荐活动。每位同学从自己的阅读中选取一篇认为最好的文章,推荐给全班同学。推荐者可以对文章进行全面的介绍,也可以从某一角度入手进行推荐。这样,推荐者为了向其他同学介绍该文,必须深入透彻地阅读,而其他同学如果听了介绍后,产生了兴趣,也会找来细细一读,即使不去读的同学,听了介绍,也对该文有了初步的涉猎与了解。活动促进了阅读。
        ②文摘和读书笔记的交流活动。定期组织对阅读摘记和读书笔记的交流,既是阅读方法的交流,也是阅读效果的检验。通过交流,同学们可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同时,也是对阅读情况的一次互查。有利于促进阅读的进一步开展。还有诗歌朗诵、办手抄报等等多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创造条件,让学生快乐阅读
        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阅读的条件,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幽雅的环境中进行阅读。与此同时,教师应根据教学的需要,及时推荐合适的读物或文章,实现课内外的沟通。同时减少书面练习,增加阅读作业,为学生阅读提供时间和空间。除了允许学生在“早读”或“自习”时,既可朗读所教的课文,也可翻阅课外的书报,有计划地开展阅读及指导。
        五、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在当今世界,学习大环境巨变的情况下,作为学生不能只拘泥于对课本知识的掌握。因此要求学生广泛阅读一些他们本来应涉猎的好书,扩大阅读量,以扩大其知识面,提高其阅读能力,当然这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有序地进行。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推荐读物。教师向学生推荐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读物,有中外名著,科幻读物、作文选、现当代少儿文学作品,体裁多样,内容全面。因此,授完新课,教师可以推荐与课文相关的一些文章给学生阅读。另外,教师还可以推荐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读物。如家乡的历史人物、风光名胜、地理环境等读物、安全防范知识、卫生保健知识。总之,所推荐的读物,尽可能多种类型,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让学生阅读欣赏,从语言的准确性、合理性、审美性等方面体会语言之魅力,提高学生鉴赏作品的能力。
        阅读学习是一项终身的活动,学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全面掌握各种阅读技能。他们的词汇知识、理解能力、阅读速度、专业阅读技能及阅读兴趣和习惯,都是在不断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得以完善和提高的。学生学习阅读的过程,由于存在着个别差异而有所不同。教师应注意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特殊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相应的发展阅读技能。
        以上只是我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和尝试。不过我相信,只要教师能够高度重视并努力探索阅读能力培养的方法与途径,初中生阅读能力的大幅度提高是完全可以达到的。总之,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循序渐进的训练,去培养和发展,中学生的阅读能力会得到逐步提高。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